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黄瓜主枝全雄性别决定新基因msa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0193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506.蔬菜与瓜果生长发育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Cucumber is an important vegetable crop and also a well-established model system for studying the plant sex determination mechanism. Ethylen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lant hormone in regulating sex expression process. In cucumber, the four cloned sex determination genes F, M, A and CsACO2 encode enzymes in the ethylene biosynthetic pathway. A natural main-stem androecious mutant "M98", which only producing female flowers on the first node of the lateral branch, was found in the previous study. Genetic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is phenotype was controlled by a recessively inherited gene. This gene was named main-stem androecious (msa) and it was delimited into a 1.5 Mb genomic region on chromosome 1.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isolate the msa gene by positional cloning methods, verify the function of msa gene by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analyze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sa and the known sex determination genes. The qRT-PCR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ll be performe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preliminarily. This study will promote the dissecting of the genetic network of sex determination in cucumber an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veloping elite cucumber cultivars.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也是植物性别决定机制研究的模式植物。乙烯是控制黄瓜单性花分化最重要的植物激素,已克隆的四个性别分化基因F、M、A和CsACO2均编码乙烯合成途径两个关键步骤的合成酶。其它基因如何调控黄瓜性别分化尚缺乏深入研究,限制了其在黄瓜育种中的应用。本项目通过前期研究,发现一个主枝全雄的自然突变体,仅在侧枝第一节位形成雌花,是理想的父本材料。遗传分析发现主枝全雄表型由新的隐性单基因位点msa控制,并已初步将msa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上1.5Mb的区间内。本项目将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分离主枝全雄基因msa,通过转基因黄瓜技术验证msa基因功能,研究其与已知的性别决定基因之间的遗传关系,并利用原位杂交等技术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本研究将进一步解析黄瓜性别决定的遗传调控网络,并为培育新型父本材料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黄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也是植物性别调控机制研究的模式植物。已克隆的性别决定关键基因,多数均编码乙烯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限制了在黄瓜育种中的应用。本项目利用主枝全雄突变体,筛选可能参与调控主枝全雄表型的候选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此候选基因后,雌花比例下降,雄花比例增加。过量表达该候选基因,对雌雄花比例没有显著影响。利用免疫共沉淀结合质谱的方法,筛选到了一系列可能与候选基因编码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对其中一个在花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AP1蛋白,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和酵母双杂交实验进行了验证,表明候选基因编码的蛋白与AP1蛋白相互作用。此外,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候选基因可能参与调控的网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突变体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主要富集于内质网中的蛋白加工,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途径;在突变体中下调的基因,主要富集于氮代谢、碳代谢、硫代谢、昼夜节律等途径。黄瓜雌雄花比例除受植物激素调控外,也受环境信号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候选基因可能通过调控这些途径调控黄瓜的雌雄花比例。此项研究进一步丰富了黄瓜性别调控网络,并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了理论支持,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花器官发育B类基因AP3同源基因在几种葫芦科植物单性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9-022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园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广华;路洪凤;黄三文;孙进京
  • 通讯作者:
    孙进京
Gain-of-function of the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 gene ACS1G induces female flower development in cucumber gynoecy.
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基因ACS1G的功能获得诱导黄瓜雌花期雌花发育
  • DOI:
    10.1093/plcell/koaa018
  • 发表时间:
    2021-04-17
  • 期刊:
    The Plant cel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H;Li S;Yang L;Cai G;Chen H;Gao D;Lin T;Cui Q;Wang D;Li Z;Cai R;Bai S;Lucas WJ;Huang S;Zhang Z;Sun J
  • 通讯作者:
    Sun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