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脑结构和功能的磁共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60217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1.磁共振成像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is a common subtype of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is a major cause of mortality and disability. MRI may become a valuable tool for detecting DAI, but conventional MRI can not reflect all aspects and degree of injury. Axonal injury can be caused by immediate (primary)axotomy which occurs at the time of injury or delayed (secondary) axotomy in a few minutes or hours after impact. Structure change is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function change, but the brain is a plastic organ with a capability to reorganize in response to behavior and/or injury. Neuroimaging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DAI may be have different mechanism with others subtype of TBI. In this investigation, the goal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changes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in acute phase (0-9 days) and chronic phase (6,12 months) of DAI patients by multi-modality MRI (vMRI, SWI, DTI and rs-fMRI), in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functional assessment, to investigate the impairment mechanism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and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lity of life (QoL) with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impairment.The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and impairment in DAI, and to provide theory foundation for comprehending the relationship of QoL and brain impairment, and to provide theory foundation for the structure change and function impairment of other subtype in patients with TBI.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创伤性脑损伤(TBI)的常见亚型,是导致患者死亡、植物生存或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常规影像技术不能全面反映DAI的损伤程度。除直接损伤外,继发性和延迟性的神经元死亡也是创伤后脑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结构改变是功能改变的重要基础,且大脑具有应对行为和/或损伤重建的功能。研究发现,DAI可能存在不同于其他类型TBI的结构和功能改变机制。本项目拟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包括vMRI、DTI、rs-fMRI)及后处理技术对损伤急性期(0-9天)和慢性期(6个月、12个月)DAI患者进行研究,结合临床功能评估,探讨DAI患者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并分析这些改变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获取DAI患者结构和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及功能重构或重塑机制,为理解DAI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更好地理解TBI其他类型结构损害及功能影响奠定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包括高分辨T1WI、SWI、DTI和rs-fMRI)后处理技术对损伤急性期(0-9天)和慢性期(6、12个月)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进行研究,结合临床功能评估,探讨DAI患者结构与功能改变的可能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 DAI患者组静息态脑功能存在改变,ALFF增高脑区包括左侧前扣带回(t=4.41),右侧海马旁回(t=4.0)。ALFF减低脑区包括右侧中央前回(t=-4.36)。(双样本t检验,P<0.01,AlphaSim校正)。初步推测静息状态下DAI患者脑神经活动的ALFF存在异常,部分脑区自发活动水平减低,其他脑区功能脑区活动增强,可能与代偿机制有关;(2) DAI患者组存在6对VMHC下降的脑区,分别是双侧小脑后叶1、双侧小脑后叶2、颞上回/岛叶、额下回、后扣带回/距状沟皮层、丘脑。初步推测静息状态下DAI患者左右大脑功能一致性下降或左右大脑半球协调能力减低。VMHC差异脑区与全脑存在广泛功能连接减低,主要包括默认网络、凸显网络、整合与执行功能网络(P<0.05,GRF校正);(3) 脑震荡(BC)患者GCS得分近似于HCs (t = -1.46, P = 0.16),RPSQ得分高于HCs(t = 13.62, P = 0.001)。(4) BC患者全脑网络标准化聚类系数(γ)轻度升高、标准化最短路径长度略有降低、“小世界”指数轻度增强;全脑效应和局部效应改变不明显;在最小网络稀疏度(Dmin=0.13)条件下,BC患者右侧眶内额上回、右侧苍白球与双侧颞横回节点介数显著增加,左侧顶下小叶与左侧枕中回节点介数显著减少,右侧眶内额上回和左侧后扣带回标准化聚类系数明显升高,右侧三角部额下回和左侧顶下小叶标准化聚类系数明显降低,右侧眶内额上回、左侧后扣带回与双侧辅助运动皮层的节点局部效应增强,双侧三角部额下回与左侧岛盖部额下回的节点局部效应减低(P﹤0.05)。这些结果表明脑震荡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拓扑整体和局部属性及脑区局部效应存在异常,整体具有随机化趋势,局部涉及到默认网络功能脑区。上述结果集中从形态学、结构学、功能学等多个磁共振分析模态解析了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DAI(含脑震荡)患者脑结构和功能损害特点及其与临床评估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患者的全脑功能与结构损害特点,及其功能影响机制, 同时为更好地理解DAI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Inter- and intra-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sleep deprivation encoded in the intrinsic brain
内在大脑中编码的睡眠剥夺的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Yijun Liu;Fuqing Zhou;Ming Zhang;Honghan Gong
  • 通讯作者:
    Honghan Gong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亚区成本整合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庄莹;龚洪翰;况红妹;郭灵
  • 通讯作者:
    郭灵
Network centrality of resting-state fMRI in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网络中心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Xianjun Zeng;Laichang He;Yulin;Honghan Gong
  • 通讯作者:
    Honghan Gong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 in Multiple-Frequency Bands in Acute 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
急性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多频段低频波动幅度
  • DOI:
    10.3389/fnhum.2016.00027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Zhan J;Gao L;Zhou F;Bai L;Kuang H;He L;Zeng X;Gong H
  • 通讯作者:
    Gong H
Prolonged CT urography in duplex kidney.
双肾长时间 CT 尿路造影
  • DOI:
    10.1186/s12894-016-0139-5
  • 发表时间:
    2016-05-13
  • 期刊:
    BMC urology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Gong H;Gao L;Dai XJ;Zhou F;Zhang N;Zeng X;Jiang J;He L
  • 通讯作者:
    He L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初级视觉皮层功能连接的静息态fMRI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实用放射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悦;龚洪翰;周福庆;陈琪;王博;吴麟
  • 通讯作者:
    吴麟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解压术后大脑皮层结构重塑的MRI研究
  • DOI:
    10.13437/j.cnki.jcr.2016.09.00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临床放射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永明;周福庆;刘志礼;曾献军;龚洪翰;何来昌
  • 通讯作者:
    何来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默认网络功能连接及拓扑属性异常
  • DOI:
    10.13929/j.1003-3289.20171007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立婷;彭德昌;李健;李海军;叶成龙;余宏辉;辛会珍;龚洪翰
  • 通讯作者:
    龚洪翰
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默认网络效应连接的格兰杰因果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福庆;庄莹;龚洪翰;占洁
  • 通讯作者:
    占洁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硬化认知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实用放射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悦;龚洪翰
  • 通讯作者:
    龚洪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龚洪翰的其他基金

联合多模态MRI及叶酸通路多态性分析在儿童白血病化疗后认知损害的研究
  • 批准号:
    81660286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3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大尺度网络的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TBI)功能磁共振成像数据挖掘
  • 批准号:
    8146026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47.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rfMRI、fcMRI联合DTI-FT技术对多发性硬化静态功能连接与结构连接的研究
  • 批准号:
    81060116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