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部青铜-早期铁器时期古代人群遗传多态性研究
批准号:
31100897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高诗珠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605.遗传与进化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张全超、李春香、丁生晨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新疆是连接东亚与中亚、北亚、南亚、乃至欧洲的枢纽,是人群迁徙及不断融合发展的重要地带,曾发现大量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迹。这一地区早期人群的起源、迁徙及融合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新疆东部地区西邻吐鲁番盆地,北接欧亚草原,东连河西走廊,在人群的迁徙和融合历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本项目拟研究位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期古代人群的遗传多态性。通过对古代人群进行mtDNA和Y-DNA研究可以从母系和父系两个方面揭示该时期新疆东部地区人群的遗传组成及来源,从而进一步探讨该地区人群的起源、迁徙及融合历史,为揭示新疆乃至中亚地区复杂的人群活动提供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英文摘要
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是连接欧亚大陆西部和东部的枢纽地带。早在丝绸之路开通前,这一区域的人群交流及贸易往来就已经十分频繁。新疆东部紧邻着河西走廊与欧亚草原地带,进入青铜时代后,这一区域开始发生大规模的人群迁徙活动,因此,人群的遗传历史非常复杂。为了追溯这一地区人群迁徙的历史过程,探讨人群起源及融合的模式,我们对采集自新疆东部,年代为青铜到早期铁器时期的人类遗骸样本进行了线粒体及Y染色体的遗传多态性分析。线粒体DNA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样本可以被划分到欧亚大陆西部谱系的单倍型类群U、H、W和K等及东部谱系的单倍型类群A,C,D,F,G,Z,M7和 M10等。对男性样本进行了Y染色体的STR及SNP分析,结果显示该人群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归属于C,N和Q。通过主成分分析及统计学分析,结合考古学研究结果,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出早在青铜时代早期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古老的氐羌人群就已经进入了新疆东部并且和进入该地区的欧亚草原人群发生了融合。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Ancient DNA Reveals a Migration of the Ancient Di-Qiang Populations Into Xinjiang as Early as the Early Bronze Age
古代DNA揭示了早在青铜时代早期古代氐羌族群就已迁徙到新疆
DOI:10.1002/ajpa.22690
发表时间:2015-05-01
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影响因子:2.8
作者:Gao, Shi-Zhu;Zhang, Ye;Zhou, Hui
通讯作者:Zhou, Hui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