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玍毒内生-GSH/Grx失衡”假说的天珠散干预血管性痴呆及NFκB调控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00169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18.民族药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明确土家族医学关于血管性痴呆的"玍毒内生,脑筋不用"病机,从"玍毒内生-GSH/Grx失衡"假说切入,采用CCA永久结扎联合孤养制备血管痴呆大鼠模型,以复杂系统熵聚堆算法对模型"认知障碍-行为-心理"相关指标、脑组织GSH、GSSG、proSSG等及海马病理变化做评估,收集"玍毒内生"表征指标。观察天珠散(TZS)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障碍与BPSD的作用,检测海马GSH、GSSG、proSSG、Grx1含量反映细胞GSH/Grx状态,以海马神经元突触GAP-43、SYN1、MAP-2表达反映TZS对神经功能影响。培养乳鼠海马神经细胞,分别人为导致NF-κBp65完全谷胱甘肽化与巯基烷化,再施于缺氧损伤、给予TZS含药血清,观察神经元凋亡及Grx1mRNA、NF-κB表达数量,分析TZS能否通过恢复细胞GSH/ Gxr1平衡,促进NF-κB去谷胱甘肽化,发挥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土家族医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与中(汉)医学比较,挖掘土家族“毒气”理论关于血管性痴呆“玍毒内生,脑筋不用”病机内涵与治法方药;以天珠散为代表方剂,分别在D-半乳糖诱导的拟痴呆小鼠模型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制备的慢性低灌注型血管性痴呆模型进行了天珠散的药效评价,采用八臂迷宫、Morris水迷宫、物体识别、糖水偏嗜等行为指标进行评价,在非空间认知功能影响方面,天珠散能提高模型小鼠的辨识指数(P<0.05);八臂迷宫实验显示天珠散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参考记忆错误和工作记忆错误(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天珠散降低隐藏平台获得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P<0.05,P<0.01),表明其具有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作用;天珠散能降低拟痴呆小鼠脑组织GSH-Px活力(P<0.01),提高SOD活力,显示天珠散具有抗氧化作用;H.E染色和Nissl染色显示,天珠散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A1区锥体细胞数量,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项目还比较了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和双侧颈总动脉结扎(CCA)制备的两种血管性痴呆模型,显示CCA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下降明显,而MCAO模型记忆保持能力较差,MDA、SOD、GSH-Px代谢参与了MCAO和CCA所致血管性痴呆的病理过程,海马突触结构蛋白与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异常表达可能是慢性低灌注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之一。本项目对天珠散物质基础进行初步研究,从文献水平,获得天麻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成分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香草醇、香草醛等;在细胞水平,发现了对谷氨酸损伤的SH-SY5Y细胞具保护作用的头顶一颗珠(延龄草)有效部位,并经近红外光谱分析,确认了其主要成分群;采用血清药物化学方法,初步判断天珠散入血的主要成分有parishin、parishin B或parishin C、偏诺皂苷元-3-O-α- L-吡喃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等,在细胞水平,头顶一颗珠(延龄草)保护SH-SY5Y细胞的作用可能与减轻或阻止Glu损伤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下降、降低[Ca2+]i水平、减少caspase3的表达,即调节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有关。本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1篇,另已接受录用2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Hippocampal expression of synaptic structural proteins and phosphorylated 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 protein in a rat model of vascular dementia induced by chronic cerebral hypoperfusion.
慢性脑低灌注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海马突触结构蛋白和磷酸化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的表达
  • DOI:
    10.3969/j.issn.1673-5374.2012.11.004
  • 发表时间:
    2012-04-15
  • 期刊: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Zhao H;Li Z;Wang Y;Zhang Q
  • 通讯作者:
    Zhang Q
头顶一颗珠及其提取物的二维红外光谱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图雅
  • 通讯作者:
    图雅
民族药毒性产生原因及研究意义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医药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彦文;李志勇
  • 通讯作者:
    李志勇
论中药与民族药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志勇;李彦文;朴香兰;李林森
  • 通讯作者:
    李林森
少数民族有毒药物应用概况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志勇;李彦文;张嫚
  • 通讯作者:
    张嫚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孤岛微电网的分布式固定时间二次协调控制
  • DOI:
    10.13195/j.kzyjc.2017.093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控制与决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刚;李志勇;韦梦立
  • 通讯作者:
    韦梦立
谷子SiWRKY03基因的分子特征与表达分析
  • DOI:
    10.7668/hbnxb.2019005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华北农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振君;李志勇;王永芳;刘磊;白辉;董志平
  • 通讯作者:
    董志平
集合约束下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固定时间优化控制
  • DOI:
    10.16383/j.aas.c190416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自动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刚;李志勇
  • 通讯作者:
    李志勇
蒙药草乌叶及其提取物化学成分的红外光谱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朝鲁;李彦文;李志勇;孙素琴;图雅
  • 通讯作者:
    图雅
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车辆构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铁道学报, 2007(已录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峰;李志勇;危韧勇
  • 通讯作者:
    危韧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志勇的其他基金

基于血管生成开关-Nrf2/ARE通路调控的促血管新生与土家医"理阴化毒"干预血管性痴呆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81473797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7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