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机工程学的数控机床耦合仿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0511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7.机械仿生学与生物制造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In current, most chinese CNC machine tools' dynamic and static performances have large gap comparing with the similar foreign products, and the CNC machine tools users’ human-centered design demand are ignored, it results in that the domestic CNC machine tools’ overall competitiveness is relatively low. In order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adopt ergonomics and coupling bionics to study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for CNC machine tools. Conducting field research on the production floor, the CNC machine tools’ "man-machine-environment" interaction mechanism is built by combining with ergonomic, and then the CNC ergonomic design criteria is obtained. Taking the coupling bionics as theoretical basis, the biological structures "morphology-structure-function-adaptive growth" multiple coupling mechanism is studied, and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benefits structure is extracted, then the CNC machine tools’ structural coupling bionic design technology is obtained by combining with the similarity principle. Combination of CNC machine tools’ ergonomic design criteria and coupling bionic design technology, and considering the CNC machine tool performance’s interaction and coupling mechanisms, a new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is obtained, which is verified through CNC machine tools’ prototype experiments. This project proposed a new optimization design method for CNC machine tools that not only can help to improve the whole machine’s dynamic and static performance, but also adopts the "man-oriented" design concept, so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rather good.
当前我国多数的数控机床不仅动静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忽略了用户对数控机床越来越高的人性化设计需求,导致国产数控机床的综合竞争力相对低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项目拟采用人机工程学和耦合仿生学来研究数控机床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对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人机工程学建立数控机床的“人-机-环境”交互作用机制,进而得到数控机床人机工程设计准则;以耦合仿生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生物结构的“形态-结构-功能-自适应生长”多元耦合机理,提取其力学性能优势结构,结合相似性原理获取数控机床结构耦合仿生设计技术;将所得到的数控机床人机工程设计准则和耦合仿生设计技术有机结合,考虑数控机床各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耦合机制,形成一种新的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并通过数控机床的样机进行实验验证。本项目所提出的数控机床优化设计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动静态性能,而且融入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前景良好。

结项摘要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高铁、汽车等先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对各种复杂零部件的加工需求日益增加,导致数控机床的市场需求量不断攀升。然而,当前我国多数的数控机床不仅动静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忽略了用户对数控机床越来越高的人性化设计需求,导致国产数控机床的综合竞争力相对低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项目研究了基于人机工程学和耦合仿生学的数控机床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对生产车间进行实地调研,结合人机工程学建立数控机床的“人-机-环境”交互作用机制,得到了数控机床人机工程设计准则;以耦合仿生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生物结构的“形态-结构-功能-自适应生长”多元耦合机理,提取其力学性能优势结构,得到了数控机床结构耦合仿生设计技术;将研究得到的数控机床人机工程设计准则和耦合仿生设计技术有机结合,考虑数控机床各性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耦合机制,形成一种新的多目标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将所提出的方法用来进行龙门机床滑座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的基础上,建立了响应面优化模型, 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五组非劣解,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中筛选出最佳方案,从而使滑座的动静态性能得到提高。在CAD/CAE集成设计平台下,对一种五轴卧式加工中心的摇篮座进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和灵敏度分析,找出其薄弱部位,针对薄弱环节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六组非劣解,在所得六组优化设计方案和原方案中,运用模糊物元法和熵权法进行决策,获得最佳摇篮座设计方案,从而使摇篮座的质量减轻、最大变形减小。设计了一种合理的加工中心附件头主轴定位结构,使附件头上主轴输出键槽位置固定,并处在与主轴输出键相配合的位置,使加工中心能顺利完成更换附件头动作,从而使机床的操作更加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提高了机床使用的舒适性。本项目所提出的数控机床优化设计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整机的动静态性能,而且融入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应用前景良好。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数控机床进给机构智能设计优化系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世豪;杜彦斌;姚克恒;唐敦兵
  • 通讯作者:
    唐敦兵
大型复合数控机床的研发现状与前景展望
  • DOI:
    10.19287/j.cnki.1005-2402.2017.06.00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制造技术与机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世豪;赵伟良
  • 通讯作者:
    赵伟良
Dynamic 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for the feeding system of a gantry machine tool based on thermal-mechanical coupling
基于热力耦合的龙门机床进给系统动态建模与实验验证
  • DOI:
    10.1007/s00170-015-7941-1
  • 发表时间:
    2015-10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3.4
  • 作者:
    Guo Zhizhong;Liu Shihao;Wang Hongrui
  • 通讯作者:
    Wang Hongrui
数控机床主轴优化设计专家系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农业机械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世豪;张云顺;王宏睿
  • 通讯作者:
    王宏睿
Finite-element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design study for cradle seat of CNC machine tool
数控机床摇篮座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 DOI:
    10.1080/02533839.2015.1112248
  • 发表时间:
    2016-04
  • 期刊:
    Journal of the Chinese Institute of Engineers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Liu Shihao;Guo Zhizhong;Chen Zhishui
  • 通讯作者:
    Chen Zhish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Java Web的数控机床优化设计知识库管理平台
  • DOI:
    --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机床与液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菲;刘世豪
  • 通讯作者:
    刘世豪
切碎组合式木薯秸秆粉碎机关键部件设计
  • DOI:
    10.13427/j.cnki.njyi.2016.09.03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农机化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美云;廖宇兰;刘世豪;杨怡;王涛
  • 通讯作者:
    王涛
高速数控转台优化设计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 DOI:
    10.3969/j.issn.1004-132x.2020.13.01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世豪;林茂
  • 通讯作者:
    林茂
木薯块根拔起输送过程的速度模型分析
  • DOI:
    10.13427/j.cnki.njyi.2014.09.006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机化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瑞明;廖宇兰;翁绍捷;刘世豪;袁成宇
  • 通讯作者:
    袁成宇
木薯收获机挖掘铲仿生设计及其有限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翔翔;廖宇兰;马庆芬;刘世豪;朱冬云
  • 通讯作者:
    朱冬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世豪的其他基金

适应工件复杂几何特征的螺旋桨数控抛光机柔性优化设计方法
  • 批准号:
    5236503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2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高速数控转台热-力耦合效应及仿生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 批准号:
    5186500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