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动态变化对岩溶水体水生植物碳汇效应的影响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02185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02.环境水科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淡永; 王喆; 杜文越; 殷建军; 王培; 梁毅;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By considering the water-carbonate rock-CO2 gas-aquatic organisms interaction, which is the DIC uptake of aquatic plants in karst water, it has becoming an important route to solve the query about the carbon sink stability in karst system (carbonate rock system). However, the rapid fluctuation of discharged DIC due to the sensitivity of karst groundwater to outside environment change limits to accurately quantify the DIC uptake of aquatic plants in karst water. Here, this project plans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karst groundwater variations on the carbon sink induced by aquatic plants in two typical karst catchments and their surface streams. In the research, by 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of atmosphere, hydrosphere, lithosphere and biosphere, we will use high-resolution auto monitoring and sampling equipments to reveal the sensitive variation under different time scale (diurnal, seasonal) and disturbance (storms,various drought seasons), coupled with the high-frequency hydrochemistry and isotope data. The anticipative result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learer exposition of carbon sink effect coupled with the inorganic and organic processes in karst dynamic system, to answer the query about karst carbon sink stablility, to scientificly and accurately quantify the role of karst processes as global carbon sink, to improve the model of global carbon cycle, and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missing carbon sink at some extent.
当前通过考虑水-岩-气-生相互作用,即研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对岩溶水体DIC的利用,成为解决岩溶碳汇稳定性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岩溶水对环境变化的敏感过程,导致岩溶水体DIC的多变,给水生植物碳汇效应的准确评价带来了困难。本项目通过对两个典型岩溶流域及其地表岩溶溪流的多指标高分辨率动态监测,结合高分辨采样的室内水化学、同位素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不同时间尺度(昼夜、季节)、不同干扰程度(暴雨,不同旱季)下岩溶水动态变化对岩溶水体水生植物碳汇效应的影响过程及机理,更加清晰的揭示岩溶动力系统无机与有机相结合的碳汇过程,从而为解决岩溶碳汇稳定性这一科学难题,为科学评估岩溶碳汇过程及碳汇量,完善地质作用碳循环模型、解决"遗漏汇"等重要科学问题做出一定的科学贡献。
结项摘要
当前通过考虑水-岩-气-生相互作用,即研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对岩溶水体DIC的利用,成为解决岩溶碳汇稳定性这一重要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本项目通过对不同环境下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及其补给的地表水体开展不同时间尺度多指标水文地球化学高分辨率动态监测研究,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新认识:(1)在不同环境条件(类型)下接受岩溶地下水补给的地表溪流、水库表层水体中水生光合生物生理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明显的影响了水中DIC的昼夜循环过程,导致水体中DIC损失;(2)岩溶水体DIC及其他指标的昼夜变化过程,也显著的影响了岩溶水CO2脱气量的昼夜变化;(3)岩溶水体中沉水植物能够较好的吸收水环境中的高含量的DIC;(4)室内小球藻培养实验表明,藻类生理作用能够利用其环境中28.00%~52.75%的DIC;(5)通过质量平衡计算表明,2014年7月22-7月23日昼夜尺度上岩溶地表溪流中形成的有机碳通量为2658.28 mg m-2 d-1。研究成果为更加清晰的揭示岩溶动力系统无机与有机相结合的碳汇过程,为解决岩溶碳汇稳定性这一科学难题和科学评估岩溶碳汇过程及碳汇量,做出一定的科学贡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岩溶地下水补给的地表河流溶解无机碳昼夜变化与钙沉降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作者:汪进良;章程;裴建国;苗迎
- 通讯作者:苗迎
Processes controlling dripwater hydrochemistry variations in Xueyu Cave, SW China: implications for speleothem palaeoclimate signal interpretations
中国西南部雪玉洞滴水水化学变化的控制过程:对洞穴古气候信号解释的影响
- DOI:10.1111/bor.12117
- 发表时间:2015-07
- 期刊:Boreas
- 影响因子:2.2
- 作者:Junbing Pu, Aoyu Wang, Jianjun Yin, Licheng Shen,
- 通讯作者:Junbing Pu, Aoyu Wang, Jianjun Yin, Licheng Shen,
岩溶区地下水补给型水库表层无机碳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陶;莫雪;孙平安;潘谋成
- 通讯作者:潘谋成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典型水生植物δ~(13)C特征与固碳量估算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国岩溶
- 影响因子:--
- 作者:宁良丹;玉宏;汪进良;李凤
- 通讯作者:李凤
亚热带典型岩溶区地表溪流水文地球化学昼夜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莫雪;周建超;杨会;唐伟
- 通讯作者:唐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漓江干流水体主要离子化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 DOI:10.13656/j.cnki.gxkx.20181030.002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广西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陶;蒲俊兵;李建鸿;吴飞红;袁道先
- 通讯作者:袁道先
基于修正RISKE模型的重庆岩溶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魏兴萍;蒲俊兵;赵纯勇
- 通讯作者:赵纯勇
渝东南岩溶区地下河水质情况调查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影响因子:--
- 作者:杨 梅;蒲俊兵;扈志勇
- 通讯作者:扈志勇
重庆丰都雪玉洞水文地球化学指标的时空变化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 国 岩 溶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炳清;袁文昊;贺秋芳;何洋;沈立成;王翱宇;扈志勇;蒲俊兵
- 通讯作者:蒲俊兵
钙华生物沉积作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汪智军;殷建军;蒲俊兵;袁道先
- 通讯作者:袁道先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蒲俊兵的其他基金
岩溶地下水补给型水库温度周期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及机理
- 批准号:41977166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2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岩溶地表水体水—气界面CO2交换通量的时空差异及其控制机制
- 批准号:41572234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7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