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益肾法干预WAVE2和VEGFR1+造血祖细胞阻遏胃癌转移前生境的机制研究
批准号:
30973840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负责人:
吴洁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302.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卢雯平、李理、刘永衡、于明薇、何立丽、祁鑫、朱晓云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我院扶正培本系列治法治疗胃癌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基础丰厚,其中健脾益肾为根本大法,已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发现健脾益肾方诱导胃癌细胞凋亡是其防治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转移研究靶点前移的最新进展指出:肿瘤转移器官特异性必须有转移前生境,VEGFR1+HPC能够促进癌细胞生长与移动, WAVE2是控制细胞运动的关键蛋白,SDF-1/CXCR4轴发挥重要调控作用。阻遏肿瘤转移前生境是抗转移新思路,中医药有独到之处。本研究以可视化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自发性转移模型和CD133+脐血干细胞与SGC-7901胃癌细胞共同趋化培养模型为平台,兼顾整体与局部,应用整体荧光成像系统、免疫磁珠分选、流式细胞仪、免疫印迹、荧光实时定量PCR等技术,探讨WAVE2和VEGFR1+HPC及相关分子在胃癌预转移灶表达及调控机制和健脾益肾法干预作用,从而为应用中医药抗胃癌转移应重心前移的治疗理念提供生物学基础和科学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
在中药健脾益肾颗粒(JPYS)临床防治胃癌术后转移取得确切疗效的前提下,在之前国家自然基金课题诱导胃癌转移灶细胞凋亡研究和保护胃癌转移过程中失巢凋亡研究的基础上,将防治胃癌转移的研究靶点前移,本课题以CD133+脐血干细胞趋化的SGC-7901胃癌细胞和荷瘤小鼠术后转移动物模型为载体,采用Transwell、免疫磁珠分选、细胞黏附实验、MTT、ELISA、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等技术,发现:1.健脾益肾中药抑制CD133+细胞趋化的SGC-7901胃癌细胞增殖、黏附和迁移是其防治胃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且时效比量效对其抑制作用的影响更大;2.健脾益肾中药主要通过控制复发和转移的程度而非复发转移率对术后肺转移及局部肿瘤复发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健脾益肾中药在提高前胃癌小鼠术后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明显优于化疗;3.健脾益肾中药通过降低转移前生境中转移相关基因SDF-1和FN的表达发挥阻遏胃癌转移前生境建立的作用,阐释了JPYS阻遏胃癌转移前生境建立的分子机制,为应用中医药防治胃癌转移的早期应用新的思路和科学理论依据。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基于MTA1/LDHA/TAMs途径探讨健脾益肾方调控糖代谢重编程干预DLBCL复发的作用机制
- 批准号:8217420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4万元
- 批准年份:2021
- 负责人:吴洁
- 依托单位:
健脾益肾法通过影响泛素-蛋白酶体和自噬-溶酶体交互作用阻遏胃癌恶病质骨骼肌消耗的机制
- 批准号:8137359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3
- 负责人:吴洁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