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透镜平面集成微光学相关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27516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8.应用光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 novel type of lensless plan-integrated micro-optical correlator (LPMOC) is proposed. The LPMOC is a single compact device by integrating both two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and mirrors on the same substrate. The light path of refraction-reflection and virtual digital microlens are adopted inside the LPMOC for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volume and enhancing optical properties. The LPMOC may have wide and important applications, such as on-site photoelectric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ptical computing, pattern recognization, machine vision, mass information retrieval,etc.
本项目提出一种新型的无透镜微光学平面集成相关器。采用折反式光路设计和微光学方法将两个分别用于输入与光学滤波的空间光调制器和反射镜等物理器件集成在同一平面上,用微光学方法将虚拟数字Fourier微透镜和匹配滤波器加载到空间光调制器以实现光学相关。这种紧凑的平面集成结构设计,无需物理的Fourier透镜,能够有效地减小系统体积和负荷、提高识别精度和可靠性、降低制作成本。无透镜平面集成微光学相关器技术,在光电信息实时处理、光计算、模式识别、机器视觉、海量信息检索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项摘要

本项目提出一种无透镜折反式平面集成光学相关器,采用斜入射折反式平面光学结构,利用傅里叶数字微光学透镜代替传统光学相关器中的物理透镜,将待识别目标和滤波器分别与数字微透镜相结合加载于两个空间光调制器(SLM),实现了无物理透镜的光学相关器功能,有效地压缩了系统体积,提高了器件的集成度。本项目的主要研究结果有:.1.提出了一种无透镜平面集成微光学相关器系统的结构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2.给出了无透镜平面集成相关器系统的结构参数方案,所设计的光学相关器的系统体积为 63.17立方厘米;3.建立了无透镜平面集成相关器系统的离轴数字透镜设计及制作方法,利用数字透镜替代传统的物理透镜,消除了斜入射结构带来的像差并有效压缩了系统体积;4.获得了无透镜平面集成相关器系统的畸变不变和复杂环境识别的匹配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算法;5.制作了无透镜平面集成相关器系统演示装置一套;6.测试了输入图像位置与背景对光学识别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杂背景和多目标同时输入情况,无透镜相关器依然能够实现较好的识别结果。.本项目实际取得的研究成果比预期更加丰硕:(1)已在Optics Express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0篇(预期3-5篇);(2)国家发明专利3项(预期1-2项);(3)培养硕士生6名,博士4名(预期2-3名研究生).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tegrated micro-optical light guide plate
一体化微光学导光板
  • DOI:
    10.1364/oe.21.020159
  • 发表时间:
    2013-08-26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Xu, Ping;Huang, Yanyan;Su, Zhijie
  • 通讯作者:
    Su, Zhijie
基于矢量理论分束器设计方法及其机理的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双琛;杨拓;袁霞;黄燕燕
  • 通讯作者:
    黄燕燕
太赫兹偶数分束器设计与公差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阮双琛;杨拓;袁霞;黄燕燕
  • 通讯作者:
    黄燕燕
Research on Design of Tri-color Shift Device.
三色偏移装置的设计研究
  • DOI:
    10.1186/s11671-016-1699-8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u P;Yuan X;Huang H;Yang T;Huang Y;Zhu T;Tang S;Peng W
  • 通讯作者:
    Peng W
Planar optical correlators integrated with binary optical lens
与二元光学透镜集成的平面光学相关器
  • DOI:
    10.1364/oe.23.006773
  • 发表时间:
    2015-03-09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Xu, Ping;Hong, Chunquan;Sun, Zhilong
  • 通讯作者:
    Sun, Zhil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透明沉陷土体中的管-土变形可视化试验系统研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平;张敏霞;崔文杰
  • 通讯作者:
    崔文杰
人工震源地下介质动态监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彬;王伟涛;徐平;王宝善;葛洪魁
  • 通讯作者:
    葛洪魁
老年肌肉衰减症患者性别差异的基因表达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原;张伟波;陈健;寿崟;徐平;虎力
  • 通讯作者:
    虎力
制导武器靶场试验半实物仿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飞航导弹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伟;徐平;林德福
  • 通讯作者:
    林德福
地下硐室群施工安全事故管控的GERT模型研究
  • DO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6.08.02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江新;吴园莉;徐平;陈述
  • 通讯作者:
    陈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平的其他基金

微光学元件集成高速光开关实现光交换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087803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光学列阵元件实现PS互连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0178023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