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嗅觉组合编码原理的仿生细胞微阵列芯片构建及其气味响应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0085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005.生物成像、电子与探针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It is one research hotpoint of biosensing techniques to develop biomimetic sensors with high performance by mimicking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biological olfactory system. The production of sensitive materials and the effective usage directly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olfactory cell-based biosensors. In this proposal, the principle of olfactory receptor combinatorial coding will be employed to fabricate olfactory cell microarray chip, in which several olfactory cells with specific receptors will be coupled onto the microelectrode array (MEA) orderly as sensitive materials. The cellular responses to single odorant or multi-odorants can be detected in a real-time and high-throughput way, which were analyzed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ensor performance, such as response range, sensitivity, stability, repeatability, and reproducibility. The information redundancy was also used to improve the sensor performance. The feature parameters of response signals of specific odorant combinations can be further extracted to reveal the response mechanism of olfactory cells to odorant mixture. The detection and discrimination of multi-odorants were realized effectively by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algorithm. In this proposal, the olfactory combinatorial coding mechanism and microfluidic technique are appli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mimetic cell microarray chip,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otal performance from the aspect of increasing the efficacy of sensitive elements. Certain progress will be made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mimetic olfactory sensors as well as their further applications. It will provide a novel technical approach for the multi-odorant detection and the research of olfactory encoding mechanisms.
模仿生物嗅觉系统开发高性能仿生传感器,是当前生物传感技术研究的一个热点。敏感元件的制备及其效能的提高是细胞传感技术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本项目基于嗅觉组合编码原理,以若干种表达特定受体的嗅觉细胞为敏感元件,结合微流控技术将其有序耦合在微电极阵列上,构建仿生嗅觉细胞微阵列芯片,实现对单一及混合气味的高通量实时检测;分析各通道对单一气味响应信号的时域、频域特征及相关性,评估芯片对单一气味响应的特异性、响应范围、灵敏度、稳定性、重复性、重现性等性能指标;分析比较特定气味组合响应信号的特征,揭示嗅觉细胞的气味响应机理,利用模式识别算法实现多气味的有效检测与分辨。本项目创新性地将嗅觉组合编码原理和微流控技术应用于仿生细胞微阵列芯片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敏感材料的效能,从而改善细胞芯片的总体性能。有望在新型仿生嗅觉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为多气味分子检测及嗅觉编码机理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技术手段。

结项摘要

模拟生物嗅觉系统工作原理开发高性能仿生嗅觉传感器,用于多种气味分子的特异性识别与检测,在疾病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仿生嗅觉传感器开发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功能性敏感材料的制备及其高效利用。生物嗅觉系统对气味的组合编码原理及嗅觉感受细胞内在的信号编码特性在高效识别众多气味信息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本项目从充分利用嗅觉组合编码原理的角度,研究了仿生嗅觉传感器的构建及其气味响应机理。目前,已按项目研究计划完成所有研究内容,实现了预定的研究目标,充分探究其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及其内在机理。首先,将特定类型的嗅觉受体过表达于嗅觉感受神经元,利用生物工程化大鼠嗅觉系统的信息处理与编码能力,通过多通道微丝电极阵列检测气味刺激引起的嗅觉相关特异性的神经元电生理响应信号,结合生物电信号检测技术和模式识别算法,研究多种气味刺激下的响应信号特征,评估仿生传感系统的性能指标。结果表明该仿生嗅觉传感器检测的信号具有高度冗余性,能有效提高传感器气味检测的重现性与重复性等性能,降低细胞响应差异对检测性能的影响,实现不同气味分子的检测与识别。其次,基于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制备功能性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蛋白,并利用His6-tag标签及其特异性适配体,结合特定的二级换能器,实现在传感芯片上有效合成、纯化及固定受体蛋白,构建仿生受体传感器,用于高效检测特定的化学信息分子。此外,本项目基于光寻址电位传感器研究了多参数细胞检测系统,为化学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及仿生传感器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和叶酸分子,研究了电化学细胞传感器用于肿瘤细胞的高效检测。在本项目资助下,发表学术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9篇)、专著章节1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5次,参与培养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2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Folic acid-functionalized zirconium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based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biosensor for the cancer cell detection
基于叶酸功能化锆金属有机框架的电化学阻抗生物传感器用于癌细胞检测
  • DOI:
    10.1016/j.snb.2019.127073
  • 发表时间:
    2019-12-12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Du, Liping;Chen, Wei;Wu, Chunsheng
  • 通讯作者:
    Wu, Chunsheng
Functional expression of olfactory receptors using cell-free expression system for biomimetic sensors towards odorant detection
使用无细胞表达系统进行嗅觉受体的功能表达,用于仿生传感器的气味检测
  • DOI:
    10.1016/j.bios.2018.09.032
  • 发表时间:
    2019-04-01
  • 期刊: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Chen, Fangming;Wang, Jian;Wang, Ping
  • 通讯作者:
    Wang, Ping
Recent progress in micro/nano biosensors for shellfish toxin detection
贝类毒素微纳生物传感器检测最新进展
  • DOI:
    10.1016/j.bios.2020.112899
  • 发表时间:
    2021-01-14
  • 期刊: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Tian,Yulan;Du,Liping;Wang,Ping
  • 通讯作者:
    Wang,Ping
A biomimetic taste biosensor based on bitter receptors synthesized and purified on chip from a cell-free expression system
基于苦味受体的仿生味觉生物传感器,通过无细胞表达系统在芯片上合成和纯化
  • DOI:
    10.1016/j.snb.2020.127949
  • 发表时间:
    2020-06-01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CHEMICAL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Du, Liping;Chen, Wei;Wang, Ping
  • 通讯作者:
    Wang, Ping
Combined effects of electrospun nanofibrous scaffold and electrical field on the neuronal outgrowth
电纺纳米纤维支架和电场对神经元生长的联合影响
  • DOI:
    10.1016/j.matlet.2019.126659
  • 发表时间:
    2019-12
  • 期刊:
    Material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ping Du;Xueyan Mao;Jiangtao Bai;Wugui Yang;Ping Yang;Tingyi Ye;Jian Wang;Wei Chen;Chunsheng Wu
  • 通讯作者:
    Chunsheng W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DNA杂交耦合的仿生嗅觉传感器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春生;杜立萍;田玉兰;秦臻;王平
  • 通讯作者:
    王平
适配体在受体和分子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芳明;陈炜;王健;杜立萍;吴春生;王平
  • 通讯作者:
    王平
基于声表面波器件的仿生嗅觉受体传感器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平;刘清君;王镝;赵鲁杭;王乐;吴春生;杜立萍
  • 通讯作者:
    杜立萍
小波变换在神经细胞传感器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传感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伟伟;杜立萍;刘清君;余辉;胡宁;王平
  • 通讯作者:
    王平
受体与离子通道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传感器与微系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清君;王平;胡宁;叶伟伟;杜立萍
  • 通讯作者:
    杜立萍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杜立萍的其他基金

形貌限制对嗅觉类器官结构与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潜在生物学机制
  • 批准号:
    3227142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形貌限制对嗅觉类器官结构与功能的调控作用及潜在生物学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