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生物学强化Mycobacterium neoaurum降解植物甾醇侧链的代谢改造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008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4.微生物遗传与生物合成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As the most common steroid, 4-androstene-3, 17-dione (AD) and androst-1, 4-diene-3, 17-dione (ADD),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teroidal intermediates for steroid drugs. Studies of steroid modifications catalyzed by microbial whole cells to AD/ADD have become a hot area for pharmaceutical and biotechnology industry. Previously, one Mycobacterium neoaurum JC-12 strain which is capable of transforming phytosterol into AD and ADD with conversion rate of 90% by isolation and mutatant breeding. The ADD production can reach 15.2 g/L with 20g/L phytosterol as substract. However, the low productivity of steroids form sterols seriously limits the commercial use of most sterol-transforming mycobacteria. This can be partially attributed to the low rate of the side chain degradation. The steroid oxidation and degradation process need lots of FAD/NAD as coenzyme. Alcanivorax borkumensis SK2’s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 is its ability to grow efficiently and almost exclusively on alkanes.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introduce the efficient alkane degradation key enzymes cluster from A. borkumensis and intensify th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phytosterol side chain in M.neoaurum JC-12, by using the combinatorial biology method. Furthermore, the CoQ synthesis key enzymes from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were cloned and heterologous expressed in M. neoaurum JC-12 in order to intensify the regeneration capacity of the FAD/NAD+ coenzymes. Both of these two strategies can enhance the productivity of AD/ADD from phytosterol significantly. The related research has not been reported.
雄甾-4-烯-3,17-二酮(AD)和雄甾-1,4-二烯-3,17-二酮(ADD)是生产甾体药物重要中间体。微生物转化法生产AD/ADD是研究热点。项目组前期选育获得一株高效转化植物甾醇为AD/ADD的新金色分枝杆菌JC-12,能转化20g/L底物合成15.2 g/L AD/ADD,为目前国内报道最高水平之一(ZL200810155130.7)。但存在甾醇侧链降解速率不高、降解周期长(6-7d),侧链降解过程中消耗5分子FAD和2分子NAD+、导致氧化型辅酶供应不足和酶催化效率降低等瓶颈问题。项目拟采用组合生物学方法,先在底盘微生物新金色分枝杆菌中引入超级石油降解菌烷烃高效降解关键酶操纵子,在分枝杆菌特有的甾环氧化基础上强化其侧链降解;同时组合引入根癌农杆菌CoQ合成关键酶操纵子,强化其氧化型辅酶循环再生,整体提高新金色分支杆菌降解植物甾醇侧链合成AD/ADD的生产强度。相关研究未见报道。

