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ESI-MS技术研究环二肽与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结题报告
批准号:
2110509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郭艳春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B0403.谱学方法与理论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曹书霞、杨二冰、李改桃、齐林、陈小静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研究蛋白质与金属离子间相互作用的本质一直是生物学家感兴趣的课题。但蛋白质结构的复杂性,使得直接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变得难度很大,因此常选用氨基酸或小肽作为模型化合物进行研究。本项目拟以含有不同侧链官能团、不同构型的环二肽为蛋白、多肽的模型化合物,利用电喷雾质谱并结合核磁共振技术研究环二肽与一价、二价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以期建立基于电喷雾质谱技术的、方便有利、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准确率高的蛋白(肽)一金属离子相互作用的定量研究技术与方法。本研究对于阐明环二肽与金属离子间识别作用力与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环二肽作为主体分子的一般识别规律和识别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为研究金属离子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理解金属离子在蛋白质-核酸识别及自组装中的作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可以将金属离子与不同环二肽作用强度存在差异的特性,应用于分子识别的研究中。
英文摘要
金属离子与蛋白(肽)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己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二肽分子结构简单,分子中侧基所处的化学环境与蛋白质分子相近,能够真实地反映蛋白质分子中侧基与其他官能团或共溶质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理想的蛋白质模型分子。DNA是基本的遗传物质,是许多药物的主要作用靶点,其结构在很多条件下可以被破坏,尤其是和小分子相互作用, 金属离子对 DNA 双螺旋结构也具有不同的生物化学作用,因此对于肽类药物、金属离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热门研究课题之一。本课题采用官能团保护的方法设计合成了四类、37种二肽,分别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和紫外光谱研究了二肽分子与一价金属离子、二价金属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并利用非线性拟合的方法计算了小肽分子与一价金属离子的结合常数。 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极性二肽与金属离子的作用要强于非极性二肽,并且二肽与Ag+的相互作用要强于其他一价金属离子。利用凝胶电泳研究了37种二肽在金属离子辅助下对DNA的切割活性,同时,分别从缓冲溶液、金属离子、浓度、pH值、反应时间五个方面考察了二肽在切割pUC19质粒DNA时的最佳条件。在所研究的37种二肽中,发现除cyclo(L-Thr-L-Thr)外,二肽只有在金属离子存在的情况下,才具有切割活性;而cyclo(L-Thr-L-Thr)在没有金属离子参与的情况下,对pUC19质粒DNA也具有切割作用,其DNA的切割率达到80%以上;在优化的条件下,其切割活性能够达到90%以上。同时,二肽对pUC19质粒DNA的切割机理为水解机理。利用荧光光谱、圆二色谱研究了芳香二肽与金属离子、ct-DNA间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二肽-金属离子能猝灭DNA-EB体系的荧光,并在不同温度下考察了二肽-金属离子对DNA-EB荧光猝灭的情况,认为此荧光猝灭属于动态猝灭过程;通过研究二肽-金属离子与ct-DNA相互作用的CD谱证实,在生理条件下, 二肽-金属离子与ct-DNA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结合方式主要是沟槽模式。为进一步认识金属离子在生化反应中的作用和解释某些生理现象,进而理解药物小分子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和构效关系,从分子水平上理解肽类药物的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16/j.tetlet.2012.09.056
发表时间:2012-11-14
期刊:TETRAHEDRON LETTERS
影响因子:1.8
作者:Cao, Shuxia;Guo, Yanchun;Zhao, Yufen
通讯作者:Zhao, Yufen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影响因子:5.4
作者:Guo Yanchun;Cao Shuxia;Xie Yali;Zong Xiangkun;Zhao Yufen
通讯作者:Zhao Yufen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影响因子:3.6
作者:Shuxia Cao;Peng Gao;Yanchun Guo;Huamin Zhao;Jun Wang;Yifan Liu;Yufen Zhao
通讯作者:Yufen Zhao
DOI:10.1002/jms.1900
发表时间:2011-03
期刊: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 JMS
影响因子:--
作者:S. Cao;Yanchun Guo;Xinshuai Wu;Hua-Rong Zhao;Yufen Zhao
通讯作者:S. Cao;Yanchun Guo;Xinshuai Wu;Hua-Rong Zhao;Yufen Zhao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影响因子:--
作者:Shuxia Cao;Peng Gao;Yanchun Guo;Huamin Zhao;Jun Wang;Yifan Liu;Yufen Zhao;
通讯作者: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