强还原地下水环境中砷迁移转化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00208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2.环境水科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地下水砷污染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地质环境问题之一。本申请项目拟以内蒙古杭锦后旗典型强还原环境的高砷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砷和硫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关系着手,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在不同岩性特征和组成成分条件下,典型强还原含水层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砷和硫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细菌16S rDNA DGGE指纹图谱和基因文库技术,以及RT-qPCR技术,剖析强还原地下水环境中砷异化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以及菌群的空间分布规律;深入分析砷和硫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两者对高砷水形成与演化的贡献。探讨典型强还原高砷地下水系统中,高砷地下水的形成和演化与微生物生态系统格局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高砷地下水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结果还将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以及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项目的执行圆满完成预期研究计划,部分研究成果略超出预期成果。项目以内蒙古杭锦后旗典型强还原环境的高砷地下水系统为研究对象,从砷和硫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关系着手,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方法与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岩性特征和组成成分以及不同水化参数条件下,典型强还原含水层沉积物和地下水中不同形态砷和硫的空间分布规律;通过细菌16S rDNA DGGE指纹图谱和相关功能基因文库技术,以及RT-qPCR技术,剖析了强还原地下水环境中砷还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分析了砷和硫的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两者对高砷水形成与演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砷的释放和还原环境密切相关,微生物参与的N、Fe 和S 循环均和高砷水的形成有密切关系。沉积物中有效砷主要分布在粘土和亚粘土中,以5价砷为主,通常在TOC比较高的地方,可溶性砷的浓度和二价铁的浓度呈正相关性。沉积物中三价As和五价砷的比例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水样中水化参数分析发现,高砷水样中硫酸盐和硝酸盐的浓度和砷的浓度呈很好的负相关性。硝酸根和硫酸根有很好的正相关性。水中甲烷的含量和砷浓度成正相关性;沉积物中主要的微生物群落Thiobacillus与含砷硫铁矿作用是砷的释放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水样中的主要优势菌群与沉积物中明显不同,为一些典型砷氧化、还原菌群或耐砷菌以及一些反硝化菌和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主要由Desulfotomaculum,Desulfobulbus,Desulfosarcina和Desulfobacca等菌群组成,而砷还原菌主要由Geobacter,Desulfurispirillum 和Desulfosporosinus 三大菌群组成。硫酸盐还原菌功能基因的定量分析发现,微生物作用下的硫酸盐还原可能促进铁的还原,同时促进砷的释放,微生物作用下的硫酸盐还原是导致砷释放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高砷地下水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结果还将为浅层地下水的开发利用以及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在项目执行期间,发表或已接收SCI论文4篇,EI论文1篇,已投稿论文1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5人次,培养博士生2名(在读),硕士生(4人,毕业1人,在读3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Microbial Diversity in High Arsenic Groundwater in Hetao Basin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内蒙古河套盆地高砷地下水微生物多样性
  • DOI:
    10.1080/01490451.2013.791354
  • 发表时间:
    2013-04
  • 期刊:
    Geomicrobiology Journal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Ping Li, Yanhong Wang a b , Zhou Jiang a b , Hong
  • 通讯作者:
    Ping Li, Yanhong Wang a b , Zhou Jiang a b , Hong
Effects of roxarsone on the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洛克沙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DOI:
    10.1016/j.ibiod.2012.06.010
  • 发表时间:
    2013-01-01
  • 期刊: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 影响因子:
    4.8
  • 作者:
    Jiang, Zhou;Li, Ping;Wang, YanXin
  • 通讯作者:
    Wang, YanXin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bacterial pop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arsenic mobilization in aquifer sediments from the Hetao plain, Inner Mongolia
内蒙古河套平原含水层沉积物中与砷迁移相关的细菌种群垂直分布
  • DOI:
    10.1007/s12665-013-2435-7
  • 发表时间:
    2014-01-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Jiang, Zhou;Li, Ping;Wang, Yanxin
  • 通讯作者:
    Wang, Yanx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雌激素受体α(ESR1)基因PvuⅡ和XbaⅠ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BV慢性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DOI:
    10.13241/j.cnki.pmb.2018.24.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雯;王霞;李平;马克君;门可
  • 通讯作者:
    门可
全基因组染色质相互作用Hi-C文库制备的优化及其质量控制
  • DOI:
    10.16288/j.yczz.17-15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遗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香媛;何超;叶丙雨;谢德健;师明磊;张彦;沈文龙;李平;赵志虎
  • 通讯作者:
    赵志虎
北山花岗岩细观非均质性对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影响的FDEM数值研究
  • DOI:
    10.13722/j.cnki.jrme.2021.0284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世瑞;邱士利;l李邵军;李平;王旭;胡训建
  • 通讯作者:
    胡训建
国际秩序演化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
  • DOI:
    10.19920/j.cnki.jmsc.2021.08.00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管理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恩;傅宇;李垣;陈方若;井润田;鞠建东;李平;李新春;路江涌;武常岐;魏江;杨百寅;张玉利
  • 通讯作者:
    张玉利
紫丁香花精油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
  •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9-014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建燃;李平;铁军;金山
  • 通讯作者:
    金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平的其他基金

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固氮及其耦合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217706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介导的关键氮循环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 批准号:
    91851115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微生物作用下高温地热流体来源砷和硫的地球化学过程及其对砷迁移转化的影响
  • 批准号:
    41772260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7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生物参与内蒙古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分子生态学研究
  • 批准号:
    4137234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