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鳞癌区域癌化与早期基因鉴定

批准号:
81060205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朱自江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802.肿瘤发生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苏海翔、陈应泰、牛荣、陈健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根据"区域癌化"理论和目前的研究结果,病理学形态结构正常而碘染色异常的食管上皮就是食管上皮中"癌化"的区域,其中必然含有食管鳞癌早期的基因改变。故本研究拟从RNA水平用抑制消减杂交的方法比较"区域"和正常食管上皮之间的基因差别,将比较的结果在临床标本上进行验证,希望能找出并克隆食管鳞状上皮恶变过程中的上游基因,并通过RNA干扰或基因转染的方法处理食管鳞癌细胞株,从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效应分子的改变两个层面对该基因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本研究的结果对我们更进一步从基因水平阐明食管鳞癌发病机理有重要意义,并为食管鳞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英文摘要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是目前食管癌治疗的瓶颈。本项目根据“区域癌化”理论及前期研究成果,病理学形态正常而Lugol’s液染色异常的食管上皮中,包含有食管上皮中“癌化”的区域,其中必然含有食管癌早期的基因改变。本研究通过Lugol’s液染色,选择染色阳性的癌化区域、正常食管粘膜及食管癌组织,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分别构建了癌化区域与正常食管粘膜、食管癌组织与正常食管粘膜的差异表达基因正向消减cDNA文库和反向消减cDNA文库。并对文库中的克隆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对比,进行同源性分析,共得到660个测序结果,对结果进行表达序列标签分析,并通过包括Nt、Nr库检索,GO分类和KEGG代谢通路的功能注释等同源性检索和比对,共得到差异表达基因片段371个,均与已知的人类基因具有很高相似性(95%~100%)。. 结合文献,选择与肿瘤关系密切,且在“癌化区域”中差异表达的基因:CHMP4A、CRNN,进行临床验证。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CRNN在正常食管粘膜、“癌化区域”及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依次降低,CHMP4A呈依次升高趋势,这与前期结果是一致的,充分验证了前期结果的可靠性,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我们认为对CHMP4A基因的研究具有重要潜在价值,可作为食管癌早期临床诊断研究的新方向。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