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分子测序的幽门螺杆菌宿主内多样性和微进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007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5.微生物学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Intrahost diversity or heterogeneity of microorganisms recently arises big interests of worldwide researchers. We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the diversity and evolution of viruses and bacteria by us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In this proposal, we plan to use single molecule sequencing technology an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o study the intrahost heterogeneity of Helicobacter pylori (Hp) colony. Novel algorithm and bioinformatics tool will be developed to recover the single-clone level whole genome sequences and relative abundances from HP colony with heterogeneity. As antibiotic resistance is the main problem in HP therapy, we collected Hp samples with different drug resistance from the same patients, and apply the new method fo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Hp phylogenetics, genomics, 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We will reconstruct the micro-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intrahost Hp clones, and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drug resistance emergences. The methodology developped in this research could also be applied to studies of other microorganisms and metagenomes.
微生物的宿主体多样性或异质性,近年来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我们前期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该方向有一定的研究基础。本课题选择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为研究对象,建立新方法,系统揭示Hp的宿主内多样性和微进化规律。由于耐药是Hp感染根除治疗失败的主要问题,我们还收集了同一宿主不同部位(胃窦小弯,胃窦大弯、胃体、胃角)存在不同耐药性的Hp菌落。我们拟对Hp菌落同时进行单分子测序和高通量测序,然后根据实际数据构建生物信息学方法,直接获得样本中单克隆水平的全基因组序列和相对丰度,实现对菌落异质性的高精度基因组学解析。基于该数据,可对Hp进行全面的系统发育和微进化分析,发现Hp在宿主内的突变/重组规律,并直接观测耐药位点在Hp克隆中的产生过程。总的来说,本课题拟建立单克隆水平的菌落分析新方法,系统研究Hp在宿主内的异质性,对其他细菌的相关研究亦有借鉴意义。

结项摘要

本研究选择了具有胃部多个部位分离培养幽门螺旋杆菌样本的病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了对左氧氟沙星和克拉霉素有耐药差异租(14人,41份样本)及无耐药差异组(11人,31份样本)。利用下一代测序(NGS)和单分子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案对幽门螺旋杆菌培养菌液(未经过连续传代)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一致性(consensus)基因组,并构建了基于全基因组的系统发生树。在一致性基因组水平,发现存在一个多重感染的病例,即胃不同部位定植有不同的菌株,且分别属于东亚谱系(hspEAsia)与欧洲谱系(hpEurope)。在进行亚克隆水平的深入分析后,发现了另一个病例也存在副克隆级别的多重感染。其他病例的宿主内多样性相比较低,可认为多样性来自于宿主内微进化。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一致性序列分析水平和亚克隆分析水平上,有耐药差异病例组的菌株宿主内多样性在统计上均显著高于无耐药差异病例组。为了进一步细致地分析幽门螺旋杆菌宿主内多样性,本研究将NGS和PacBio测序数据联用,实现了亚克隆级别的宿主内突变位点的定相(phasing),在亚克隆单倍型水平刻画了幽门螺旋杆菌宿主内基因组图谱。结果表明,排除多重感染样本后,重组导致的突变在幽门螺旋杆菌宿主多样性形成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宿主内差异突变数超过400的16个样本中,重组贡献的突变占比保守估计为94.5%。通过对来自重组的突变进行供体追溯,并进行可视化,获得了重组区域块的长度分布,其中位长度为445bp。进一步,本研究重点研究了左氧氟沙星耐药相关gyrA基因和克拉霉素耐药相关23S rRNA基因。在两个病例中直接观测到了gyrA的耐药突变由于重组形成不同的亚克隆。另外,在病例P4中也发现了23S rRNA基因上耐药突变来自重组的迹象。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NGS和长片段测序联用的手段,通过分析方法学的创新,首次实现了亚克隆单倍型水平的幽门螺旋杆菌微进化基因组分析,获得了高精度的宿主内基因组图谱。结果表明,重组是幽门螺旋杆菌宿主内多样性的主要产生机制,并可能导致同一宿主的不同克隆产生耐药性差异,这增加了对幽门螺旋杆菌微进化的认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Genomic Elucidation of a COVID-19 Resurgence and Local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in Guangzhou, China
中国广州 COVID-19 卷土重来和 SARS-CoV-2 本地传播的基因组阐明
  • DOI:
    10.1128/jcm.00079-21
  • 发表时间:
    2021-08-01
  • 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9.4
  • 作者:
    Jia, Hong-Ling;Li, Peng;Ni, Ming
  • 通讯作者:
    Ni, Ming
Application of nanopore adaptive sequencing in pathogen detection of a patient with Chlamydia psittaci infection.
纳米孔自适应测序在鹦鹉热衣原体感染患者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 DOI:
    10.3389/fcimb.2023.1064317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 通讯作者:
Time Series Genomic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Reveals the Emergence of a Hypermutator Phenotype and Within-Host Evolution in Clinical Inpatients.
铜绿假单胞菌的时间序列基因组学揭示了临床住院患者中超突变表型的出现和宿主内进化
  • DOI:
    10.1128/spectrum.00057-22
  • 发表时间:
    2022-08-31
  • 期刊:
    MICROBIOLOGY SPECTRUM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u, Hongjie;Yang, Lang;Chen, Qichao;Song, Hongbin;Bo, Xiaochen;Guo, Jingyu;Li, Peng;Ni, Ming
  • 通讯作者:
    Ni, M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双调谐液体柱形阻尼器及其基本动力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振动、测试与诊断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维明;倪铭;王瑾
  • 通讯作者:
    王瑾
简谐激励下双调谐质量阻尼器基本特性研究
  • DOI:
    10.13465/j.cnki.jvs.2015.17.03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倪铭;闫维明;许维炳;王瑾
  • 通讯作者:
    王瑾
骨肌系统影像学机遇与挑战——中国十年来发展成果及展望
  • DOI:
    10.12015/issn.1674-8034.2022.10.003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磁共振成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倪铭;袁慧书
  • 通讯作者:
    袁慧书
基于混合 PSO 的无线传感网安全分簇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倪铭;张宏;李千目;戚湧
  • 通讯作者:
    戚湧
双调谐质量阻尼器参数分析及简化设计方法
  • DOI:
    10.13409/j.cnki.jdpme.2015.02.008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滕飞;闫维明;许维炳;王瑾;倪铭
  • 通讯作者:
    倪铭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倪铭的其他基金

基于microRNA前体性质的microRNA演化研究
  • 批准号:
    3110095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