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表面诱导的高稳定性有序低维有机纳米结构的构建、表征及其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47317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203.表面化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On-surface low dimensional ordered molecular arrays possess novel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have been used in many applications including nano-electronics fabrication, catalysis and bio-sensors. In this proposal, we plan to use the "bottom-up" approach to fabricate highly stable and ordered low-dimensional organic nanostructures using designed halogen-substituted aromatic molecules as precursors on metal surfaces. By using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STM), synchrotron radiation photoemission spectroscopy (SRPES) and near-edge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NEXAFS), we will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surface polymerization, the morphologies, geometric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conforma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formed organic and/or organometallic nanostructures on metal surfaces. We will emphasize on the investigations of the diffusion and mobility of precursor molecules on metal surfaces, substrate surface structure template effect, the process of metal assisted C-X bond scission and the X adatoms steric-hindrance effect to the formation of low dimensional ordered nanostructures. In addition, we will try to use different conditions and methods, such as using a so-called "inner-evaporator activation sublimation" method, to evaporate the precursor molecules onto the metal surfaces for the fabrication of large-area, ordered two dimensional conjugated polymers through on-surface polymerization. Combined wit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we will be able to propose the mechanism of metal surface induced formation of low-dimensional order organic nanostructures and understand the role of the metal substrates in the fabrication of organic nanostructures.
基于表面的低维有序分子阵列具有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以应用于纳米电子器件、催化和生物传感等领域。本项目拟通过"自下而上"的方法,在超高真空环境中,利用金属单晶表面结构的模板效应,采用经过设计的卤代芳香分子为前驱物,可控制备高稳定性的有序低维有机纳米结构;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和近边软X-射线吸收谱等技术研究前驱物分子在金属表面聚合形成低维有序纳米结构的过程、形貌、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前驱体分子及产物的构型等。考察前驱体分子的迁移率、衬底模版效应和催化C-X(卤素原子)键的断裂方式;探索衬底温度、副产物X原子和表面修饰对形成低维有序有机纳米结构的影响。探索制备大面积、有序低维有机纳米结构的方法和规律,尝试采用 "源内活化蒸发法"蒸发卤代芳香类前驱物分子,在金属表面可控制备二维有序共轭聚合物;结合理论计算,总结出金属表面诱导形成低维有序有机纳米结构的机理和规律。

