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频注入信号时空分布特性的特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保护及故障处理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0701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4.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earth electrode line is an important part for HVDC transmission project. It is significant to detect and isolate the electrode line fault in time and reliably. The fault signal based protection methods are influenced by the HVDC system operation modes and may be invalid at certain operation modes.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injection based protection method has good adapt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every operation mode. However, the signal injection based protection method is affected by line parameter variation and has no perfect threshold setting principles. This subject considers the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of the high frequency injected signal under different operation conditions of electrode line and analyz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The high frequency voltage superimposed components, the high frequency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and impedanc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are studied to reflect the fault. On this basis, the new protection principles are proposed for earth electrode line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high frequency signal injection based protection has low reliability. Meanwhile, the arc extinguishing conditions of DC current at the fault point of electrode line are carried out. The fault isolation strategy which has minimum effect on AC system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ntrol of UHVDC and the arc-extinguishing ability of the grounding breaker in converter station. This project aims to propose an effective fault identification and fault processing methods to ensure the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UHVDC system.
接地极线路是直流输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可靠地检测和隔离接地极线路故障对直流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基于故障信号的保护方法受直流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大,在部分方式下将失效。现有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保护方法适应性强,对各种直流运行方式均适用,但存在保护性能受线路参数变化影响大、门槛值整定不完善等问题。本课题拟通过考察接地极线路不同工况下高频注入信号的折反射规律,研究注入信号的时空分布特性,分析高频电压突变、高频电压驻波比特征和线路阻抗-距离特性对故障的反映能力,构建接地极线路保护新原理,解决传统利用高频注入保护方法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同时,开展接地极线路故障点直流电弧熄弧条件的研究,利用特高压直流的受控特性与换流站内接地开关的灭弧能力,提出对交流系统冲击影响最小的接地极线路故障处理策略。课题的研究旨在提出有效的接地极线路故障识别与处理方法,保障直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结项摘要

接地极线路是直流输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可靠地检测和隔离接地极线路故障对直流工程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传统基于故障信号的保护方法受直流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大,在部分方式下将失效。现有基于高频信号注入的保护方法适应性强,对各种直流运行方式均适用,但存在保护性能受线路参数变化影响大、门槛值整定不完善等问题。本项目首次研究了不同故障情况下的接地极线路首端测量所得高频阻抗变化的规律,以此为基础完成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阻抗监视策略保护死区机理分析。同时,为解决目前基于高频电流信号注入的高压直流系统接地极线路阻抗监视策略存在拒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接地极线路保护方法,基于线路实测参数实现注入信号频率优化,以此消除保护死区。在新型保护判据方面,为解决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高阻、远端接地故障保护灵敏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频带电压幅值积分的接地极线路保护方法和基于测量阻抗横差的接地极线路保护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接地极线路故障识别准确度,适用于不同运行方式。为实现直流输电单极故障引发接地极线路击穿故障点的快速准确定位,缩短供电恢复时间,提出一种基于换流站故障录波的接地极线路击穿点定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方法的有效性和精度满足实用要求,且无需额外增加换流站软硬件配置,便于工程应用。提出了接地极线路故障隔离策略,利用直流开关的短时过流能力,减少直流闭锁概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3)
直流输电单极故障引发接地极线路击穿的定位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清代;张纯;石玉东;滕予非;李小鹏;甄威
  • 通讯作者:
    甄威
基于注入法的改进特高压直流接地极引线保护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世龙;滕予非;李小鹏;刘明忠;丁宣文
  • 通讯作者:
    丁宣文
一种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接地极线路保护新方法
  • DOI:
    10.16081/j.epae.20190900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庄祎;李小鹏;滕予非;卢继平
  • 通讯作者:
    卢继平
Improved Approach to High-Frequency Current Injection-Based Protection for Grounding Electrode Line in High-Voltage Direct Current System
高压直流系统接地极线路高频电流注入保护改进方法
  • DOI:
    10.1109/tia.2020.2979960
  • 发表时间:
    2020-05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y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4.4
  • 作者:
    Yufei Teng;Zhenyuan Zhang;Xiaopeng Li
  • 通讯作者:
    Xiaopeng Li
高压直流接地极线路断线故障高频阻抗特性及阻抗监视系统适应性
  • DOI:
    10.16081/j.epae.20190901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力自动化设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滕予非;李小鹏;陈福锋;宋新尧;焦在滨;张尧
  • 通讯作者:
    张尧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永磁直驱同步风电机组的分频海上风电系统控制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伟龙;孟永庆;滕予非;宁联辉
  • 通讯作者:
    宁联辉
基于离群点检测的高压并联电抗器本体电流互感器测量异常故障在线诊断
  •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8066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滕予非;吴杰;张真源;姜振超;黄琦
  • 通讯作者:
    黄琦
分频输电系统交交变频器桥臂短路故障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滕予非;宁联辉;王锡凡
  • 通讯作者:
    王锡凡
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风-水短期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四川电力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苗树敏;滕予非;罗彬;陈刚;王亮
  • 通讯作者:
    王亮
有限PMU下采用差动有功功率抗过渡电阻的广域后备保护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童晓阳;连文超;滕予非
  • 通讯作者:
    滕予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