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两弹一星工程与中国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70871116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曾华锋
学科分类:
G0115.工程管理和项目管理
结题年份:
2011
批准年份:
200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朱亚宗、刘艳琼、黄伯尧、晏湘涛、石海明、李婷婷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项目在总结我国"两弹一星"工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研究了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第一,通过比较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大科学时代工程管理理论,建立有中国特色工程管理理论体系,包括工程建设的目标、计划、控制、组织、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第二,研究了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发掘"两弹一星"工程中现代物理、化学、数学等基础科学的最新进展向核武器技术、航天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先进技术发明在工程实践中的成果转化经验,为现代大型工程项目中科学技术的应用问题提供一般的界面管理流程。第三,研究大工程项目建设中军民融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第四,研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工程管理创新的地位和作用。
英文摘要
“两弹一星”工程是20世纪中期中国实施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不仅奠定了新中国国防科学技术的基础,也形成了中国国防科研工程的基本管理模式与方法。本项目在充分考察“两弹一星”研制历史及其分析决策、科学研究、工程制造组织管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着重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  管理体制方面,本项目通过对“两弹一星”工程中科研管理和实施机构设立情况的分析研究与当时行政机构主要构架的考察,提出“两弹一星”工程在管理体制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打破一般大科学工程“行政 + 技术”的管理模式,在已有的两类管理要素中加入了政治要素,使政治、行政和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灵活而高效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  运行机制方面,本项目以“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过程及工作重点为基础,对其任务设定、学科建设、科研组织、工程制造、人才管理和质量监控进行了分析考察,突出体现了中国大科学工程以国家政府层面的任务决策为开端、以科学-技术-工程为主要实施路径、以人才管理为重点、以质量管理为保障的组织管理特色。.  动力机制方面,本项目详细梳理了“两弹一星”工程计划制定、审查和调整的动态过程,根据梳理和考察的结论,将“两弹一星”工程的运行动力分为外部推力和内部张力:外部推力为当时中国社会普遍奉行的实用主义科技价值取向,内部张力为以政府和行政管理者为代表的政治功利性和以科学技术人员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功利性的博弈。.  本项目的研究将有助于探索适合我国的大科学工程管理模式及一般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活动的管理模式,为相关的理论工作提供重要参考,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科研管理和科学研究的效率、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科学技术管理理论与方法有重要意义,对考察我国科技价值观和科学研究组织管理方法的形成与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0
期刊:科技管理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石海明;曾华锋;刘昱东
通讯作者:刘昱东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国防科技
影响因子:--
作者:朱亚宗
通讯作者:朱亚宗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当代中国史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刘艳琼
通讯作者:刘艳琼
DOI:--
发表时间:2011
期刊: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影响因子:--
作者:刘昱东;曾华锋;
通讯作者: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刘昱东;曾华锋
通讯作者:曾华锋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