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代谢轨迹动态分析狼疮Ⅱ号干预MRL/lpr狼疮鼠的整体效应机制及潜在生物标记物筛选
批准号:
81072815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负责人:
吴元胜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109.中医外科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范瑞强、黄咏菁、朱华宇、禤国维、邓家侵、吴盘红、袁娟娜、原榕珍、夏婕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SLE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突出的优势病种之一,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项目在既往研究基础上选择临床确有疗效,代表名中医精华的狼疮Ⅱ号方,采用能较好的反映SLE中医证候、免疫学和病理学特征的自发性MRL狼疮鼠模型为载体,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以整体、同步的视角动态分析模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狼疮Ⅱ号方等不同措施干预治疗后,其尿代谢物组时量的轨迹变化和对应关系,通过多变量统计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进行代谢物的差异及共性分析,筛选潜在生物标记物,探讨中药复方狼疮Ⅱ号方的整体效应机制。项目试图突破SLE中药复方研究中非整体性、单指标型、非同步、非动态研究模式的制约瓶颈,有望在中药复方的系统研究以及治疗SLE整体作用机制分析等方面提供新思路,积累一些经验。
英文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突出的优势病种之一,中医药治疗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复方目前仍然是SLE中医药临床治疗的主流。本项目在既往研究基础上以代表名中医精华的狼疮Ⅱ号为研究对象,采用能较好的反映SLE免疫学和病理学特征的自发性MRL/lpr狼疮鼠模型为载体,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建立了SLE模型鼠尿样代谢指纹谱,以整体、同步的视角动态分析了模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狼疮Ⅱ号方等不同措施干预治疗后,其尿代谢物组时量的轨迹变化和对应关系,通过多变量统计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进行代谢物的差异及共性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狼疮Ⅱ号组代谢轨迹图与模型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甲泼尼龙组、狼疮Ⅱ号+甲泼尼龙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存在代表性差异代谢物,且不尽相同,提示不同药物可能通过调控不同代谢途径达到治疗目的。结果初步表明,中药复方狼疮Ⅱ号可能主要通过调控肠道菌群代谢、氧化/抗氧化应激、能量代谢途径调控狼疮鼠的代谢模式,甲泼尼龙(激素)可能通过调控脂肪代谢、糖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途径调控狼疮鼠的代谢模式。通过测定精确质量和结构鉴定,初步筛选出葡糖胺-6-硫酸盐、戊糖、原儿茶醛,3,4-二羟基苯甲醛、四羟壬烯醛、D-核糖、高香草酸、苯基丙酮酸、4-羟基苯乙烯、13E-四氢萘妥英-16-羧基-白三烯E4、氨基己二酸等生物标记物,可能存在关键治疗靶点,为下一步有目的地选择代谢物行二级质谱碰撞分离提供依据。本项目突破了SLE中药复方研究中非整体性、单指标型、非同步、非动态研究模式的制约瓶颈,从整体效应的层面探讨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在 SLE 的中医药免疫调节治疗及调控规律、中药复方作用特点及机制分析等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狼疮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可促进 SLE 中医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本研究也为进一步明确类固醇激素与代谢网络变化的效应关系和作用机制积累资料。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时珍国医国药
影响因子:--
作者:吴元胜
通讯作者:吴元胜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辽宁中医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吴元胜
通讯作者:吴元胜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新中医
影响因子:--
作者:吴元胜
通讯作者:吴元胜
狼疮Ⅱ号及其生物制剂调节狼疮鼠氧化/抗氧化平衡作用机制与相关基因网络关系的综合解析
- 批准号:81373638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3
- 负责人:吴元胜
- 依托单位:
细胞因子网络调控与中药复方干预SLE模型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30500673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4.0万元
- 批准年份:2005
- 负责人:吴元胜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