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gg峰能区重离子轰击水分子引起多重电离和解离理论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11605078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负责人:
邹贤容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A3001.粒子束与物质相互作用
结题年份:
2019
批准年份:
2016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博文、杨爱香、闫学文、朱炳辉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重离子轰击导致水分子造成的电离和解离在众多领域都有重要研究价值。实验发现Bragg峰能区水分子解离有明显多重电离效应,且和反应道强相关。目前,国际上能解决该问题的经典理论模型还未有报道。本项目拟从我们已建立的原子多重电离COBI模型出发,考虑电子分子态和空间构型修正,建立能计算Bragg峰能区强扰动下,重离子轰击水分子多重电离并解离的绝对截面经典计算模型。同时,我们将计算伴随入射离子电荷损失的多重电离和解离截面,深入理解解离过程和反应道的关联。
英文摘要
Multiple ionization and fragmentation of water molecule impacted by heavy ions are important in many scientific fields. The experiments had found that the multiple ioniza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water molecule dissociation at Bragg peak energies, and the dissociation is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action channels. Until now,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is problem by the classical way has not been reported yet. We will construct a theoretical model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of COBI model, to give good understandings of multiple ionization effect and the reaction channel correlations.
离子轰击导致水分子的电离和解离在物理、化学、生物和学天文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从原子建立了多重电离理论COBI模型出发,考虑了分子空间位型、以及电离过程中的分子态效应后,建立起了强扰动能区下,适合于描述质子、氦离子以及其他多电荷态重离子轰击小分子体系造成的多重电离理论MO-COBI模型。通过分析大量系统性计算结果,得到Bragg峰能区各电荷态重离子,包括极高电荷态离子,引起水分子各碎片产生截面随着入射离子速度v、离子电荷q变化的标度律关系式,可帮助该领域实验工作者深入理解强扰动能区水分子多电离和解离过程特有的物理机制。同时,该理论初步研究了质子等电离水分子过程中的不同反应道的多重电离问题,可以较好的描述强扰动能区水分子碎片的形成和分布截面随着能量的变化关系,帮助理解其中的物理过程和图像。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Transmission of keV O− ions through a single tapered glass capillary
通过单个锥形玻璃毛细管传输 keV Oâ 离子
DOI:10.1016/j.nimb.2018.08.024
发表时间:2019-07
期刊: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 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影响因子:--
作者:P. Pan;S.T. Niu;H.Y. Song;X.M. Chen;X.Y. Qiu;J.X. Shao
通讯作者:J.X. Shao
DOI:--
发表时间:2018
期刊:PHYSICAL REVIEW A
影响因子:2.9
作者:A. X. Yang;B. H. Zhu;S. T. Niu;P. Pan;C. Z. Han;H. Y. Song;J. X. Shao;X. M. Chen
通讯作者:X. M. Chen
Single and double over-barrier ionization of He, He+ and Ne system by positron impact
正电子碰撞He、He、Ne系统的单、双过势垒电离
DOI:10.1140/epjd/e2017-70500-9
发表时间:2017-06
期刊:Eur. Phys. J. D
影响因子:--
作者:Aixiang Yang;Ning Zhang;Binghui Zhu;Xianrong Zou;Ximeng Chen;Jianxiong Shao
通讯作者:Jianxiong Shao
DOI:10.7498/aps.67.20171701
发表时间:2018
期刊:物理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朱炳辉;杨爱香;牛书通;陈熙萌;周旺;邵剑雄
通讯作者:邵剑雄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