结项摘要

表面有机合成是表面化学中的一个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在构筑功能化低维纳米结构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表面合成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及低维有序结构的质量。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不同的表面衬底的材料、取向对低维拓扑结构形貌的影响,以及表面构建的纳米反应器、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表面热力学及动力学参数对表面合成产物的类型、形貌和表面反应机理的调控。该项目主要取得了以下重要成果。1)利用不同对称性的分子3,5,3″,5″-tetrabromo-para-terphenyl和三溴苯在Cu(111)表面分别制备出不同拓扑结构的二维共价网络结构,并深入探索了表面吸附溴原子对产物的生长带来的影响。2)研究了不同对称性的Cu(111)和Cu(110)衬底的模板效应对反应的导向作用,由于对称性的匹配关系,4,4’’-dibromo-m-terphenyl (DMTP)在Cu(111)面上容易获得超苯型大环分子而在Cu(110)面上只能形成zigzag型聚合链。3)在Cu(110)面上制备出不同宽度的Cu-O条带结构,以此作为纳米反应器调控DMTP分子反应产物的大小和形貌。4)效仿溶液中的高稀合成法,通过极低的蒸发速率和合适的衬底温度在Ag(111)表面实现了DMTP分子成超苯环的高选择性。5)利用卤素吸附原子在金属表面上与苯环的氢键作用,形成有序的自组装结构从而带来位阻效应,有效地保护了合成的高活性顺式烯二炔,提高了其选择性。6)在Ag(111)表面利用高衬底温度、低蒸发速率和低表面覆盖度的动力学条件,实现了高选择性的Sonogashira交叉偶联反应,并合成出石墨单炔一维链。7)利用对羟基二联苯分子在Ag(111)和Cu(111)表面制备了有序的二维镶嵌结构,这些结构以分子间的氢键和配位键稳定。以上这些研究在对表面反应的机理理解,表面反应路径的调控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后续的表面精准合成、表征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dulate Organic-Metal Oxide Heterojunction via [1,6] Azafulleroid for Highly Efficient Organic Solar Cells
通过 [1,6] 氮杂富勒烯调节有机金属氧化物异质结以实现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
  • DOI:
    10.1002/adma.201601161
  • 发表时间:
    2016-09-07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29.4
  • 作者:
    Li, Chang-Zhi;Huang, Jiang;Jen, Alex K. -Y.
  • 通讯作者:
    Jen, Alex K. -Y.
Metalation of tetraphenylporphyrin with nickel on a TiO2(110)-1 × 2 surface.
四苯基卟啉与镍在 TiO2(110)-1 x 2 表面上的金属化
  • DOI:
    10.1039/c5nr03134f
  • 发表时间:
    2016-01-14
  • 期刊:
    Nanoscale
  • 影响因子:
    6.7
  • 作者:
    Wang C;Fan Q;Han Y;Martínez JI;Martín-Gago JA;Wang W;Ju H;Gottfried JM;Zhu J
  • 通讯作者:
    Zhu J
Tribromobenzene on Cu(111): Temperature-dependent formation of halogen-bonded, organometallic, and covalent nanostructures
Cu(111) 上的三溴苯:卤素键合、有机金属和共价纳米结构的温度依赖性形成
  • DOI:
    10.1063/1.4906214
  • 发表时间:
    2015-03-14
  • 期刊: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Fan, Qitang;Wang, Tao;Gottfried, J. Michael
  • 通讯作者:
    Gottfried, J. Michael
限域效应在表面合成化学中的应用
  • DOI:
    10.1360/n032018-0017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科学: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建民;王涛;朱俊发
  • 通讯作者:
    朱俊发
Interaction of cobalt with ceria thin films and its influence on supported Au nanoparticles
钴与二氧化铈薄膜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负载金纳米粒子的影响
  • DOI:
    10.1016/j.cclet.2017.04.01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 影响因子:
    9.1
  • 作者:
    Wang Wei-Jia;Wang Yan;Xu Qian;Ju Huan-Xin;Wang Tao;Tao Zhi-Jie;Hu Shan-Wei;Zhu Jun-Fa
  • 通讯作者:
    Zhu Jun-Fa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有序ZrO2(111)薄膜在Pt(111)表面的外延生长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杨;朱俊发;高艳;张亮;王国栋;潘永和;张文华
  • 通讯作者:
    张文华
Preparation and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Mo2N model catalyst
Mo2N模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 DOI:
    10.1016/s0169-4332(00)00128-8
  • 发表时间:
    2000-07
  • 期刊:
    Appl.Surf .Sc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俊发;庄叔贤
  • 通讯作者:
    庄叔贤
利用NO_2的分解在Au(997)表面制备吸附氧原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玉林;邬宗芳;陈博昊;许令顺;潘海斌;马运生;姜志全;朱俊发;黄伟新
  • 通讯作者:
    黄伟新
有序二氧化铈薄膜的制备与热稳定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孔丹丹;潘永和;潘海斌;朱俊发
  • 通讯作者:
    朱俊发
低能Ar+溅射诱导CeO2(111)薄膜还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国栋;孔丹丹;朱俊发;潘海斌;潘永和
  • 通讯作者:
    潘永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朱俊发的其他基金

表面二维手性纳米结构的理性设计、分子调控和机理探究
  • 批准号:
    2227215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表面二维手性纳米结构的理性设计、分子调控和机理探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表面选择性合成目标产物的反应路径调控、结构表征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177322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应用同步辐射软X射线谱学技术原位研究Cu基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及其催化反应机理
  • 批准号:
    U1732272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2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应用同步辐射原位研究铈锆复合氧化物模型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
  • 批准号:
    U123210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基于共轭聚合物的有机光电器件中金属/聚合物界面结构的同步辐射研究
  • 批准号:
    21173200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纳米金属/氧化物模型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 批准号:
    20873128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金属/ 共轭聚合物表面与界面的同步辐射及其热力学研究
  • 批准号:
    20773111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