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线粒体DNA突变研究及其对MRD检测的意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07142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605.分子生物学检验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白血病是青少年常见恶性肿瘤,微小残留病(MRD)是主要复发根源,因此,选择适当分子标记进行MRD监测十分重要。申请者前期研究已对与常见白血病融合基因在临床诊断及治疗后评估的价值已进行了探讨,并对线粒体D-loop区域突变与急性白血病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此为基础,本课题拟通过高分辨熔解曲线与DNA测序的方法,筛查AML及ALL病人白细胞的全线粒体基因组DNA,找出变异机率高的突变位点:(1)通过对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治疗前、缓解时期及复发时期的线粒体突变检测及融合基因表达检测,探讨此突变与融合基因表达关系,以揭示其在白血病发病分子机制中的作用;(2)建立急性白血病病人线粒体基因突变数据库,挑选出一个或数个线粒体DNA突变位点作为AML及ALL病人MRD检测的分子标记,为急性白血病病人疗效评价、预后评估甚至早期诊断提供帮助,进一步完善临床急性白病MRD检测手段。

结项摘要

本课题通过对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从线粒体变异的角度寻找AML发病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并在较大样本量的人群中进行验证。课题组取得的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成功地建立了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方法;.2.建立了中国西部地区汉族人群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库;.3.在初筛阶段,对47例AML患者和40例对照的线粒体全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发现线粒体变异在非编码区及各基因编码区均有发现,D-loop区的变异频率最高,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各区域的变异频率无显著差异;线粒体DNA变异中最常见的类型是DNA点突变, DNA点突变类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无显著差异;A153G、C6455T、T14200C、C14929A、T16297C共5个位点变异在两组中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发现D-loop区微卫星不稳定性与AML发病相关。.4.对筛选出的5个阳性关联位点进行扩大样本量验证。对111例初诊AML患者及106例健康对照进行分析。然而分析结果显示,初筛阶段所发现的有统计学意义的5个位点在扩大样本后未发现与AML的发病风险有关,单独分析各FAB亚型的发病风险,也未发现与这5个位点有关。.5.对大量文献表明与肿瘤发生有关的D-loop区,课题组纳入158例初诊AML患者及146例健康对照,对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变异与AML发病风险及临床特征、预后的关联进行了分析,共在269个位点上发现4081个变异,有10个位点的变异与年龄有关,其中T152C变异频率在病例组中高于对照组;T152C、C16108T和T16249C变异与AML-M3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将线粒体DNA 变异与AML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关联分析,发现T152C位点变异与PML-RARα融合基因相关,A16183C变异与CBFβ/MTH11融合基因相关;16189富C区域C碱基插入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低,而514-523(CA)n重复次数减少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较高;D310 polyC区域C碱基插入与外周血三系减低有关。. 总之,在该项目的资助下,本课题组全面的探讨了AML患者的线粒体DNA变异情况,并找到了与AML发病可能相关的分子标志物,相关文章目前正在投稿中。同时培养了一名硕士研究生。此外,在该项目的资助下,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已发表SCI论文4篇,国内核心期刊1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hylogenetic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Chinese Leishmania isolates based on 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基于多位点序列分型的中国利什曼原虫分离株的系统发育和进化分析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63124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ang CY;Lu XJ;Du XQ;Jian J;Shu L;Ma Y
  • 通讯作者:
    Ma Y
BCR/ABL阴性骨髓增生性疾病JAK2-V617F点突变与外周血三系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陆小军
  • 通讯作者:
    陆小军
Impact of JAK2 V617F mutation on hemogram vari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reactive elevated platelet counts.
JAK2 V617F 突变对非反应性血小板计数升高患者血象变化的影响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7856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hou J;Ye Y;Zeng S;Zhou Y;Mao Z;Song X;Ying B;Lu X;Jiang H;Wang L
  • 通讯作者:
    Wang L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四川汉藏两族乙肝携带者HBV基因型分布与肝酶的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冬冬;王军;陆小军;谢轶;应斌武;陶传敏;王兰兰
  • 通讯作者:
    王兰兰
淋球菌核酸的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庄杰;刘显中;陆小军;叶远馨;宋兴勃;应斌武
  • 通讯作者:
    应斌武
气载放射性碘参考源制备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上海计量测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超;陆小军;胡玲;何林锋;刘佳煜;唐方东
  • 通讯作者:
    唐方东
LncRNA在胃癌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肿瘤预防与治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玲;钟慧钰;陆小军
  • 通讯作者:
    陆小军
甲基化芯片筛选结核感染相关基因及后续验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豪;张晶雅;胡雪姣;陆小军;王军;周燕虹;应斌武;周静
  • 通讯作者:
    周静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