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理机制的粘弹塑性损伤本构理论及其工程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50218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0801.固体变形与本构理论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disastrous failure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is often caused by a suddenly applied load, such as the collision, earthquake, and blast loading. Whether the numerical results of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under dynamic loading are reliable lies on that whether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describe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materials accurately. In the project, based on the interatomic energy potentials——pair functional potentials, Cauchy-Born rule, and slip mechanism, a mechanism based visco-elasto-p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theory will be established under finite deformation. The responses of materials at large strains, different strain rates and complex loading conditions will be described in the viscoelastic, viscoplastic, viscodamag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stage.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materials will be described through the anisotropic properties after damage and plastic deformations,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is dependent on the loading path, strain rate effect and the distortion of subsequent yield surfaces.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uniaxial tension tests, SHPB( th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ests and drop weight tests on reinforced concrete beams will be conducted in different loading rates. Model parameters will be determined by the test results of uniaxial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Using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 established in the proj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will be performed to simulate the responses of reinforced beams in the tests. Comparison between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will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esent model in the application of calculating dynamical mechanical responses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工程结构的灾难性破坏通常是由碰撞、地震和爆炸等强动载的突然加载而引起的,采用数值方法计算结构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结果是否可靠的根本在于所用的本构关系是否能准确描述材料的动态力学行为。本项目以物理学中的原子间势函数——对泛函势、Cauchy-Born准则和滑移机制为理论基础,建立一种基于物理机制的粘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描述材料在有限变形、不同应变率、复杂加载等条件下的粘弹性、粘塑性、粘性损伤直到破坏阶段的力学行为,研究材料在损伤和塑性变形后的各向异性特征、力学响应对加载路径的依赖性、应变率效应、屈服面演化特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混凝土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单轴拉伸试验、SHPB(分离式Hopkinson压杆)压缩试验和钢筋混凝土梁模型的落锤冲击动态响应试验,标定本项目建立的本构模型的参数,验证本构模型用于材料和结构动态响应计算的适用性。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构建材料的粘弹塑性损伤本构理论为基础,描述材料在有限变形、不同应变率、复杂加载等条件下的粘弹性、粘塑性、粘性损伤直到破坏阶段的力学行为,研究材料在损伤和塑性变形后的各向异性特征、力学响应对加载路径的依赖性、应变率效应、屈服面演化特征,预测结构的弹塑性损伤力学响应。本项目完成的工作如下:.(1) 基于对泛函势和Cauchy-Born准则,考虑滑移率与宏观应变率的关系,推导了不同应变率条件下的本构模型,建立了粘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2) 研究了粘弹塑性损伤的迭代算法,将本项目建立的粘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利用Fortran程序实现,编制调试基本构元响应函数的标定程序,由实验数据初步标定响应函数,嵌入ABAQUS的用户单元子程序,实现结构响应的计算;.(3)根据多晶材料有限变形条件下的弹塑性损伤本构理论,研究了比例加载条件下的屈服面演化之间的等效关系。根据实验中比例加载条件下的屈服面演化结果,初步验证了等效关系的合理性。同时,屈服面之间的等效关系给出了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较,理论分析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误差来源分析提供了依据。基于滑移构元的硬化规律和包氏效应对后继屈服面的移动、前凸后扁以及畸变演化规律进行了解释。.(4) 开展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能力试验和疲劳试验,为本项目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的工程应用验证提供了对象和详细的试验数据。预应力混凝土梁在受载破坏的过程中,混凝土和钢筋两种材料的弹性、塑性乃至断裂的整个过程;疲劳加载则包含着材料的损伤累计。本项目开发的本构方程可描述材料的弹塑性损伤响应,将其作为用户材料子程序嵌入到有限元程序中,可实现预应力混凝土梁极限承载能力和累计破坏的计算。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elastic-plastic dynamic response of stiffened plates under confined blast load
有限爆炸荷载下加筋板的弹塑性动力响应
  • DOI:
    10.1016/j.ijimpeng.2016.05.008
  • 发表时间:
    2016-09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pact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5.1
  • 作者:
    Zheng Cheng;Kong Xiang-shao;Wu Wei-guo;Liu Fang
  • 通讯作者:
    Liu Fang
考虑开裂非协调变形的PC梁承载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公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志坚;王少兵;贾丽君;孙立志
  • 通讯作者:
    孙立志
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裂后抗弯刚度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义涛;王永光;张建;吴卫国;孔祥韶
  • 通讯作者:
    孔祥韶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LC-TOF-MS分析不同品种和产地厚朴中化学成分的轮廓差异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90210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芳;李奇娟;刘巧;方明;徐亚吉;高玉莲;胡慧玲;卫莹芳;王战国
  • 通讯作者:
    王战国
低氧下K562细胞红系分化模型的构建
  • DOI:
    10.13452/j.cnki.jqmc.2018.04.00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彩艳;刘芳;付成冰;丁谨;张慧洁
  • 通讯作者:
    张慧洁
胃内微生态与胃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 DOI:
    10.11569/wcjd.v27.i18.114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芳;梁田;李岩松;白骕;康龙丽
  • 通讯作者:
    康龙丽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39例
  • DOI:
    10.3760/cma.j.issn.2095-428x.2015.24.009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实用儿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芳;牛丰南;宋建敏;朱敏;陆海英
  • 通讯作者:
    陆海英
生物防腐剂的保鲜机理及应用
  •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7.19.05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筱梦;江芸;孙芝兰;刘芳;王道营;张新笑;诸永志;徐为民
  • 通讯作者:
    徐为民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芳的其他基金

基于相关向量回归的高精度动态光纤光栅温度传感预测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140234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