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金刚山层翼龙及胚胎化石形态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0201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1.古生物、古人类和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The pterosaurs of the Jehol Biota were mainly yielded from the lower-middle Yixian Formation and Jiufotang Formation. There are 13 genera and 13 species from the lower-middle Yixian Formation, which are all archaeopterodactyloids except the disputed Haopterus gracilis and more derived Dendrorhynchoides curvidentatus. Meanwhile, there are 14 genera and 16 species from Jiufotang Formation, which are all dsungaripteroids except the disputed Moganopterus zhuiana. At present, nearly ten pterosaur specimens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the Jingangshan Member. They were preliminary prepared and some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 pterosaurs, which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in morphology and systematics. The first pterosaur egg with embryo, which was also discovered in this member, was briefly studied. It can be compared with embryos of Hamipterus, and the morphology should be study deepl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new materials and the first embryo, we can make the pterosaur assemblage in Jingangshan Member clear, compare it with the pterosaur assmblages in the lower-middle Yixian Formation and Jiufotang Formation, and preliminarily discuss the change and evolution of the three pterosaur assemblages.
热河生物群的翼龙主要产于义县组中下部和九佛堂组。义县组中下部发现了13属13种,除分类位置有争议的秀丽郝氏翼龙和更原始的弯齿树翼龙之外,全部为古翼手龙超科的成员。九佛堂组已经发现了14属16种,除了一件层位存在问题的朱氏莫干翼龙之外,全部为准噶尔翼龙次亚目的成员。目前,在金刚山层发现了近十件翼龙新材料,经过初步修理,与已知的翼龙类型存在明显不同,将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形态学和系统学的研究。第一枚翼龙胚胎也只经过了初步研究,将其与哈密翼龙的胚胎进行对比,进行详细的形态学研究,厘定其系统位置。通过以上工作,掌握金刚山层的翼龙组合面貌,与义县组中下部和九佛堂组翼龙组合面貌相对比,初步讨论这三个翼龙组合的变化关系。

结项摘要

热河生物群翼龙种类和数量丰富,构成了两个翼龙组合:上部九佛堂组以准噶尔翼龙类为主,下部义县组中下部以古翼手龙类为主,金刚山层位于义县组的上部,介于这两个翼龙组合之间,仅报道了2个翼龙类型(其中一个存疑)和全世界最早的两枚翼龙胚胎。本项目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和CT扫描重建,对已经采集的金刚山层的翼龙进行形态学和系统学研究,共发表论文7篇,5篇SCI,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报道并研究了第一件翼龙的基舌骨化石,通过对比已知翼龙舌骨,认为基舌骨可能普遍存在于翼龙类群中,保存原因造成了化石记录的缺失;还发现在翼龙演化过程中,舌骨逐渐变短,向后收缩的能力也逐渐变弱,金刚山层这一翼龙舌骨可能代表了相对长度最短的一个类型之一;同时还认为Y型舌骨并不像前人认为的那样前端愈合且具有类似变色龙的舌骨功能。第二,通过金刚山层的全世界第一枚翼龙胚胎的再研究,与哈密翼龙的胚胎进行了对比,在这枚胚胎上发现了哈密翼龙胚胎中没有的牙齿,表示两者可能具有不同的胚胎发育模式。这一研究的部分工作随同哈密翼龙胚胎的研究一同发表在Science上,并被中国古生物学会评为“2017年度中国古生物十大进展”第一名,本项目负责人为第三完成人。第三,对于金刚山层的其他翼龙标本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确由古翼手龙类和准噶尔翼龙类两大类型组合而成。第四,项目组成员还参与研究了中国其他的一些翼龙化石,报道了燕辽生物群一种处于长尾翼龙和短尾翼龙之间的过渡类型,热河生物群古神翼龙科的一件新材料,以及准噶尔翼龙腭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New anatomical information on Dsungaripterus weii Young, 1964 with focus on the palatal region
Dsungaripterus weii Young 的新解剖学信息,1964 年,重点关注腭区
  • DOI:
    10.7717/peerj.8741
  • 发表时间:
    2020-04-01
  • 期刊:
    PEERJ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Chen, He;Jiang, Shunxing;Wang, Xiaolin
  • 通讯作者:
    Wang, Xiaolin
The first pterosaur basihyal, shedding light on the evolution and function of pterosaur hyoid apparatuses
第一个翼龙 basihyal,揭示翼龙舌骨器官的进化和功能
  • DOI:
    10.7717/peerj.8292
  • 发表时间:
    2020-01-06
  • 期刊:
    PEERJ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Jiang, Shunxing;Li, Zhiheng;Wang, Xiaolin
  • 通讯作者:
    Wang, Xiaolin
Egg accumulation with 3D embryos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life history of a pterosaur
3D 胚胎的卵积累有助于深入了解翼龙的生活史
  • DOI:
    10.1126/science.aan2329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Science
  • 影响因子:
    56.9
  • 作者:
    Wang Xiaolin;Kellner Alex;er W. A.;Jiang Shunxing;Cheng Xin;Wang Qiang;Ma Yingxia;Paidoula Yahefujiang;Rodrigues Taissa;Chen He;Sayao Juliana M.;Li Ning;Zhang Jialiang;Bantim Renan A. M.;Meng Xi;Zhang Xinjun;Qiu Rui;Zhou Zhonghe
  • 通讯作者:
    Zhou Zhonghe
哈密翼龙及其3D胚胎化石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科技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筱林;蒋顺兴;程心
  • 通讯作者:
    程心
New Material of Sinopterus (Pterosauria, Tapejaridae)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Jehol Biota of China
中国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中的神翼龙(翼龙目、绦虫科)新材料
  • DOI:
    10.1590/0001-37652019201875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ANAIS DA ACADEMIA BRASILEIRA DE CIENCIAS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Zhang Xinjun;Jiang Shunxing;Cheng Xin;Wang Xiaolin
  • 通讯作者:
    Wang Xiaol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的翼龙化石新发现与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筱林;蒋顺兴
  • 通讯作者:
    蒋顺兴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鸭嘴龙动物群化石特异埋藏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古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嘉良;王强;蒋顺兴;程心;李宁;张鑫俊;裘锐;汪筱林
  • 通讯作者:
    汪筱林
山东莱阳晚白垩世恐龙与恐龙蛋研究历史和新进展(英文)
  • DOI:
    10.19615/j.cnki.1000-3118.2017.02.00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古脊椎动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嘉良;王强;蒋顺兴;程心;李宁;裘锐;张鑫俊;汪筱林
  • 通讯作者:
    汪筱林
新疆准噶尔盆地发现世界最大的亚洲足迹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阳;蒋顺兴;汪筱林
  • 通讯作者:
    汪筱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蒋顺兴的其他基金

新疆乌尔禾翼龙动物群准噶尔翼龙科及其足迹化石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