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支撑的二维纳米结构材料在催化方面的应用:覆盖层上、下的物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7403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004.凝聚态物质电子结构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It is known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2D cover and metal substrate has an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nano-catalysts. In fact, not only on the metal surface, the space between the two layers can also serve as a catalytic reaction zone. The micro-environment formed between the 2D cover and the substrate can be used to tune the surfac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esign high performance nano-catalysts associated with 2D overlayers. In this project, we intend to study and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catalysts based on supported 2D nano-structured materials, and make bold innovations in exploring catalytic reactions that may occur in the above and below of the cover, and in the design and regulation of efficient catalysts. By controlling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by screening 2D materials and the surface of the substrate, controlling the spatial position and introducing defects, et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oating and the substrate can be modulated to find a physical image that enhances or improves the reaction efficiency, and reveals the regulation of the regulatory law and internal mechanism.
研究发现,二维材料-金属衬底相互作用对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其实,不仅仅是在金属表面,两层结构之间的区域也可以作为催化反应的区域。通过用2D材料涂覆催化剂表面形成的微观环境可以用于调节表面反应性,该方法可用于通过范德华相互作用而连接的两个层之间的反应,有助于设计与2D材料覆盖层相关的高性能纳米催化剂。该课题中,我们拟研究优化基于受支撑的2D纳米结构材料催化剂的性能,探索覆盖层上、下区域可能发生的催化反应工作原理,在高效催化剂设计与调控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对二维材料及衬底表面的筛选,空间位置的调控,引入缺陷等方法调控体系的电子结构,从而调制覆盖层与衬底之间的相互作用,找到增强或改善反应效率的物理图像,并揭示该调控方法的规律和内在机制。

结项摘要

我们完成了一系列新型二维层状材料如磷烯、氮化 硼、硅烯、碳氮基材料、MoO2以及几种异质结的计算模拟研究。具体地,我们发现过渡金属原子吸附是一种可行的官能化磷烯纳米带的方法;氢化的双层氮化硼利用自身具有的内建电场的特点有效地降低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几率,且体系满足水裂解制氢的必要条件,该构型能充分利用可见光;可以通过施加额外电场的方式去调控 H-BNBN-H 结构的带隙,H与F原子分别在两侧对硅烯表面进行修饰,体系较好地符合光解水制氢过程中对催化剂的要求;B 或P掺杂的多孔石墨烯结构C2N将是可用于可见光水分解的潜力型光催化剂,且C2N具有很好的电催化HER的潜力,为优化替代Pt的HER活性开辟了一个新的窗口;锂饰g-CN 是室温下很有前途的储氢材料;可用于氦分离的纳米多孔CN膜;锚定了Pd或Pt的CN单层作为CO氧化的有效催化剂;石墨烯的同素异形体Net W是一种高效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MoO2是一种理想的具有高电容率和高迁移率的新型阳极材料;改变磷烯和氮化硼层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异质结的带隙;异质结SiC(GeC)/MoS2,C3N4/β-As和C3N4/β-Sb具有优异的电子和光学特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9N4 as excellent dual electrocatalyst: A first principles study
C9N4 作为优异的双电催化剂:第一原理研究
  • DOI:
    10.1088/1674-1056/ac0ccf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Wei Xu;Wenwu Xu;Xiangmei Duan
  • 通讯作者:
    Xiangmei Duan
Silico Design of Single Transition Metal Atom Anchored Defective Boron Carbide Monolayer as High−performance Electrocatalysts for the Nitrogen Reduction Reaction
单过渡金属原子锚定缺陷碳化硼单层的硅片设计作为氮还原反应的高性能电催化剂
  • DOI:
    10.1039/d2nr02796h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Jianxin Ou;Xuxin Kang;Xiangmei Duan
  • 通讯作者:
    Xiangmei Duan
Theoretical study of SnS2 encapsulated in graphene a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K-ion batteries
石墨烯封装的 SnS2 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理论研究
  • DOI:
    10.1088/1361-648x/ac3db5
  • 发表时间:
    2021-11
  • 期刊: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 Kang;W. Xu;X. Duan
  • 通讯作者:
    X. Duan
Two–dimensional PC3 as a promising anode material for potassium-ion batteries: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二维 PC3 作为一种有前途的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一原理计算
  • DOI:
    10.1088/1674-1056/abf10e
  • 发表时间:
    2021-03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Chun Zhou;Junchao Huang;Xiangmei Duan
  • 通讯作者:
    Xiangmei Duan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and modulation of g-C(3)N(4)/β-As and g-C(3)N(4)/β-Sb heterostructures: a first principles study.
g-C3N4/beta-As 和 g-C3N4/beta-Sb 异质结构的电特性和调制:第一原理研究
  • DOI:
    10.1039/c9ra06357a
  • 发表时间:
    2019-11-25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ang, Bo;Rao, Yongchao;Duan, Xiangmei
  • 通讯作者:
    Duan, Xiangm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2O by CO over PtlAu clusters:A first-principles study
CO 在 PtlAu 团簇上催化还原 N2O:第一性原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Chin. Phys. B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香梅
  • 通讯作者:
    段香梅
钐钕共掺杂氧化铈纳米粉体的制备及烧结行为
  •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18.06.1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硅酸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晓辉;段香梅;王琴;王建新;官万兵;杨钧
  • 通讯作者:
    杨钧
Stability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t-modified Cu(110) and Cu(111) in the absence/presence of small molecules: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modeling
不存在/存在小分子时 Pt 修饰的 Cu(110) 和 Cu(111) 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密度泛函理论模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J. Phys. Cond. Mat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香梅
  • 通讯作者:
    段香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段香梅的其他基金

二维碳氮基催化剂:面向CO2还原的结构设计与机理研究
  • 批准号:
    1237406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理论物理暑期前沿讲习班:拓扑物态、能带理论及量子模拟若干前沿问题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新型二维层状材料性能调控及其界面特性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1574167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异相金属催化剂界面结构及其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1174164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半导体氧化物光催化剂的能带调控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107413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