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征的高分子纳米载体用于光动力/声动力治疗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7315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308.生物医用有机高分子材料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Both of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and sonodynamic therapy (SDT) to treat cancer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A variety of photosensitizers and sonosensitizers have been applied in vitro and in vivo. On the other hand, nanomaterials with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AIE) charateristics were designed for biosensing, bioimaging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The disadvantage of current AIE photosensitizers, exited with visible light, include the limited tumor penetration depth. The typical tissue penetration depth of red light in living tissue used for PDT is only 1−3 mm. However, the tumor penetration ability of ultrasound (U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light.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salicylaldehyde azine-based amphiphilic polymers with AIE characteristics for tumor PDT and SDT. US is to be applied to activate the polymeric micelles and tumor-targeted polymeric micelles to yiel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such as singlet oxygen, for tumor ablation. Furthermore, AIE polymeric micelles/ UV-emitting upconversion hybrid nanoparticles will be constructed by coating of amphiphilic polymers on the surface of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The NIR light triggers the emission of ultraviolet (UV) light from 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and further mediate to the light cytotoxicity of AIE polymer.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s of AIE micelles and AIE/upconversion hybrid nanoparticles and PDT/SDT antitumor abilit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the chance to develop the new generation of nanomedicine for cancer therapy.
本项目旨在发展基于水杨醛吖嗪的两亲性高分子用于肿瘤的光动力/声动力治疗新方法。研究两亲性高分子的组成、结构对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光动力、声动力性质的影响;构建聚集诱导发光两亲性高分子/上转换杂化纳米载体,研究上转换杂化纳米载体的组成、结构对活性氧的量子产率的影响;在细胞水平研究聚集诱导发光高分子胶束和杂化纳米载体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细胞摄取行为及其在肿瘤细胞内的转运等;在整体动物水平研究载体分布、光动力/声动力抗肿瘤生长能力;进一步将具有肿瘤靶向特性的靶向基团引入聚集诱导发光两亲性高分子和上转换杂化纳米载体,构建具有肿瘤靶向能力的高分子胶束和杂化纳米载体,发展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征的肿瘤靶向性光动力/声动力治疗方法。

