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海温与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协同变化对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505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4.大气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ASM) onset is featured by the vertical coupling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level circulations and the formation of monsoon convection. The ASM onset exhibits prominent transient characteristic compared with the evolution of monsoon circulation in boreal summer, acting as a precursor for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summer rainy season. The changes of th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in tropical ocean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TP) thermal forcing from winter to summer show great seasonal phase-locking, and they have been treated as the two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ASM onset. The distinct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se two factors can increase the uncertainty of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on the ASM onset time based on the sole factor. Thus, this proposal will start with the research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formation of TP atmospheric heating source and the tropical SST via the theory analysis, data diagnosis and numerical experiments. And we tend to emphasize (1) 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 of tropical SST anomalies and TP heating source to the transient variation of monsoon circulation during the ASM onset, and to further discuss (2) the collaboration of tropical SST anomalies and the TP heating source on the early or late onset of ASM, as well as the associated critical physical process. Our purpose is to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land-air-sea interaction on 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ASM onset and its mechanism, and further to develop a theory for the multi-factors-based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of the ASM onset time.
亚洲夏季风的爆发表现为季风区高、低层环流的垂直耦合和季风对流的建立,是中国汛期降水开始的前兆信号。与盛夏季风环流的演变过程相比,夏季风爆发具有明显的瞬变特征。由冬到夏热带海温(SST)与青藏高原热力强迫的演变具有明显的季节锁相特征,是影响亚洲夏季风爆发的两个关键因子,但两者季节变化的年际差异却十分显著,所以基于单因子预测亚洲夏季风爆发时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此,本项目拟采用理论分析、资料诊断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以青藏高原热源的建立及其与热带SST之间的联系为切入点,重点讨论在季节转换过程中(1)两个关键因子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期间环流系统的相对贡献及其瞬变过程;(2)年际尺度上两个关键因子之间的协同变化对亚洲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基于上述研究,试图揭示海-陆-气三者联动对亚洲夏季风爆发年际变率的影响过程和机理,提出基于“多因子”的亚洲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定量预测理论。

结项摘要

亚洲夏季风爆发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由冬至夏季节转换的关键节点。其中,南海夏季风作为东亚夏季风的重要成员,其爆发日期预测是东亚各国气候预测的核心业务。南海夏季风爆发同时受热带(如,ENSO及其遥相关)和中纬度系统(如,青藏高原强迫作用)影响,其爆发日期年际变率成因十分复杂。目前动力模式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预测能力依然不高。而近年来热带ENSO事件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变得更加不稳定,则进一步增加了南海夏季风爆发预测的难度。因此,深入认识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率的机理及其可预报性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本项目以春末夏初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瞬变特征为切入点,以热带海温异常和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相对贡献为着眼点,重点分析了两者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年际变率的协同影响,研究的落脚点是揭示南海夏季风次季节和季节尺度可预报性来源,为提高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次季节至季节预测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项目主要取得了预期成果,总结如下:.(1)揭示了热带海温异常(SSTA)和高原热力强迫对亚洲夏季风爆发进程的相对贡献,证明ENSO事件是南海夏季风爆发季节循环分量的重要因子,而青藏高原热力强迫则是南海夏季风爆发次季节过程的决定因素。.(2)阐明了热带SSTA和高原热力强迫协同变化通过海-陆-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瞬变过程,从不同时间尺度间相互作用的角度,揭示青藏高原大气热源次季节变化减弱ENSO事件和南海夏季风爆发对应关系的机理,进而明确了次季节至季节动力预测系统对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可预报性来源和瓶颈。.(3)基于科研结果,发展了基于多因子相互作用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客观定量预测方法,并应用于南海夏季风爆发气候预测会商中,准确预测出2020-2021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项目执行期间,发表受项目资助学术论文14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博士研究生1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easonal Evolution of Anomalous Rainband over East China Regulated b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北半球海温异常调控的华东异常雨带季节演变
  • DOI:
    10.1175/jcli-d-20-0398.1
  • 发表时间:
    2021-01
  • 期刊:
    Journal of Climate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Liu Boqi;Zhu Congwen;Jiang Ning;Guo Li
  • 通讯作者:
    Guo Li
Subseasonal-to-Seasonal Predictability of Onset Dates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A Perspective of Meridional Temperature Gradient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的季际可预测性:经向温度梯度的视角
  • DOI:
    10.1175/jcli-d-20-0696.1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Journal of Climate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Liu Boqi;Zhu Congwen
  • 通讯作者:
    Zhu Congwen
Asymmetry in the dominant co-variation mode of boreal summer monsoon rainfall regulated by the ENSO evolution
ENSO演化调节的北方夏季季风降水主导共变模态的不对称性
  • DOI:
    10.1007/s00382-019-04933-8
  • 发表时间:
    2019-11
  • 期刊:
    Climate Dynamic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Hao Yuqian;Liu Boqi;Zhu Congwen;He Bian
  • 通讯作者:
    He Bian
Polarized Response of East Asian Winter Temperature Extremes in the Era of Arctic Warming
北极变暖时代东亚冬季极端气温的极化响应
  • DOI:
    10.1175/jcli-d-17-0463.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Journal of Climate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Ma Shuangmei;Zhu Congwen;Liu Boqi;Zhou Tianjun;Ding Yihui;Orsolini Yvan J
  • 通讯作者:
    Orsolini Yvan J
Boosting Effect of Tropical Cyclone “Fani” on the Onse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in 2019
热带气旋“法尼”对2019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推动作用
  • DOI:
    10.1029/2019jd031891
  • 发表时间:
    2020-02
  • 期刊: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u Boqi;Zhu Congwen
  • 通讯作者:
    Zhu Congw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2014年赤道东太平洋El Niño 事件发展以及停滞过程的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伯奇;李健颖;毛江玉;任荣彩;刘屹岷
  • 通讯作者:
    刘屹岷
春季青藏高原表面感热加热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印度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盈盈;李忠贤;刘伯奇
  • 通讯作者:
    刘伯奇
6种地表热通量资料在伊朗—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比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超;刘屹岷;刘伯奇
  • 通讯作者:
    刘伯奇
2019年4~6月云南持续性高温天气的大气环流异常成因
  • DOI:
    10.3878/j.issn.1006-9895.2004.1922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双梅;祝从文;刘伯奇
  • 通讯作者:
    刘伯奇
4~5月南亚高压在中南半岛上空建立过程特征及其可能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大气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伯奇;何金海;王黎娟
  • 通讯作者:
    王黎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伯奇的其他基金

亚洲夏季风爆发联合模态和洋盆海温联动对我国东部汛期降水季节进程的协同影响
  • 批准号:
    4237503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4-5月南亚高压形态变化对ENSO的响应及其对南亚夏季风爆发的调控
  • 批准号:
    41505049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