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中眶额皮层在神经通路水平的功能改变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110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4.感觉与运动系统神经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Research into the neural circuitry mechanism of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is in its infancy due to the complex traits of the disease and the lack of accurate animal model.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functional imaging (PET, fMRI) on OCD patients, which are low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 Moreover, since functional imaging studies cannot manipulate neural activity, they only establish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ysfunction or morphological change of specific brain regions and OCD symptoms, but cannot address the causality. Our collaborators recently generated two OCD mouse models (SAPAP3 KO mice and SLITRK5 KO mice), both exhibit repetitive grooming behavior, thus providing u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circuitry mechanism of OCD. In the proposed study, we will combine in vivo multi-channel recording in awake, head-fixed mice with optogenetic approaches to investigate 1) whether orbitofrontal cortex (OFC) undergoes pathological functional change in OCD by measuring the activity pattern change of different neural types in OFC in SAPAP3 KO mice, such as excitability, burst activity, oscill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2) Establish the causality between OFC dysfunction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 in OCD by examining whether correcting the functional deficits of specific neural types in OFC can alleviate repetitive behaviors of OCD mice. This study will significantly advanc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ircuitry mechanisms of OCD, thus providing a foundation for manipulating and correcting the activity in OFC as a novel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ameliorating repetitive behaviors.
由于缺乏动物模型,以往对于强迫症在神经通路水平机制的研究无法深入开展。仍局限于临床功能影像学研究(PET,fMRI),时间及空间分辨率低,只能建立脑区功能或形态异常与强迫症的相关性,且研究结果颇不一致。合作实验室最近创建的两个世界上仅有的强迫症基因敲除小鼠模型(SAPAP3 KO和SLITRK5 KO),使深入研究强迫症在神经通路水平的机制成为可能。本课题拟应用清醒动物神经元多通道记录技术与光遗传学技术相结合,在两个强迫症小鼠模型中研究强迫症中眶额皮层各类神经元的功能异常,并通过光遗传学特异性改变眶额皮层中功能异常的神经元的活动模式,建立这些功能异常与反复刻板行为的直接因果关系。阐述强迫症中是否存在眶额皮层的功能异常,以及这种功能异常是否直接导致强迫症状。在神经通路水平揭示强迫症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强迫症提供更有效的通用新靶点。

结项摘要

强迫症作为世界第四大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约为2%。尽管大量的临床非侵入性研究和最新动物模型的研究均提示强迫症中眶额皮层存在结构和代谢异常,但是至今仍缺乏眶额皮层中不同种类神经元功能异常的直接电生理证据。强迫症发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由于缺乏早期的生物标记,限制了强迫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本课题应用清醒小鼠在体多通道记录技术,在Sapap3 基因敲除的强迫症模型小鼠发病早期,研究眶额皮层中不同种类神经元活动模式的异常,并检验这些功能异常与反复刻板的强迫样行为的相关性。发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Sapap3 KO强迫症模型小鼠眶额皮层的局部场电位所有频段的震荡能量均显著降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升高,椎体神经元的爆发式放电显著升高,椎体神经元及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动作电位的时间准确性显著降低且同步放电均发生异常。强迫症药物氟西汀在缓解反复刻板行为的同时,可显著改善眶额皮层椎体神经元爆发式放电的异常。本课题首次揭示了强迫症小鼠模型眶额皮层中椎体神经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模式的异常,及局部厂电位的异常。同时首次揭示了眶额皮层椎体神经元爆发式放电与反复刻板行为的正相关性。揭示了强迫症在神经通路水平的发病机制,为治疗强迫症提供更有效的新靶点。同时本课题发现的局部场电位的异常及椎体神经元爆发式放电的异常可作为强迫症早期神经生理方面生物标记的候选者,在临床中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指导下一步的临床研究。与前人研究相比,本课题有如下创新。1.准确区分并记录眶额皮层的椎体神经元和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而以往研究要么不区分神经元类型,要么仅关注椎体神经元。2. 全面检测神经元的活动模式在强迫症中的改变,包括放电频率、震荡、同步放电、爆发式放电、放电可变性及动作电位与局部场电位的关系。3. 在强迫症动物模型发病早期,寻找强迫症的早期生物标记。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清醒小鼠脑部神经元急性细胞外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秋实;雷慧萌
  • 通讯作者:
    雷慧萌
Neuronal activity pattern defects in the striatum in awake mouse model of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病清醒小鼠模型纹状体神经元活动模式缺陷
  • DOI:
    10.1016/j.bbr.2017.12.018
  • 发表时间:
    2018-04-02
  • 期刊: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Chen, Hui;Lei, Huimeng;Xu, Qunyuan
  • 通讯作者:
    Xu, Qunyuan
Fusion of Ssm6a with a protein scaffold retains selectivity on Na(V)1.7 and improves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against chronic pain
Ssm6a 与蛋白质支架的融合保留了对 Na(V)1.7 的选择性,并提高了其治疗慢性疼痛的潜力
  • DOI:
    10.1111/cbdd.1291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Chemical Biology & Drug Design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ang Chuan;Shan Bin;Wang Qiong;Xu Qunyuan;Zhang Hailin;Lei Huimeng
  • 通讯作者:
    Lei Huimeng
Axon guidance pathways served as common targets for human speech/language evolution and related disorders
轴突引导通路是人类言语/语言进化和相关疾病的共同目标
  • DOI:
    10.1016/j.bandl.2017.06.007
  • 发表时间:
    2017-11
  • 期刊:
    BRAIN AND LANGUAGE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Lei Huimeng;Yan Zhangming;Sun Xiaohong;Zhang Yue;Wang Jianhong;Ma Caihong;Xu Qunyuan;Wang Rui;Jarvis Erich D.;Sun Zhirong
  • 通讯作者:
    Sun Zhir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大鼠侧脑室注射脂多糖选择性减少黑质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神经解剖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晓红;刘玉军;雷慧萌;徐群渊
  • 通讯作者:
    徐群渊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雷慧萌的其他基金

眶额皮层三种GABA能中间神经元亚类在强迫症反转学习障碍中的不同作用及环路机制
  • 批准号:
    8227155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眶额皮层三种GABA能中间神经元亚类在强迫症反转学习障碍中的不同作用及环路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眶额皮层—纹状体环路在强迫症反转学习障碍中的作用及机制
  • 批准号:
    31970949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用光遗传学结合电生理技术研究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基底神经节环路功能失调导致运动症状的新机制
  • 批准号:
    31171051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