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Re标记的稀土近红外二区纳米探针对于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的精准诊疗一体化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175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6.分子影像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Prostate cancer possesses the highest incidence among male cancers in our country. Because of indistinctive symptom and non-effective imaging diagnosis at early stage, as well as easy bone metastasis and resultless treatment methods at advanced stage, the mortality of prostate cancer is high in our country. For precis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and bone metastasis, we aim 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ly sensitive and specific multi-model nano-probes with integrated functions of imaging and therapy. In this project, the following contents are proposed: The rare earth doped core-shell structure NIR-II down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luminous efficiency will be prepared; Through developing techniques of 188Re labeling and the target molecular loading, the multi-model theranostic nano-probes which with properties of NIR-II downconverting optical/magnetic resonance/nuclear medicine/CT imaging and radioisotope therapy will be built; In addition, with combina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which based on the logical tumor animal model, the radiosensi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nanoparticles with rare earth elements on 188Re radioisotope therapy is explored, al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sition, particle size, surface structure of rare earth nanoparticles and its sensitive effect. Our study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ostate cancer with bone metastasis.
前列腺癌是我国男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其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有效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晚期易骨转移且目前无高效的治疗方式,导致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本项目针对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的精准诊疗,深入研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前列腺癌多模态诊疗一体化探针的构建方法和在体应用方法。拟以近红外二区发光的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为核心,通过发展可靠的放射性188Re标记方法和高效的靶向分子耦联技术,构建集近红外二区发光/磁共振/核医学/CT成像以及内放射治疗为一体的多模态诊疗一体化分子影像探针;结合合理的动物肿瘤模型,进一步通过体内外实验方法,系统研究稀土掺杂纳米颗粒对188Re内放射治疗的增敏效果及增敏机制,揭示稀土纳米颗粒组成、粒径、表面结构与增敏效果之间的关系规律。该研究将为临床前列腺癌及其骨转移的精准诊疗奠定相关理论和实验基础。

结项摘要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肿瘤高发国家。恶性肿瘤大多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有效的早期影像学诊断方法,晚期易发生转移且目前无高效的治疗方式,导致我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我国居高不下。本项目针对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及晚期远处转移的精准诊疗,深入研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恶性肿瘤多模态诊疗一体化探针的构建方法和在体应用方法。首先,本项目采用高温一锅法制备高质量油溶性核壳结构纳米晶体NaGdF4:Nd@NaLuF4,该纳米探针粒径在25nm左右,在经功能化的聚乙二醇修饰后,体内外实验证明均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且该探针可快速从肝脏、血液中代谢清除,大大降低了探针在体内蓄积而引起的生物毒性。该探针的肝脏半衰期为15.8h,血液半衰期为10.5min,均低于现有研究,这一数据也为其后续的生物应用奠定了基础。该探针同时具有近红外二区荧光的光学性质及作为MRI造影剂的磁学性质,因此在早期肿瘤的诊断中展现出了优异的双模态诊断效果。其次,借助其功能化PEG具有的特异功能团,本课题沿袭课题组前期经验,一步法标记核素于探针表面,在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模型中展现出精准的诊断能力。由于EPR效应及靶向性的存在,载带核素的纳米探针高聚集于肿瘤部位,核素188Re衰变产生短距离的β射线,对肿瘤产生放射治疗的效果,同时由于金属纳米探针的存在,放疗效果增强,该纳米探针也成为潜在的放疗增敏剂。综上,本项目以近红外二区发光的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为核心,通过发展可靠的放射性188Re标记方法和高效的靶向分子耦联技术,构建集近红外二区发光/磁共振/核医学/CT成像以及内放射治疗为一体的多模态诊疗一体化分子影像探针;结合合理的动物肿瘤模型,进一步通过体内外实验方法,系统研究稀土掺杂纳米颗粒对188Re内放射治疗的增敏效果及增敏机制,揭示稀土纳米颗粒组成、粒径、表面结构与增敏效果之间的关系规律。该研究将为临床恶性肿瘤及其远处转移的精准诊疗奠定相关理论和实验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ealing Diabetic Ulcers with MoO3-X Nanodots Possessing Intrinsic ROS-Scavenging and Bacteria-Killing Capacities
使用具有内在 ROS 清除和杀菌能力的 MoO3™X 纳米点治疗糖尿病溃疡
  • DOI:
    10.1002/smll.202107137
  • 发表时间:
    2021-12-19
  • 期刊:
    SMALL
  • 影响因子:
    13.3
  • 作者:
    Duan, Guangxin;Wen, Ling;Gao, Mingyuan
  • 通讯作者:
    Gao, Mingyuan
Protein corona reduced graphene oxide cytotoxicity by inhibiting endocytosis
蛋白冠通过抑制内吞作用降低氧化石墨烯的细胞毒性
  • DOI:
    10.1016/j.colcom.2021.100514
  • 发表时间:
    2021-09-29
  • 期刊: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5
  • 作者:
    Yang, Ying;Han, Panli;Wen, Ling
  • 通讯作者:
    Wen, Ling
Recent Advances in Renal Clearable Inorganic Nanoparticles for Cancer Diagnosis
用于癌症诊断的肾脏可清除无机纳米颗粒的最新进展
  • DOI:
    10.1002/ppsc.202000270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Part. Part. Syst. Charac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Ruiqi Yin;Xiaochen Zhang;Jianxian Ge;Ling wen;Lei Chen;Jianfeng Zeng;Zhen Li;Mingyuan Gao
  • 通讯作者:
    Mingyuan Gao
Rapidly liver-clearable rare-earth core-shell nanoprobe for dual-modal breast cancer imaging in the second near-infrared window.
可快速肝脏清除的稀土核壳纳米探针,用于第二近红外窗口中的双模式乳腺癌成像
  • DOI:
    10.1186/s12951-021-01112-y
  • 发表时间:
    2021-11-17
  • 期刊:
    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0.2
  • 作者:
    Wei Z;Duan G;Huang B;Qiu S;Zhou D;Zeng J;Cui J;Hu C;Wang X;Wen L;Gao M
  • 通讯作者:
    Gao M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番茄第9号染色体上抗晚疫病基因的发掘及表达模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莫云容;张培欣;邓明华;杨正安;朱海山;张宏;鲍继艳;胡文岩;汤晓倩;马仲飞;文玲;赵凯
  • 通讯作者:
    赵凯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诱导胃癌 BGC823 细胞周期 G2/M 期阻滞的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肿瘤临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琳;文玲;谭晖;唐海林;苏琦;吉晓霞;何洁;凌晖;夏红
  • 通讯作者:
    夏红
耐辐射球菌pprI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辐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文玲;施怡;任丽丽;丛瑛;杨占山
  • 通讯作者:
    杨占山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Au-rora-A、Aurora-B表达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海瑞;胡程;凌晖;李振丰;陈真伟;文玲
  • 通讯作者:
    文玲
番茄自交系YNAU335对番茄斑萎病毒抗性的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蔬菜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莫云容;张培欣;邓明华;杨正安;朱海山;张宏;汤晓倩;文玲;马仲飞;赵凯
  • 通讯作者:
    赵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文玲的其他基金

磁热-铁死亡可视化栓塞微球在中晚期肝癌TACE介入治疗中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217204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