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丘区坡面退耕与淤地坝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阻控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37128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0.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Aiming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and water loss and its control in the loess hilly-gully region, the project will be executed 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heck dam controlled slope-gully systems. Based on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in disciplines of soil erosion, soil science, and vegetation ecology, the features of underlaying surface in gully-slope systems,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on abandoned slopes, gully erosion development, siltation process of check dams, erosion sediment yield of the upstream/downstream gully affected by check dam, and runoff and sediment discharge in the export of slope-gully system will be surveyed or monitore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getation and soil,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on the abandoned slopes with different vegetation restoration condition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gully erosion development will be analyzed. The response of siltation process of check dam to vegetation succession, and the effect of check dam on erosion sediment yield in the gully will be investigated. The blocking and controling roles and mechanisms of slope land abandonment and check dam on erosion sediment yield of slope-gully system will be reveal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rosion sediment yield in slope-gully system unde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abandoned slopes and check dams will be clarified.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evalu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and check dam construc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to the reducing of sediment and runoff discharge in the Yellow River.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sediment management and healthy operation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特点,以不同类型的坝控坡沟系统为对象,采用土壤侵蚀、土壤与植被生态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在对坡沟系统下垫面特征、退耕坡面产流产沙与沟蚀发展特征、淤地坝泥沙淤积过程及其上下游作用区沟道的侵蚀产沙特征、及坡沟系统出口径流泥沙量进行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分析退耕坡面不同植被恢复条件下的植被与土壤特征、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对沟蚀的影响,研究淤地坝淤积过程及其对退耕坡面植被恢复演替的响应关系、及淤地坝对其上下游作用区沟道侵蚀产沙的影响,揭示退耕坡面植被恢复与沟道淤地坝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阻控作用与机理,阐明不同退耕坡面与淤地坝组合作用下的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特征,为评价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与淤地坝建设对黄河水沙减少的贡献提供参考依据,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可持续发展、黄河泥沙管理与健康运行、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特点,采用土壤侵蚀、土壤与植被生态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坡面退耕与淤地坝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阻控机理。依据对800多个退耕坡面的样地调查与分析,分析了不同恢复阶段特别是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15年后自然与人工恢复坡面的植被与土壤特征及其恢复力;并通过2014-2017年对30个滑坡面土壤与植被的调查与观测,探明了沟坡滑坡面的植被恢复特征与可恢复性。采用侵蚀针监测与野外量测(2013-3016年),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的退耕坡面土壤侵蚀特征、极端暴雨下沟坡的滑坡侵蚀及滑坡面上的细沟侵蚀特征;通过2016-2017年在安塞坊塌、后崾崄和宋家沟小流域的26条侵蚀沟插钎测量,探讨了侵蚀沟的沟头溯源侵蚀、沟谷拓宽、沟沿线上方周边坡面及沟底侵蚀特征;依据径流小区观测(2015-2017年),明确了不同植被类型的退耕坡面与坡沟系统的产流产沙特征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响应。通过在安塞坊塌坝系流域的淤地坝钻探、淤积层次划分及其与次降雨事件对应关系识别,探明了淤地坝的淤积过程与拦沙作用,反演了坝控流域侵蚀产沙变化特征;在对建于2005-2008年间17座淤地坝淤积量测量及2014-2016年对7座典型淤地坝淤积厚度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对1957-2014年间44座淤地坝数据的整合,明确了坡面退耕对坝控流域侵蚀产沙及淤地坝拦沙潜力的影响。从退耕坡面尺度、坡沟系统尺度和坝控流域尺度,阐明了坡面退耕与淤地坝对坡沟系统侵蚀产沙的阻控机理。本研究结果可为评价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工程与淤地坝建设对黄河水沙减少的贡献提供参考依据,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恢复与可持续发展、黄河泥沙管理与健康运行、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1)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陕北安塞退耕恢复15年刺槐林与自然植被的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
  • DOI:
    10.13869/j.cnki.rswc.2017.04.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多洋;焦菊英;于卫洁
  • 通讯作者:
    于卫洁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17.01.01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尹秋龙;寇萌;焦菊英;岳明
  • 通讯作者:
    岳明
洪水径流对种子传播及种群更新的影响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旱柳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姝彤;焦菊英;胡澍;吴多洋;邓娜
  • 通讯作者:
    邓娜
近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侵蚀产沙的时空分异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泥沙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万忠;焦菊英;魏艳红;王志杰
  • 通讯作者:
    王志杰
2013年延河流域特大暴雨下的滑坡特征
  • DOI:
    10.13869/j.cnki.rswc.20151116.01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斌挺;焦菊英;王志杰;魏艳红;李玉进
  • 通讯作者:
    李玉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黄土高原植被 NDVI 与自然环境因 子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玉兰;焦菊英
  • 通讯作者:
    焦菊英
黄土丘陵沟壑区自然恢复坡面植物根系的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巧利;贾燕锋;王宁;杜华栋;焦菊英
  • 通讯作者:
    焦菊英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立地环境下植物的抗氧化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草业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澍;焦菊英;杜华栋;苗芳
  • 通讯作者:
    苗芳
黄土丘陵沟壑区撂荒坡面种子雨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于卫洁;陈宇;焦菊英;王东丽;王志杰;魏艳红;寇萌;尹秋龙
  • 通讯作者:
    尹秋龙
台风“利奇马”暴雨引发的土壤侵蚀调查研究——以山东省临朐县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10
  • 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从辰宇;韩剑桥;焦菊英;冯伟;马春玲;谢梦霞;刘元昊;黑哲;戈文艳;李连胜;王国振;王飞
  • 通讯作者:
    王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焦菊英的其他基金

黄土高原极端暴雨土壤侵蚀致灾及蓄排协调防控机制
  • 批准号:
    U224321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75 万元
  • 项目类别:
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道路侵蚀与水文连通性的耦合作用机制
  • 批准号:
    42077078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土丘陵沟壑区流域泥沙连通性对降雨与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
  • 批准号:
    4177131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土丘陵区土壤侵蚀对植被恢复过程的干扰与植物的抗侵蚀特性研究
  • 批准号:
    41030532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1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黄丘区土壤种子库分布格局及植被恢复的土壤侵蚀解释
  • 批准号:
    4077112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土高原退耕地植被恢复对土壤侵蚀环境的响应与模拟
  • 批准号:
    40571094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丘区退耕地植被恢复与土壤环境的互动效应
  • 批准号:
    40271074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