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震后的恢复重建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
批准号:
41271544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负责人:
王瑛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112.区域可持续发展
结题年份:
2016
批准年份:
2012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叶涛、孙燕娜、王芳、陈浩、李娟、邹振华、周璇、李继国、张薇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基于社会变迁研究思路,以汶川地震、云南姚安地震的农村灾区为研究样区,采用回溯性问卷和多次实名跟踪问卷的方法,调查农村居民在震后不同时间点的生产恢复、生活恢复程度,构建灾区"时间-恢复率"关系的恢复曲线模型,对震后长期恢复重建过程进行定量化表达。对比不同灾区的恢复曲线,辨识恢复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阐释外界因素对恢复过程的正向/反向影响效应,为农村灾后恢复重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具有时间阶段特点的灾后恢复重建最优模式。
英文摘要
Based on the research idea of social changes, this study takes the rural affected area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Yunnan Yao'an Earthquake as the sample area, adopts the retrospective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al-name following surveys repeatedly, and investigates the recovery levels of the rural residents' production and life at different times after earthquake.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he study constructs the affected area "Time-Recovery Ratio" recovery curve model, and gets the quantified expressions of the post-earthquake long-term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process. Furthermore, the study explains the external factors' positive/reverse effect on recovery proces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affected area's recovery curves and identification of main influence factors in recovery process, and thus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rural post-disaste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the optimal model for post-disaster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practi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ime stages.
基于社会变迁研究思路,以四川汶川地震、云南姚安地震的农村灾区为研究样区,采用回溯性问卷和多次实名跟踪问卷的方法,构建灾区“时间-恢复率”关系的恢复曲线模型,对震后长期恢复重建过程进行定量化表达。对比不同灾区的恢复曲线,辨识恢复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阐释外界因素对恢复过程的正向/反向影响效应。. 主要结果如下:. (1)灾后生活恢复曲线均为S型增长曲线,即曲线从某个固定点出发,其增长速率单调增加,达到一个拐点后,增长速率下降,渐进地趋于某个最后的值。. (2)巨灾和中小型灾害的恢复历时、恢复过程存在较大不同。中小型灾害,中损家庭历时1.5年,比重损家庭少2个月,受灾程度对恢复过程的影响相对较弱。巨型灾害,恢复过程历时较长,中损家庭的恢复大约为5年8个月,重损家庭的恢复在各个阶段都慢于中损家庭,前期慢12周;恢复中期慢24周,恢复后期差距更大,说明受灾程度对恢复过程的影响越来越突出,重损家庭的生活恢复随时间的推移,变得更为艰难。汶川巨震距今已6年多,但对于地震灾区尚未恢复家庭的关注,仍然需要政府、社会的持续关注。. (3)家庭在恢复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影响因素有:经济地位较低;在工作恢复中滞后的家庭;成员中有因灾伤亡、受教育程度偏低。此外,职业通过其背后所蕴含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影响到家庭的灾后恢复。农村管理者因其特有的社会资本,在整个恢复过程中更具优势;其次是人力资本、经济资本都较强的本地农民工;再次为零工、个体工商户;而农业劳动者由于经济资本较弱,外地农民工由于人力资本较弱,恢复率偏低。. (4)相比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家庭自身恢复能力对于提高灾后恢复率更重要,较强的家庭恢复能力能够有效抵消不利的房屋损坏程度。因此,有限的公共资源更应该投入到家庭恢复能力建设上,例如增加家庭劳动力资源、提高家庭收入等 。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自然灾害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李继国;陈浩;王瑛
通讯作者:王瑛
The Time Process of Post-earthquake Domestic Life Recovery: The Yao’an Earthquake in China
震后家庭生活恢复的时间进程:中国姚安地震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Disasters
影响因子:3.2
作者:Ying Wang;Juan Li;Hao Chen;Zhenhua Zou
通讯作者:Zhenhua Zou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ouseholds disadvantaged in post-earthquake life recovery: a case study of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China
弱势家庭震后生活恢复的影响因素——以中国汶川地震为例
DOI:10.1007/s11069-014-1400-4
发表时间:2014
期刊:Natural Hazards
影响因子:3.7
作者:Ying Wang;Zhenhua Zou;Juan Li
通讯作者:Juan Li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自然灾害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陈浩;王瑛;李娟;张薇
通讯作者:张薇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自然灾害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王瑛;张薇;黄晓霞;李娟
通讯作者:李娟
北方山洪灾害人员伤亡脆弱性机理及深度学习的人群预警研究
- 批准号:--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 批准年份:2024
- 负责人:王瑛
- 依托单位:
滇西北农村地震灾害的脆弱性分析与模拟
- 批准号:40701062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1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7
- 负责人:王瑛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