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润湿表面微纳米阶层结构的设计制备及其沸腾换热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0534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09.加工制造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ddress a biphilic design concept based on micro/nano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investigate the solid-liquid-gas coupled interactions in boiling heat transfer. With the purpose to obtain biphilic effective,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s built by micro groove and nano particle coupled model using the combined method with laser processing and electrodeposited coating. The function between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surface wettability is studied by the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of structure and wettability. It will reveal the effect of biphilic on the solid-liquid effective contact area between solid and liquid, gas-liquid flow resistance and bubble growth state. According to thes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mapping relation of hierarchical structure parameter, biphilic effective and kinetics of bubble is obtained. Meanwhile, the effect of biphilic constructed by hierarchical on the molecular dynamics and 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n high temperature in nano-scale by simulation analysis. Thus, the solid-liquid interaction potential function algorithm and gas-liquid motion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It can reflect the boiling heat transfer mechanism in nano-scale. These research achievement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 electronic devices and application system in a small space.
申请项目提出微纳米二级阶层结构及其形成混合润湿表面的设计新概念,并通过固液气三相作用实现强化沸腾换热的学术构想。研究将以混合润湿效应为目的,拟将通过激光加工与电层积的方法耦合微米沟槽与纳米颗粒形成阶层结构,通过对其形貌及润湿性表征,有待研究阶层结构与其表面润湿性能的函数关系,揭示沸腾换热中由此构成的混合润湿表面对固液有效接触面积、气液流动阻力及气泡生长状态的影响机理,构建阶层结构参数、混合润湿效应与气泡脱离运动的映射关系式;通过建模仿真分析纳米尺度由二级阶层结构构建的混合润湿表面对高温液体分子动力学特性及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固液相互作用势能函数算法及气液运动方程,揭示纳米尺度沸腾传热机理。这将为狭小空间内高热流密度的微光电子器件及其应用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表面特性(粗糙度和润湿性)在热流密度过高的狭小空间沸腾传热中具有巨大潜力。表面特性强化沸腾传热的实质是液态工质在较小的过热度下发生液气相变,进而带着大量热量。然而,由于材料和制造方法的不同,纳米表面微纳结构和润湿性也各不同,导致优化设计纳米结构严重的不确定性。本课题以设计制造微纳表面强化沸腾为目的,利用了仿真和实验两方面手段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仿真方面,一方面基于Matlab研究分析金属表面微结构参数的改变对表观接触角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完全润湿和不完全润湿状态下改变金属表面微观形貌会引起了润湿性能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对于获得疏水表面,采用三维方阵阵列与三维方阵阵列二级微结构最为合适,而且一级微结构也可以得到所需疏水性能。该结果指导了后续混合润湿表面加工工艺参数设计。另一方面利用分子动力学理论研究了纳米尺度下阶层结构润湿性能对沸腾传热的影响,从分子角度揭示了亲水与疏水区域的势能差导致负压产生促进液体流动,疏水区域水分子密度明显小于亲水区域,亲水区域微液流保证了液体的提供,疏水区域有助于水分子汽化成核。从分子能量和密度角度解释了混合润湿表面从水温的升高和液态水的蒸发量两方面相较于纯亲疏水表面而言强化了沸腾传热的原因,为狭小空间内散热管理表面设计提供了理论引导。.实验上本课题一方面通过激光加工+离子沉积的加工方式得到微米沟槽和纳米颗粒阶层结构,研究了激光加工功率,扫描速度,扫描次数及沉积参数对加工表面质量,沉积颗粒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功率越大,加工痕迹越明显。加工速度影响激光束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时间和加工深度。激光次数越多,表面微结构的加工后形貌与尺寸就越明显。而离子溅射获得二级铜基微结构,在一级结构基础上静态接触角增加较小,与理论研究结论相符。以上结论为激光和离子沉积加工二级不同润湿性能金属微结构功能表面提供了数据和方法参考。另一方面通过池沸腾可视化平台成功的搭建,测试了不同的润湿结构表面在沸腾过程中对气泡生长、脱离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光栅结构表面相较于光滑表面促进了气泡的产生并抑制了大气泡的融合延缓了膜态沸腾的发生增强了沸腾传热,直观的验证了微纳结构表面强化沸腾传热的理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7)
Effect of nanostructure on heat transfer between fluid and copper plate: 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study
纳米结构对流体与铜板之间传热的影响: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DOI:
    10.1080/08927022.2018.143183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Molecular Simulation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Fu T;Wang Q
  • 通讯作者:
    Wang Q
Effect of nanostructure on wettability on copper surface: a molecular dynamic study
纳米结构对铜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分子动力学研究
  • DOI:
    10.1080/08927022.2018.1526378
  • 发表时间:
    2019-01-02
  • 期刊:
    MOLECULAR SIMULATION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Fu, Ting;Wu, Nini;Wang, Qilun
  • 通讯作者:
    Wang, Qilun
基于MATLAB分析不同形貌对金属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 DOI:
    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9.08.01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表面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鲁畅;但斌斌;付婷;容芷君;朱玙灯;李宽;刘凯
  • 通讯作者:
    刘凯
Investigation on fiber laser cutting of polyacrylonitrile-based carbon fiber tow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丝束光纤激光切割研究
  • DOI:
    10.1016/j.jmatprotec.2018.08.01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6.3
  • 作者:
    Liu Huilong;Tang Yong;Lu Longsheng;Xie Yingxi;Yuan Wei;Chen Gong;Li Jie;Fu Ting
  • 通讯作者:
    Fu Ting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rapid boiling of thin liquid water film on smooth copper surface under different wettability conditions
不同润湿性条件下光滑铜表面液态水膜快速沸腾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DOI:
    10.1016/j.ijheatmasstransfer.2019.118905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Nini Wu;Liangcai Zeng;Ting Fu;Zhaohui Wang;Chang Lu
  • 通讯作者:
    Chang L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HBsAg阳性产妇孕晚期IFN-γ和IL-12表达对HBV宫内传播的影响
  • DOI:
    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9.0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磊;王海荣;邵昱璋;严敏;付婷;胡妮;高洁
  • 通讯作者:
    高洁
武威市某社区人群HBsAg携带者自发性再激活的流行病学特征
  • DOI:
    10.16462/j.cnki.zhjbkz.2017.04.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国栋;王安辉;王宇飞;蒲中枢;付婷;王洋;闫永平
  • 通讯作者:
    闫永平
武威市某镇乙型肝炎感染者家庭内部隐匿性感染现状及其分子进化特征
  • DOI:
    10.14010/j.cnki.wjyx.2017.02.01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武警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温小辉;蒲中枢;王洋;付婷;成慧娟;苏海霞;邵中军
  • 通讯作者:
    邵中军
被子及蕨类植物中的BRs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婷;徐诗涛;于旭东;蔡泽坪;吴繁花;罗佳佳
  • 通讯作者:
    罗佳佳
miR-375 在 HBV 相关性肝细胞癌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 DOI:
    10.13241/j.cnki.pmb.2016.02.01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婷
  • 通讯作者:
    付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