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度物种丰富度与植被遥感参数时间序列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136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1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13.遥感科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iodiversity is human's essential living condition. Exploring large-scale biodiversity patterns and their drivers is the key point of current ecology research, and it also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s. Most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were focused on the impact of climate, topography,soil, productivity and other factors, while the time-series plant growth characters were rarely considered for the limited data. Current time-series remote sensing data can easily detect plant growth period and the variation in one calendar year, which provides effective data source for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plant growth dynamics on diversity. Based o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e will analyze the plant diversity formation mechanism; besides climate, topography, geography and soil characters, the vegetation temporal indicators, for example, vegetation growth period, the annual maximum/minimum vegetation parameters, and cumulative vegetation parameters derived from the remote sensing parameters products(including vegetation index (VI), Leaf Area Index (LAI), 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FPAR), etc. ). Vegetation temporal indicators will be introduced as factors influencing plant diversity. Regression, redundancy analysis, and neural network models will be conducted to build plant diversity driving model. In this study, we will mainly solve three important questions in model building,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optimal characters in time series, selection of proper model and consistent dataset generation in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 This research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explanation power of large-scale biodiversity models by fully exploiting remote sensing big data.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探索大尺度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具有现实意义。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气候、地形、生产力等因素对其影响,受限于数据条件,植被生长时序特征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少有研究。时间序列遥感参数可以详细刻画植被的生长周期及季相变化等,为研究植被生长年内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供了有效数据源。本研究以大尺度物种丰富度为切入点,拟选取新疆地区为试验区,在获取常规环境因子的同时,引入时间序列的植被参数产品(植被指数、LAI、FPAR等),提取年尺度上的植被生长特征,包括生长期,年内变异度等,结合地面植物多样性数据,用回归、冗余分析和神经网络模型等分析方法,探讨物种丰富度与植被遥感参数时间序列特征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拟重点解决植被时序特征参数厘定、模型优选及遥感和地面参数时空不一致问题。研究可充分挖掘遥感大数据信息,提升遥感数据在生物多样性格局驱动模型中的解释能力。

结项摘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探索大尺度生物多样性格局及其驱动因素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具有现实意义。本项目针对当前大尺度植被生长物候特征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研究缺乏的问题,选取新疆地区为试验区,构建了新疆地区物种丰富度、植被遥感参数、地形、气象等空间数据集;利用矩阵分析、空间相关等分析了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及其尺度效应;利用探索性回归、随机森林等方法,筛选影响大尺度物种丰富度格局的主要因素,对不同植被参数(植被指数、LAI、FPAR等)在不同生境类型中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能力进行分析;同时,引入时间序列的植被参数,提取年尺度上的植被生长特征并进行优选,包括生长季均值、成熟季均值、枯落季均值、年间变化幅度均值、年间方差均值、年间累积均值等时序特征,结合空间化的物种丰富度数据,探讨了物种丰富度与植被遥感参数及其时间序列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充分挖掘了遥感大数据信息,提升了遥感数据在生物多样性格局驱动模型中的解释能力。项目共发表论文12篇,联合培养博士1名,硕士1名,依托本基金申报中英合作交流项目1项,拓展了项目成果的应用和影响力。顺利完成了项目既定目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物种分布区特征及其对生物多样性保育的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利平;何思源;蒋样明;王拓;赵辉辉;崔伟宏;郑姚闽;海鹰;万华伟
  • 通讯作者:
    万华伟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in mammal and bird richnes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cosystem services in Sanjiangyuan National Park, China
三江源国家公园哺乳动物和鸟类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生态系统服务的关系
  • DOI:
    10.1007/s11629-020-6515-3
  • 发表时间:
    2021-06-01
  • 期刊: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Wan Hua-wei;Li Hao-xin;Liu Yu-ping
  • 通讯作者:
    Liu Yu-ping
随机森林算法在新疆物种丰富度影响因素研究中的应用
  • DOI:
    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1.010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光一;李海萍;万华伟;李利平
  • 通讯作者:
    李利平
2001—2016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植被和水域动态监测与分析
  • DOI:
    10.19741/j.issn.1673-4831.2018.019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万华伟;王永财;侯鹏;刘玉平;李光一;赵书慧
  • 通讯作者:
    赵书慧
基于矩阵分析法的鸟类与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空间差异研究——以新疆为例
  •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7.00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海萍;李光一;万华伟;李利平
  • 通讯作者:
    李利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几种典型地表类型反照率时序变化特征及其参数化研究
  • DOI:
    10.16360/j.cnki.jbnuns.2019.02.01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薛华柱;张国东;周红敏;王锦地;万华伟
  • 通讯作者:
    万华伟
植被波谱空间尺度效应及尺度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遥感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焦子锑;王锦地;万华伟;屈永华;张颢
  • 通讯作者:
    张颢
生物多样性近地面遥感监测: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庆华;刘瑾;李玉美;翟秋萍;王永财;吴芳芳;胡天宇;万华伟;刘慧明;申文明
  • 通讯作者:
    申文明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露天煤矿用地类型提取优先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遥感技术与应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亚婷;江东;黄耀欢;万华伟
  • 通讯作者:
    万华伟
用MODIS数据监测冬小麦冠层反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作物学报。2005,31(12):1572-1578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万华伟;王锦地;张永强;项月
  • 通讯作者:
    项月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万华伟的其他基金

融入遥感数据的新疆地区物种丰富度估算与分析及对保育的意义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1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