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掺杂型纳米钼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77104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1.元素化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Green and highly-efficient lithium ion battery is one of the new energy to replace fossil fuels, which is also a priority area of inorganic chemistry,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The cathode material is the core technology of lithium ion battery,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performance of system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ochemical.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cathode materials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with high capacity and fast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characters is a key and difficult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chemistry and material science, which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is project, using design and tailoring function of POM molecules, the polyoxometalate metal organic frame (POMOF) acts as the precursor, to be precisely tuned in the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POMOF and th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doping sources (carbon, nitrogen, phosphorus, sulfur, and so on) . Furthermore, various types of nano doped molybdenum carbide composites with amorphous or porous structure will be in situ synthetized through pyro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recursor under N2 atmosphere. So as to achieve doping of the molecular level, as well as the control of its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the jolt ramming density. The charge and discharge capacity and cycle performance before and after pyrolysis of electrode materials will be compared,and the relation among composition structure-surface morphology-properties of lithium ion battery will further be revealed, which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 ion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The project not only enriches the research field of solid materials chemistry, but also further promotes the application of polyoxometalate, 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环境友好的高效锂离子电池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型能源之一, 也是当前无机化学、能源和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直接决定电池的性能。因此高容量、快速充放电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化学家和材料科学家研究开发的热点。.本项目以多金属氧酸盐金属有机骨架(POMOFs)为前驱体,利用POMs分子的设计、剪裁功能,精确调整POMOFs的组成、结构及其与掺杂源(碳、氮、磷、硅等)的结合方式,在N2保护下,热解不同类型的前驱体,原位制备具有无定形或多孔结构的掺杂纳米钼基复合材料,从而达到分子水平的掺杂,实现材料的形貌、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及振实密度的调控。通过热解前后电极材料充放电容量、循环性能的比较,揭示组成-结构-表面形貌-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内在联系,为设计高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依据。该项目不仅丰富了固体材料化学的研究领域,而且进一步推进了多金属氧酸盐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结项摘要

POM基MOF材料既具有可逆的多电子转移能力、又拥有MOF材料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孔道,是优良的锂电材料。本项目结合分子设计思想,将各种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引入不同种类的POM体系,构筑了83种具有不同孔道尺寸的POMOFs单晶结构,实现了对不同多酸结构的表面修饰和性能调控,总结了不同尺寸的多孔材料的定向合成规律。所合成的{P6Mo18}型MOF材料作为锂电材料,其初始放电容量、可逆容量、电导率和循环稳定性等均优于其POMs母体和其它磷钼酸盐MOF结构。将杂化材料煅烧后所得到的原位掺杂型纳米钼基材料,由于其比表面积和尺度优势,其锂电性能优于前驱体化合物。同一/不同系列POMOF的研究表明化合物孔尺寸大小、表面形貌、不同修饰官能团的配体等对多酸基POMOF材料的锂电性能均有很大的影响。此外合成Keggin型POMOF化合物对无机小分子H2O2、NO2-和有机生物分子AA和DA均具有电催化活性,表现出突出的双功能电化学传感性能;Keggin型砷钨酸杂化物对RhB, MB, MO等典型染料具有光降解活性,且化合物结构、组成不同,其活性差别较大。其原因是降解过程的路径不同所导致;过渡金属配合物桥接的夹心型衍生物比其缺位母体表现出改善的比电容,研究表明过渡金属的引入可以增氧化还原活性中心,丰富的π电子和主客体结构可以有效的提高电荷转换效率,从而提高超电性能。另一方面Keggin型POMOF同样也表现出突出的氧化还原性质,对比超电性能研究表明MOF骨架的引入、互穿通道和POMOF的结构稳定性可以增强化合物的超电性能。课题完成为新型POM锂电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相关研究发表论文38篇,其中被SCI收录35篇(一区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申请专利2项,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1项。培养硕士毕业生16人,博士1名,在读博士生2人、硕士生21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Efficient and robust photocatalysts based on {P2W18} modified by an Ag complex
基于银络合物改性的 {P2W18} 的高效且稳定的光催化剂
  • DOI:
    10.1039/c8dt00229k
  • 发表时间:
    2018-03-28
  • 期刊:
    DALTON TRANSACTIONS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Fan, Xiao-ying;Guo, Heng;Zhou, Bai-bin
  • 通讯作者:
    Zhou, Bai-bin
Silver-doped molybdenum oxide ternary nanoparticles with excellent supercapacitor and hydrogen peroxide-sensing performance
具有优异超级电容器和过氧化氢传感性能的银掺杂氧化钼三元纳米颗粒
  • DOI:
    10.1016/j.mtener.2021.100774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Materials Today Energy
  • 影响因子:
    9.3
  • 作者:
    Zhao X. Y.;Gong L. G.;Wang C. X.;Wang C. M.;Yu K.;Zhou B. B.
  • 通讯作者:
    Zhou B. B.
A 3D supramolecular photo-/electro-catalytic material based on 2D monoarsenate capped Dawson layer and metal-organic sheets with rich π-π interactions
基于2D单砷酸盐封端的Dawson层和具有丰富pi-pi相互作用的金属有机片的3D超分子光/电催化材料
  • DOI:
    10.1016/j.jssc.2020.121605
  • 发表时间:
    2020-12-01
  • 期刊: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Guo, Yu-Hang;Cui, Li-Ping;Zhou, Bai-Bin
  • 通讯作者:
    Zhou, Bai-Bin
Synthesis and photo-/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Keggin polyoxometalate inorganic-organic hybrid layers based on d10 metal and rigid benzo-diazole/-triazole ligands
基于 d(10) 金属和刚性苯并二唑/三唑配体的 Keggin 多金属氧酸盐无机-有机杂化层的合成和光/电催化性能
  • DOI:
    10.1039/c7nj02615c
  • 发表时间:
    2017-11-07
  • 期刊:
    NEW JOURNAL OF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3.3
  • 作者:
    Cao, Yue;Lv, Jinghua;Zhou, Bai-bin
  • 通讯作者:
    Zhou, Bai-bin
An unusual 2, 12-connected 3-D open framework based on {As2Mo6O26}-type polyoxometallate and copper-pyrazole complex
基于 {As2Mo6O26} 型多金属氧酸盐和铜吡唑络合物的不寻常的 2、12 连接 3-D 开放框架
  • DOI:
    10.1016/j.inoche.2018.09.017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Inorganic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Zhang Maolin;Lv Jinghua;Yu Kai;Wang Kunpeng;Meng Fanxue;Zhou Baibin
  • 通讯作者:
    Zhou Bai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多金属氧酸盐轮簇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牡丹江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红梅;于凯;张羽男;苏占华;周百斌
  • 通讯作者:
    周百斌
高压高频动态脉冲电场参数对水滴聚并速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治谦;金有海;王振波;于凯;胡佳宁
  • 通讯作者:
    胡佳宁
应急决策知识发现的推理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运筹与管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庆全;荣莉莉;于凯
  • 通讯作者:
    于凯
混堆集装箱箱区内场桥调度模型与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红星;于凯
  • 通讯作者:
    于凯
基于节点批量生长机制的无标度网络演化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系统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荣莉莉;王建伟;于凯
  • 通讯作者:
    于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于凯的其他基金

{P6Mo18O73}基金属有机键合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P6Mo18O73}基金属有机键合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 批准号:
    2217106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稀土配合物修饰的多维篮子型多金属氧酸盐的设计合成及抗癌活性的研究
  • 批准号:
    21371042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