结项摘要

为了发展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本项目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征的纳米胶束在光动力/声动力体内外抗肿瘤性能及抗肿瘤机制和氧化响应聚合物胶束在光动力癌症治疗和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1)构建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征的聚合物胶束,并成功应用于光动力癌症治疗。聚集诱导发光胶束的暗毒性极低,光照下,在溶液中以及细胞内产生大量的ROS,杀死癌细胞。发现这种纳米胶束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进入细胞,可在细胞膜及线粒体富集,光照下诱导细胞凋亡和坏死。(2)构建了八种不同的聚集诱导发光胶束,它们对细胞无毒。研究了粒径和形貌对细胞摄取、细胞成像和长循环时间的影响。发现其中两种具有良好的长循环性能,同时具有螯合Cu2+,Fe3+,Zn2+ 能力,两种胶束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表现良好的体内抗肿瘤效果。(3)构建具有聚集诱导发光和癌细胞靶向的混合纳米胶束。发现生物素化聚集诱导发光胶束被癌细胞主动摄取,显著增加癌细胞内摄取。超声辐射后在癌细胞中产生更多的单线态氧,对癌细胞的毒性更强。超声处理生物素化靶向和非靶向纳米胶束在体外和体内均可诱导癌细胞表达钙网蛋白 和分泌高迁移率蛋白,产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还可以在体内诱导树突细胞 (DCs)成熟,进一步激活宿主的免疫反应,增强体内声动力治疗。(4)发展了一种特异性、可视化检测的磁共振成像探针,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中产生的单线态氧。由单线态氧特异性响应的两亲性聚合物制备了一种基于四氧化三铁的纳米胶束MRI探针。在光照射下,聚合物胶束中的光敏剂和氧气产生单线态氧触发聚合物裂解,导致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聚集,增强横向摩尔弛豫率。这种氧化响应性MRI探针不仅可用于可视成像体内光动力治疗产生的单线态氧,也可以定性地评估新的光敏剂在体内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进而预测光动力治疗的体内抗癌效果。(5)提出双步光辐射增强光动力治疗的新策略。利用氧化响应两亲性聚合物构建负载光敏剂的纳米胶束。在低剂量第一次照射下,产生少量单线态氧,触发光敏剂释放;释放出来的光敏剂在第二次高剂量光辐射下产生大量单线态氧,显著增强体内外抗肿瘤能力。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urn-on fluorescent probe-encapsulated micelle as colloidally stable nano-chemosensor for highly selective detection of Al3+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living cell imaging
打开荧光探针封装的胶束作为胶体稳定的纳米化学传感器,用于高选择性检测水溶液中的 Al3 和活细胞成像
  • DOI:
    10.1016/j.snb.2018.05.07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Cai Xia;Wu Bo;Zhou Wei;Wang Qian;Yu Hui;Deng Kai;Li Jia Mi;Zhuo Ren Xi;Huang Shi Wen
  • 通讯作者:
    Huang Shi Wen
Redox-triggered activation of nanocarriers for mitochondria-targeting cancer chemotherapy
氧化还原触发的纳米载体激活用于线粒体靶向癌症化疗
  • DOI:
    10.1039/c7nr06130g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Zhou Wei;Yu Hui;Zhang Liu Jie;Wu Bo;Wang Cai Xia;Wang Qian;Deng Kai;Zhuo Ren Xi;Huang Shi Wen
  • 通讯作者:
    Huang Shi Wen
An Oxidation‐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obe for Visual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Singlet Oxygen Generated in Photodynamic Cancer Therapy In Vivo
用于视觉和特异性检测体内光动力癌症治疗中产生的单线态氧的氧化增强磁共振成像探针
  • DOI:
    10.1002/adhm.20200053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0
  • 作者:
    Kai Deng;Bo Wu;Cai‐Xia Wang;Qian Wang;Hui Yu;Jia‐Mi Li;Kun‐Heng Li;Hong‐Yang Zhao;Shi‐Wen Huang
  • 通讯作者:
    Shi‐Wen Huang
Tumor acidity activated triphenylphosphonium-based mitochondrial targeting nanocarriers for overcoming drug resistance of cancer therapy
肿瘤酸度激活基于三苯基鏻的线粒体靶向纳米载体克服癌症治疗的耐药性
  • DOI:
    10.7150/thno.35748
  • 发表时间:
    2019-09
  • 期刊:
    Theranostics
  • 影响因子:
    12.4
  • 作者:
    Yu Hui;Li Jia-Mi;Deng Kai;Zhou Wei;Wang Cai-Xia;Wang Qian;Li Kun-Heng;Zhao Hong-Yang;Huang Shi-Wen
  • 通讯作者:
    Huang Shi-Wen
Effect of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Surface Density on the Fate and Antitumor Efficacy of Redox-Sensitive Hybrid Nanoparticles
聚乙二醇(PEG)表面密度对氧化还原敏感杂化纳米粒子的命运和抗肿瘤功效的影响
  • DOI:
    10.1021/acsbiomaterials.0c00516
  • 发表时间:
    2020-07-01
  • 期刊: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Wu, Bo;Zhang, Liu-Jie;Huang, Shi-Wen
  • 通讯作者:
    Huang, Shi-W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国际水稻所的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世界农业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桂芳;余柳青;黄世文
  • 通讯作者:
    黄世文
病原菌毒素与孢子协同作用防治稗草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保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世文;余柳青;段桂芳;赵航;喻锦秀;罗宽
  • 通讯作者:
    罗宽
几种病原真菌对稗草的致病性及化学除草剂对病原菌的增效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防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世文;余柳青;段桂芳;A. K. Watson
  • 通讯作者:
    A. K. Watson
水稻穗腐病菌强致病力且高产伏马菌素菌株筛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磊;王玲;刘连盟;侯雨萱;黎起秦;黄世文
  • 通讯作者:
    黄世文
稗内脐蠕孢菌(Drechslera monoceras)原生质体制备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桂芳;黄世文;颜秋生;余柳清
  • 通讯作者:
    余柳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世文的其他基金

聚合物辅助肿瘤相关巨噬细胞靶向线粒体移植用于重塑肿瘤微环境、提高抗癌效率
  • 批准号:
    52373156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肿瘤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双靶向聚集诱导发光纳米载体用于乳腺癌声动力/免疫协同治疗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肿瘤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双靶向聚集诱导发光纳米载体用于乳腺癌声动力/免疫协同治疗
  • 批准号:
    5217313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程序化癌细胞和线粒体双重靶向纳米载体用于提高青蒿素类药物的抗肿瘤性能
  • 批准号:
    5187316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生物响应、多功能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研究
  • 批准号:
    5147312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介孔无机-高分子杂化纳米药物载体的尺寸和形态效应
  • 批准号:
    51273150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高分子胶束靶向共输送一氧化氮/化疗药物及其协同抗肿瘤作用
  • 批准号:
    2107410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功能性聚阳离子胶束基因载体研究
  • 批准号:
    2087407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生理条件下还原裂解高分子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 批准号:
    20674058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具有高缓冲能力的快速降解聚阳离子高分子基因载体研究
  • 批准号:
    20474045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