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金银花抗皮肤变态反应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02783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白雪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203.中药药效物质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孙斌、陈宗刚、薛梦阳、方敏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是发病率最高、易诊难治的过敏性疾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传统西医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起效快、对症治疗效果明显,但作用环节单一,不良反应相对较大,停药后易复发。而中药通常作用于多环节,对因治疗,副作用小,可以根治一些顽固性过敏症,是开发新的抗变态反应药物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将以中药金银花为研究对象,将现代药物研究新理论和传统中医模式相结合,通过Histamin,Compound48/80,Substance P和leukotriene B4诱导的小鼠瘙痒模型及RBL-2H3和HaCaT细胞模型寻找金银花抗皮肤变态反应的活性部位和有效物质基础,并借助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等先进的技术鉴定活性成分的具体结构,从而系统地阐明金银花的抗过敏活性的机制。本研究的成果将为金银花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药效物质基础,为中药的抗过敏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模式。
英文摘要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发生机制复杂,临床上常使用抗组胺药物来治疗,其作用环节单一,除荨麻疹外,其他的皮肤病并不能得到缓解。中药通常作用于多环节,对因治疗,副作用小,可以根治一些顽固性过敏症,因此可从临床和民间用于治疗皮肤相关疾病的中药中寻找新的抗变态反应药物。本研究以中药金银花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系列研究:(1)建立小鼠瘙痒模型,研究金银花抗过敏药理作用。(2)建立和完善LC-MS分析方法,鉴定金银花提取物主要成分以及提取物的血中移行成分。(3)分离和鉴定金银花大鼠体内代谢产物,并对其抗过敏活性进行筛选,研究金银花抗过敏作用机制。. 本项目首先建立了几种不同发生机制的瘙痒模型,金银花可剂量依赖性的抑制P物质诱导的小鼠瘙痒,而在较高剂量时,也呈现对compound 48/80诱导的小鼠瘙痒的抑制作用,说明其首要作用位点为角质形成细胞,肥大细胞也是其作用位点之一。通过建立的LC-MS分析方法,鉴定了金银花提取物中17个主要成分,并鉴定了9个血中移行成分。通过硅胶、Sephadex LH-20等开放柱色谱及制备液相等从尿液粪便等样品中分离得到15个代谢产物,并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等,鉴定了它们结构。采用HaCaT细胞和RBL-2H3细胞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进行筛选,找到了金银花抗过敏的药效物质。研究结果发表文章3篇,SCI论文1篇,同时还有2篇SCI论文正在投稿和修回的过程中。.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阐明了金银花的抗过敏活性的物质基础,而抗变态反应物质的发现可作为活性先导化合物,为抗过敏创新天然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研究素材。下一步将继续深入地研究金银花代谢产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排泄等,更好的揭示其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From individual proteins to proteomic sample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glycosylation sites in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and human plasma proteins
从单个蛋白质到蛋白质组样品: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人血浆蛋白中 O-糖基化位点的表征
DOI:--
发表时间:--
期刊: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影响因子:4.3
作者:Xue Bai;, Daoyuan Li;Jing Zhu;Yudong Guan;Qunye Zhang;Lianli Chi
通讯作者:Lianli Chi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白雪;黄惠锋;管玉东;迟连利
通讯作者:迟连利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食品与药品
影响因子:--
作者:白雪;黄惠锋;吴修红;迟连利
通讯作者:迟连利
纳米材料理化性质调控肝纤维化的构效关系及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白雪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