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座子Monkey King在芸薹属中的活动及其介导的邻近基因的表达调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0134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 are important transposable elements, and predicte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genomic evolutionary and gene expression. Though MITEs are widespread in Brasscia genome, studies about activities of MITEs in Brassica genomes are rare and theories about MITEs regulating gene expression are lack of solid experimental supports. In our project, two synthesized B. napus lines with different MITEs density in their genomes and their diploid parents (B. rapa and B. olerecea) are used as materials. We aim to elucidate activities of transposable element, Monkey King, and it induced neighboring gene regulation in Brassica species throug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epigenetic analysis and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es. This research not only contribute to demonstrate the impact of transposable elements on genomic structure and gene functional divergence during polyploidization, also conduce to genetic improvement through utilizing MITEs induced polymorphism in Brassica species.
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 是一类重要的转座子,已有的研究普遍推测MITEs扩增和活动在基因组进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影响附近基因的表达。MITEs在芸薹属各物种基因组中分布广泛,但鲜见其在芸薹属中活动的研究,MITEs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也多是推测,缺乏充分的实验支持。本研究,利用MITEs拷贝数多寡不同的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及其亲本,综合利用高通量测序及分析、基因表达、表观遗传修饰和遗传转化等技术,研究白菜和甘蓝相互杂交形成甘蓝型油菜的过程中,MITE因子Monkey King的活动规律,解析Monkey King在介导邻近基因表达调控中所起的作用及分子机理。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芸薹属基因组多倍化过程中转座子对基因组结构和基因功能的影响,还有助于利用MITEs活动造成的物种内和物种间的插入/缺失多态性进行芸薹属作物遗传改良

结项摘要

转座子是植物基因组中可“跳跃”的一段DNA序列,是基因组中的重要组分,在多倍化过程和调控基因表达上具有重要作用。MITEs (Miniature Inverted-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s)是一类微型、无完整蛋白质编码能力的DNA类转座子,在所有生物基因组中均大量存在,对基因组进化及适应性的获得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利用MITEs拷贝数不同的常规油菜和人工合成型油菜,研究白菜和甘蓝相互杂交形成甘蓝型油菜的过程中,Tourist-like 家族MITE-Monkey King(MK)的活动规律,并分析Monkey King插入位置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MK 在甘蓝型油菜基因组中的拷贝数超过4000个,在全基因组序列组成中超2.4Mb。MK在基因中接近平均分布,并未发现在着丝粒区域富集。但在不同染色体上的分布有较大差异吗,C3染色体上的拷贝数(~340个)最多,A10连锁群上的拷贝数(~130个)最少。在A,C基因组中的拷贝数基本相同,(平均A 基因组中为2268.25个拷贝,C基因组中为2199.25个拷贝);但A基因组的分布密度(7.22 拷贝/Mb)显著高于C基因组分布密度(4.18拷贝/Mb)。. MK在基因组中形成大量的多态性,其拷贝数同硫代和产量正相关。4000个拷贝的MK在重测序的品种间,共检测到677个多态性的插入,这些多态性拷贝(494个)多集中在邻近基因的区域。92个多态性的拷贝同邻近基因的表达差异相关,其中47个拷贝同基因的上升表达相关,45个同基因的下降表达相关。11个显著影响基因表达的拷贝,邻近具有ATP binding,蛋白质binding,细胞膜构成和跨膜信号传导等功能的基因分布。. 本项目对油菜多倍化过程中转座子MK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从全基因水平揭示其对邻近基因表达的重要影响,初步解析miRNA及DNA甲基化在MK介导的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对利用转座子多态性开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改良品种适应性具有指导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植物中微型反向重复转座元件(MITEs)在作物遗传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锦娜;刘永娟;安素妨;常丽;李保全
  • 通讯作者:
    李保全
甘蓝型油菜BnDMC1.A01基因的分离及序列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鲁丹丹;李保全;安素妨;徐文;侯锦娜
  • 通讯作者:
    侯锦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