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西构造结新生代运动学的古地磁学约束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102125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11.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质学
- 结题年份:2014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4-12-31
- 项目参与者:刘德亮; RajabovNegmat; 段宗奇;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导致了青藏高原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隆升。帕米尔高原及其周边发育的大规模逆冲及走滑断裂控制了该地区新生代以来的变形样式以及变形幅度等。高原周边山前盆地发育的白垩纪-新生代沉积序列连续记录了西构造结相对于欧亚大陆及塔里木盆地的运动过程,成为解决西构造结相对稳定大陆及地块的运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的纽带,也是本项研究的切入点。.本项目拟在生物年代及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帕米尔高原东、两西侧(特别是高原西侧)发育的齐姆根及Darvaz-Obihingo白垩纪-新生代剖面开展构造古地磁学研究,获得帕米尔高原相对于欧亚大陆及塔里木地块发生的构造旋转量及其相应起始时代,从而为高原运动演化提供定量约束。
结项摘要
受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及持续北向构造挤压影响,帕米尔高原及周边发育的一系列大型逆冲、走滑断裂控制了高原及周边地区新生代以来发生的构造旋转变形方向及变形量等,而帕米尔西构造结周边沉积盆地内发育的上白垩统-新生代沉积序列连续记录了西构造结相对稳定欧亚大陆发生的运动学过程。. 本课题分别通过对青藏高原最西端帕米尔西构造结东侧塔里木盆地以及西侧塔吉克盆地发育的上白垩统-新生代沉积序列开展的生物地层年代学及古地磁学综合研究,定量揭示早新生代以来帕米尔高原相对稳定地块发生的构造旋转变形方向及变形量等并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西昆仑山地区齐姆根新生代沉积序列结果表明研究区自晚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及中新世相对稳定欧亚大陆分别发生了-9.1±6.8°,4.2±7.0°,8.5±3.4°及-3.3±8.1°旋转变形;(2)结合前人观测结果,可以得出帕米尔高原的运动学演化过程与Cowgill(2010)提出的“半马蹄形山弯构造”的演化模型相一致。即在高原西侧,由于岩石圈变形导致呈线性发育的造山带在北向挤入过程中发生“放射状逆冲”构造;而在高原东北缘,在喀什-叶城构造转换带(KYTS)作用下,发生大规模走滑活动从而导致高原东、西两侧是一个非对称的演化模式。同时也表明KYTS的走滑挤压活动很可能开始于早中新世甚或更晚;(3)高原东、西两侧研究地区都不同程度的经历了构造挤压弱变形,这种构造挤压弱变形方向表现为不同沉积剖面的磁化率最大轴方位(K1)的优选分布与压应力方向相垂直,并且与局部构造线延伸方向一致;所有剖面AMS结果都显示为典型的压扁状沉积组构的特征,同时个别剖面表现出“铅笔状”组构的特点,暗示了这些剖面所经历的构造挤压强度稍大于其它研究地区剖面。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Paleomagnetic constraints on the Cenozoic kinematic evolution of the Pamir plateau from the Western Kunlun Shan foreland
西昆仑山前陆帕米尔高原新生代运动演化的古地磁约束
- DOI:10.1016/j.tecto.2013.05.040
- 发表时间:2013-09
- 期刊:Tectonophysics
- 影响因子:2.9
- 作者:Li Zhenyu;Ding Lin;Peter C. Lippert;Wei HongHong
- 通讯作者:Wei HongH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黄芪活性多糖APS-II的酸降解及其降解寡糖的结构和免疫活性研究
- DOI:10.16438/j.0513-4870.2021-0545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药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石丽霞;李科;焦思明;崔连杰;秦雪梅;杜昱光;李震宇;李晓霞
- 通讯作者:李晓霞
基于氢核磁共振与偏最小二乘法对酸 枣仁粉末及其掺伪品的鉴别
-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314-180
- 发表时间:--
- 期刊:食品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申晨曦;杜晨晖;李震宇;李爱平;秦雪梅;闫艳
- 通讯作者:闫艳
基于气质联用的款冬花蕾动态发育代谢组学特征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中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薛水玉;王雪洁;孙海峰;张丽增;秦雪梅;李震宇
- 通讯作者:李震宇
高轨SAR曲线轨迹二维空间分辨率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震宇;杨军;孙光才;邢孟道
- 通讯作者:邢孟道
基于UPLC多指标测定比较不同来源款冬花药材的质量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作者:田栋;邢婕;李震宇;秦雪梅
- 通讯作者:秦雪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震宇的其他基金
拉萨地块何时到达现今纬度的古地磁学约束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7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对青藏高原拉萨及羌塘地块三叠纪古纬度的定量约束
- 批准号:41472185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9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