结项摘要

项目对新金色分枝杆菌转化植物甾醇过程中的关键酶进行功能鉴定,利用组合生物学策略结合辅酶循环再生体系,实现了甾体药物中间体雄甾-4-烯-3,17-二酮(AD)、雄甾-1,4-二烯-3,17-二酮(ADD)、睾酮(TS)等的高效积累。得到如下结论:.1. 通过对诱变前后菌株3-甾酮-Δ1-脱氢酶(KSDD)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氨基酸序列V366S的突变,该突变直接影响了KSDD活性。进一步对KSDD催化活性中心结构分析,发现V366S的突变能够减少底物与酶催化中心的空间位阻提高了KSDD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进而提高其酶活性。.2. 克隆并鉴定了新金色分枝杆菌的两个胆固醇氧化酶ChoM1和ChoM2,经纯化后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ChoM1相比,ChoM2对底物的亲和力更强,从而表现出更高的酶活性。转化胆固醇合成4-胆甾烯-3-酮对重组菌进行验证从而鉴定了ChoM在甾醇母核修饰中的功能。.3. 鉴定了来源于新金色分枝杆菌的三个SMO同工酶SMO1,SMO2和SMO3具有甾醇侧链末端氧化功能。对其进行异源表达与纯化,酶动力学分析表明SMO2对底物亲和性更强,催化效率更高。.4. 以新金色分枝杆菌JC-12为目的菌株,通过组合生物学,缺失KSH活性阻断降解途径,通过组合石油降解菌烷烃高效降解关键酶和根瘤农杆菌辅酶循环关键酶,增加甾醇代谢通量和氧化还原力进而提高产量。.5. 为了缩短发酵周期,提高ADD的生产效率,在5-L发酵罐上对重组菌株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以果糖作为初始碳源,明显消除重组菌生长延滞期,然后结合多阶段发酵策略,最终ADD的生产效率从0.074 g/L/h提高到0.112 g/L/h。.本研究鉴定关键酶的功能并通过组合生物学和辅酶循环再生,获得了高产ADD等菌株。项目资助期间,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 Catalysis、Green 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s、Molecules、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等期刊(SCI论文14篇,其中IF>6论文3篇,单篇最高IF为12.221,累计IF>60),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为工业化利用新金色分枝杆菌转化植物甾醇合成甾体药物中间体提供借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9)
偶联羟化反应和辅酶再生体系产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沙宗焱;张显;邵明龙;杨套伟;徐美娟;饶志明
  • 通讯作者:
    饶志明
Intracellular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of Mycobacterium neoaurum for Enhancing Androst-1,4-Diene-3,17-Dione Production by Manipulating NADH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Levels
通过控制 NADH 和活性氧水平来改善新金分枝杆菌的细胞内环境以提高 Androst-1,4-Diene-3,17-Dione 产量
  • DOI:
    10.3390/molecules24213841
  • 发表时间:
    2019-11-01
  • 期刊:
    MOLECULE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hao, Minglong;Zhao, Youxi;Rao, Zhiming
  • 通讯作者:
    Rao, Zhiming
Systems pathway engineering of Corynebacterium crenatum for improved L-arginine production.
用于提高 L-精氨酸产量的锯齿棒杆菌系统途径工程
  • DOI:
    10.1038/srep28629
  • 发表时间:
    2016-06-24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Man Z;Xu M;Rao Z;Guo J;Yang T;Zhang X;Xu Z
  • 通讯作者:
    Xu Z
点突变提高甲酸脱氢酶(CbFDH)的酶活和催化效率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俊贤;王子渊;杨套伟;张显;徐美娟;饶志明
  • 通讯作者:
    饶志明
多酶催化拆分DL-正缬氨酸生产L-正缬氨酸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戚云龙;杨套伟;周俊平;郑俊贤;徐美娟;张显;饶志明
  • 通讯作者:
    饶志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以Zeocin抗性基因为选择标记的Candida glycerinogenes遗传转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激光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献忠;方慧英;饶志明;王正祥;沈微;诸葛健
  • 通讯作者:
    诸葛健
XRE家族转录因子XrpA调控粘质沙雷氏菌的耐酸能力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长皓;潘学玮;杨套伟;张显;徐美娟;邵明龙;藤田胜久;饶志明
  • 通讯作者:
    饶志明
合成生物学与代谢工程在谷氨酸棒杆菌产氨基酸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龙梦飞;徐美娟;张显;杨套伟;邵明龙;许正宏;饶志明
  • 通讯作者:
    饶志明
新一代高产甘油重组菌的构建及其初步发酵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诸葛斌;饶志明;诸葛健;方慧英;马正;刘爱玲
  • 通讯作者:
    刘爱玲
钝齿棒杆菌N-乙酰鸟氨酸转氨酶的克隆表达分析及其重组菌的精氨酸发酵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美娟;张显;饶志明;杨娟;窦文芳;金坚;许正宏
  • 通讯作者:
    许正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饶志明的其他基金

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II突变体DnaEI171L抑制噬菌体复制的分子机制解析及抗噬菌体底盘细胞构建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LysR家族转录因子LrpG影响温度调控粘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的分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87006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解淀粉芽孢杆菌2,3-丁二醇逆向转化3-羟基丁酮的代谢机制及调控研究
  • 批准号:
    2127611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产甘油假丝酵母甘油合成关键酶催化机理及其受高渗透压诱导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097005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一步法高产1,3丙二醇产甘油假丝酵母工程菌的构建
  • 批准号:
    20676053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应用耐高渗酵母过量合成甘油基因培育高抗非生物逆境植物
  • 批准号:
    30570142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应用耐高渗酵母过量合成甘油基因培育高抗非生物逆境植物
  • 批准号:
    30300027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