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00A12-RAGE途经在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
30973223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3.0 万元
负责人:
龚方戚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219.循环系统感染和免疫相关疾病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沈红强、汪伟、傅松龄、齐延琦、张业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现研究发现S100A12-RAGE途经在炎症调节中起关键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川崎病(KD)急性期循环内皮细胞(CECs)、其表面S100A12和RAGE表达明显增加,应用丙球后S100A12和RAGE仍持续增加,在有冠状动脉病变(CALs)的患儿更为明显。因此我们假设KD时血管内皮细胞(VEC)受S100A12攻击,VEC功能受损并从血管壁脱落,导致CALs。为了证实这一假设,我们准备在三个层面进行研究:(1)减少S100A12的产生;(2)对抗S100A12的作用;(3)阻断S100A12与VEC上受体RAGE的结合。评价血中S100A12和CECs的数量、其表面S100A12的量和RAGE的表达、冠状动脉的病变情况,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上S100A12的量和RAGE的表达,从而明确S100A12-RAGE途经在KD-CALs中的作用及机制。
英文摘要
一、研究川崎病病人血清中resistin, S100A12和sRAGE的关系,发现川崎病急性期血清中resistin和S100A12水平,包括resistin/sRAGE和S100A12/sRAGE水平显著增加,在热退后及亚急性期进行性下降。但sRAGE水平在川崎病急性期显著降低,在热退后及亚急性期进行性升高。在川崎病急性期、热退后及亚急性期,IVIG耐药病人的resistin水平明显高于IVIG敏感病人的水平。在川崎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IVIG耐药病人的S100A12水平明显高于IVIG敏感病人的水平。在川崎病热退后及亚急性期,IVIG耐药病人的sRAGE水平明显低于IVIG敏感病人的水平。Resistin水平与S100A12水平呈正相关,sRAGE水平与S100A12和resistin水平呈负相关。.二、研究RAGE和S100A12在川崎病血管内皮损伤中的作用,发现CRP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水平,在CRP浓度为25μg/ml时,血管内皮细胞水平增加2倍。但S100A12并不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水平。SiRNA 可降低血管内皮细胞中RAGE mRNA的表达,用siRNA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中RAGE的表达可减少CRP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水平的增加。RAGE参与了CRP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加。这一作用可通过沉默RAGE的表达而减轻。RAGE在川崎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S100A12-RAGE途径在马血清诱导的冠状动脉炎中扮演重要角色,S100A12-RAGE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动态平衡。乌司他丁的干预并不能阻止马血清诱导的冠状动脉炎的进展,也不能阻断RAGE在内皮细胞的表达,但可以改变RAGE在心肌、平滑肌等组织的表达水平,轻度改变循环内皮细胞上RAGE阳性比例及S100A12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四、低浓度的人重组S100A12蛋白(小于1μg/ml)并不能诱导冠脉内皮细胞的显著损伤。大于5μg/ml的人重组S100A12蛋白可能引起人冠脉内皮细胞损伤,2.5μg/ml的浓度可能是S100A12诱导冠脉内皮损伤的临界条件。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巨噬细胞Ca2+/CaN-NFAT信号通路在免疫性冠状动脉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81970434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9
- 负责人:龚方戚
- 依托单位:
Ca2+/CaN-NFAT信号通路在免疫性冠状动脉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81670251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7.0万元
- 批准年份:2016
- 负责人:龚方戚
- 依托单位:
Notch4信号在免疫性冠状动脉损伤和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8127017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龚方戚
- 依托单位:
S100A12和循环内皮细胞功能与川崎病冠脉病变关系的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30872799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0万元
- 批准年份:2008
- 负责人:龚方戚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