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型石油重度污染土壤原位Fenton改性氧化技术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0841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环境工程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e soil heavily contaminated by dispersion-type oil distributes widely in China, which leads to a seriously environmental problem and should be tackled instantly.Researches regarding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emediation approaches as well as relative mechanisms woul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and a practical method for remediating the soil. Therefore, this study is about remediating the soil contaminated heavily by oil in oil fields by directly in situ modified Fenton remediation technique. In this study, by the stepwise H2O2 addition in the in situ 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quired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s of active species radical generation will be studied. In this study, by the stepwise H2O2 addition in the in situ 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e required conditions and mechanisms of active species radical generation will be studied. In addition, during simulation tests regarding the in situ Fenton oxidation process, masking agent will be added. B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sts, the desorption and oxid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bed petroleum hydrocarbon (TPH) as well as relativ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sorption and oxidation will be studied. Furthermore, by the above studies, we will clarify the mechanisms regarding the oxidation of TPH by the active species radical in the process of in situ modified Fenton oxidation. Finally, we will select an oil field and remediate its heavily contaminated soil by in situ modified Fenton oxidation. In this field experimen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e species radical generation and its following utilization and the desorption/oxidation of the TPH will be optimized. Thereafter, by this study, we will further enrich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in situ remediation of soil heavily contaminated by TPH.
我国分散型重度石油污染土壤涉及区域广、危害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研究探索科学有效的修复方法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针对油井现场重度石油污染土壤,研究原位Fenton改性直接氧化修复技术。通过多次逐步投加H2O2的方法实现原位Fenton改性,在原位Fenton改性条件下,研究活性基的生成条件及规律;通过原位Fenton改性氧化模拟试验,添加掩蔽剂,研究吸附态石油烃的解析、氧化特性及影响因素;通过研究活性基生成速率与石油烃解析率、氧化率的相关关系,阐明原位Fenton改性条件下,体系中活性基对吸附态石油烃的氧化作用机制;在油井现场进行原位Fenton改性氧化重度石油污染土壤试验,确定活性基制备、利用与石油烃解析、氧化达到平衡的原位Fenton改性优化控制条件,建立原位Fenton改性的操作技术,为重度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结项摘要

Fenton原位氧化技术是修复重度石油污染土壤的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该课题针对井场石油污染土壤污染强度不一、污染区域不连续、呈分散型的特征,重点研究在井场现场进行原位Fenton改性的优化条件及操作技术,提出多次投加H2O2联合盐酸羟胺的原位Fenton改性是直接氧化土壤中高浓度石油的有效方法,大幅度提高了H2O2的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羟基自由基对氧化土壤中的石油至关重要,揭示出Fe3+还原为Fe2+的过程较慢、是限制原位Fenton改性氧化石油的关键步,重点研究促进Fe3+还原为Fe2+的方法,发现添加盐酸羟胺可以加速Fe3+还原为Fe2+的过程,提出了H2O2联合盐酸羟胺的原位Fenton改性方法。此外,研究还发现投加低浓度H2O2条件下,土壤中会释放大量溶解性营养,促进了后续生物修复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得到活性基制备、利用与石油氧化达到平衡的优化控制条件,建立了原位Fenton改性操作技术,为我国重度石油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其中突出的研究进展和创新性的学术业绩为:(1)针对井场石油污染土壤污染强度不一、污染区域不连续、呈分散型的特征,首次提出多次投加H2O2联合盐酸羟胺的原位Fenton改性是直接氧化土壤中高浓度石油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3年12月授权(专利号:ZL 2012 1 0403072.1);(2)研究发现投加低浓度H2O2时,部分溶解性Fe2+会与土壤有机物结合形成固相铁,在固相产生羟基自由基可以直接氧化吸附态石油,是修复老化石油污染土壤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于2013年11月授权(专利号:ZL 2012 1 0400637.0.);(3)发现投加225mM的H2O2的原位Fenton技术产生大量的营养明显促进了后续的生物修复过程,为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新方法,该技术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一种能够促进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方法》。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4篇,发明专利12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6项,培养研究生14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变尺度法进行管网状态模拟的精度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卉;黄廷林;徐金兰
  • 通讯作者:
    徐金兰
拉结筋对内配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组合作用影响的有限元模型分析
  • DOI:
    10.15986/j.1006-7930.2015.01.00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威;王伟涛;苏三庆;高敬宇;兰艳
  • 通讯作者:
    兰艳
Effect of the Ratio of Crude Oil to Soil Organic Matter on H2O2 Decomposition and Oxidation of Crude oil in Contaminated Soils
原油与土壤有机质比例对污染土壤中H2O2分解及原油氧化的影响
  • DOI:
    10.1515/jaots-2016-0115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Advanced Oxidation Technologi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u Jinlan;Cui Yiwei;Huang Fudi;Lei Rongjuan
  • 通讯作者:
    Lei Rongjuan
基于磁记忆的钢结构应力表征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樊浩;王威;苏三庆;陈磊
  • 通讯作者:
    陈磊
Development of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n Pipe Bursts in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供水管网爆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 DOI: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r.1065-1069.1699
  • 发表时间:
    2014-12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ui Zhang;Tinglin Huang;Jinlan Xu
  • 通讯作者:
    Jinlan X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N/S值和电子受体对厌氧生物脱氮除硫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金兰;阮泳馨;李智旭
  • 通讯作者:
    李智旭
挂膜沸石覆盖层持续抑制底泥氨氮释放的影响因素研究
  • DOI:
    10.15986/j.1006-7930.2016.04.02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金兰;张晶;刘爱萍;李凯
  • 通讯作者:
    李凯
匀强电场和微生物联合修复石油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6,38(6):790-794.(核心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廷林;肖洲强;徐金兰;唐智新
  • 通讯作者:
    唐智新
生物菌剂修复陕北石油污染土壤实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7,39(1):14-17(核心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廷林;肖洲强;徐金兰;唐智新
  • 通讯作者:
    唐智新
进水COD浓度对厌氧同步脱氮除硫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给水排水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金兰;蔡道健;侯圣春;黄廷林
  • 通讯作者:
    黄廷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金兰的其他基金

富有机质重度污染土壤Fenton定向氧化石油烃的机制及其在低温油区的应用
  • 批准号:
    5177852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吸附态陈旧性石油重度污染土壤的固相铁Fenton氧化修复技术及机制基础研究
  • 批准号:
    51378413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