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胸骨缩短模型的Scheuermann's 病脊柱后凸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0184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610.运动系统畸形与矫正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Scheuermann's disease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tiologies that lead to spinal structural kyphosis in adolescents, of which the pathomechanism still remains unknown. Previou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he sternal-rib complex plays an critical role in providing the stability for thoracic spine to some extent, and also have prove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ternum and thoracic spine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The length of sternum in Scheuermann's disease group is found to be shorter than normal adolescents, based on the physical measurements by Fotiadis et al. and the radiological measurements by our team. Hence, the current study proposes a hypothesis that shorter sternums due to growth restriction may exist in patients with Scheuermann's disease and give rise to vertebral wedging and hyperkyphosis. A shorter sternum might be not only the trigg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ease, but one of 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the progression of the kyphosis deformity as well. Some studies reported previously that Scheuermann's kyphosis also exited in quadrupedal mammal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1) establish an animal model in which a shorter sternum leads to spinal kyphosis and vertebral wedging; (2) demonstrate what spinal kyphosis and vertebral wedging result from based on the histolog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growth plate; and (3) further illustrate the pathomechanism of Scheuermann's disease.
Scheuermann's 病(SD)是最常见的一种青少年脊柱结构性后凸畸形,目前发病机制未明。现有研究发现胸骨及肋骨对维持胸段脊柱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支持胸骨和胸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密切的关联。体表测量表明SD组其胸骨要短于正常对照组,而本研究组前期的影像学测量数据也表明SD组患者胸骨长度短于正常。因此,我们提出:SD患者可能存在胸骨生长受限致胸骨短小,引起胸段脊柱后凸角增大和椎体楔形变的现象。在SD后凸畸形的发病机制中,胸骨生长受限致胸骨短小可能是重要的始动因素,也是影响后凸畸形加重的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证明四足哺乳类动物中可出现Scheuermann's 病后凸畸形。本项目组拟通过构建胸骨缩短的动物模型以观察短小胸骨诱导发生脊柱后凸畸形和椎体楔形变,并微观上比较胸椎前后柱生长板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差异和其中软骨细胞活性差异,进一步明确Scheuermann's 病后凸畸形的发病机制。

结项摘要

短小胸骨与休门氏病的因果关系仍缺乏直接证据。本项目通过构建胸骨缩短的动物模型以观察短小胸骨是否可以诱导发生脊柱后凸畸形和椎体楔形变。在前期实验中,本项目以新西兰大白兔作为模型动物进行了实验观察,未成功建立脊柱后凸模型;在实验的后期对采用长白猪作为实验对象,主要考虑因素如下:1)长白猪的胸骨柄相对较大,胸骨截骨操作相对简单;2)幼猪脊柱柔韧性好,在脊柱过度屈曲状态下胸骨断端的有效闭合,缝合时张力较低;3)长白猪脊柱生长潜能高;12只长白猪进行了胸骨缩短截骨实验,同样未成功建立脊柱后凸模型,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胸肋关节、肋椎关节和肋骨的代偿有关。胸骨缩短后其拉力直接作用于胸肋关节和与之相连的肋骨,而最终作用与椎体的应力经过传递被显著分散,因而未诱导发生脊柱后凸畸形和椎体楔形变。.但在临床观察方面,通过CT 三维重建测量了40例休门氏病患者的胸骨长度,发现休门氏病存在胸骨短小的现象。同时我们总结了休门氏病患者的躯体生长发育特征。其中有157例休门氏病患者,其中胸椎休门氏病患者93例,胸腰椎休门氏病患者64例,平均年龄13.5±2.7岁,男122例,女35例;对照组选取217例年龄相匹配健康人群(对照组),平均年龄13.7±2.5岁,男168例,女49例。通过分析比较身高、体重和BMI,发现这些患者普遍存在相比同年龄段正常青少年偏高偏重的现象,提示休门氏病可能与其在青春期存在异常生长模式有关。因此,本项目认为休门氏病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短小的胸骨不是休门氏病的始动因素。.在休门氏的临床治疗方面,在对休门氏病后凸畸形后路矫正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和分析,同时本项目组创新性的运用Ponte截骨联合四棒交替加压矫形技术治疗休门氏后凸畸形,此方法可有效闭合截骨面提高矫形效果、围截骨区应力分散作用和预留近端应力过渡区等。此方法既满足坚强固定需要又起到分散应力作用,术后矫形效果满意,能有效避免矫正丢失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胸椎及胸腰椎后凸型休门病患者术后近端交界性后凸对比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长志;孙旭;李松;徐亮;王斌;朱泽章;钱邦平;邱勇
  • 通讯作者:
    邱勇
Coronal Decompensation After Posterior-only Thoracolumbar Hemivertebra Resection and Short Fusion in Young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Scoliosis
先天性脊柱侧凸幼儿仅后路胸腰椎半椎体切除短融合术后冠状面失代偿
  • DOI:
    10.1097/brs.0000000000002383
  • 发表时间:
    2018-05-01
  • 期刊:
    SPINE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Li, Song;Chen, Zhong-Hui;Sun, Xu
  • 通讯作者:
    Sun, Xu
Proximal Junctional Kyphosis After Posterio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and Fusion in Young 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Scoliosis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its Incidence and Risk Factors
先天性脊柱侧凸幼儿后路脊柱内固定和融合后的近端交界性后凸
  • DOI:
    10.1097/brs.0000000000002109
  • 发表时间:
    2017-10-15
  • 期刊:
    SPINE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Chen, Xi;Chen, Zhong-Hui;Sun, Xu
  • 通讯作者:
    Sun, Xu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松;孙旭;陈曦;陈忠辉;徐亮;朱泽章;王斌;邱勇
  • 通讯作者:
    邱勇
关节屈曲挛缩症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的疗效对比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忠辉;陈曦;王斌;邱勇;朱泽章;钱邦平;李松;徐亮;孙旭
  • 通讯作者:
    孙旭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TOFD周向扫查图像特征的管道缺陷超声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机械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士杰;张波;孙旭;王志诚;林莉
  • 通讯作者:
    林莉
基于半跨模式波的铝合金板底面缺陷TOFD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航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金士杰;王志诚;田鑫;孙旭;林莉
  • 通讯作者:
    林莉
男性大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渭君;王智伟;杨宗;孙旭;朱泽章;朱锋;邱勇
  • 通讯作者:
    邱勇
生长棒治疗早发型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柏;孙旭;徐亮;杜长志;周庆双;王牧一;王斌;俞杨;钱邦平;朱泽章;邱勇
  • 通讯作者:
    邱勇
乳腺癌组织乙酰肝素酶表达临床意义Meta分析
  • DOI:
    10.16073/j.cnki.cjcpt.2016.02.01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旭;张甘霖;于明薇;张怡;杨国旺;王笑民
  • 通讯作者:
    王笑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旭的其他基金

基于神经中央软骨生长调控的早发性脊柱侧弯矫正模式的动物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177242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