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病疫霉RxLR效应蛋白SFI7抑制马铃薯ETI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0013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9.病原真菌学与其他微生物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Potato is the third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 in the world. However, it suffers from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diseases late blight that is caused by oomycete pathogen Phytophthora infestans. To successfully infect plants, plant pathogens secrete arsenal of effectors to interfere with plant immunity.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RxLR effector SFI7 from P. infestans is an important effector protein.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the SFI7 in Nicotiana benthamiana enhances susceptibility to P. infestans. Moreover, SFI7 could suppress AVR2-triggered immunity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FI7 and phosphatase StBSL1. And the SFI7 can also suppress the cell death triggered by the RxLR effector PITG_22798 from P. infestans. In this project, we focus on SFI7. Genetic modific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virulence function of SFI7 in potato. Pull-down, co-immunoprecipitation,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assays will be utilized to explore if the SFI7 binds to StBSL1 more tightly than AVR2. And the effect of SFI7 on phosphatase activity will be analyzed. Base on these studies, we are able to illuminate the mechanism of SFI7 to suppress 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 in potato.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important clues for the pathogenesis of P. infestans.
马铃薯是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然而由致病疫霉所引起的晚疫病严重威胁着马铃薯生产。为了成功侵染植物,病原菌会分泌效应蛋白以干扰寄主植物抗病免疫系统。前期研究发现致病疫霉RxLR效应蛋白SFI7是一个重要效应蛋白,超量表达后显著促进致病疫霉侵染本氏烟草。此外,SFI7除抑制RxLR效应蛋白PITG_22798介导的细胞死亡反应外,还能通过与马铃薯磷酸酶StBSL1互作进而抑制AVR2激发过敏反应。本项目拟以SFI7基因为突破口,通过转基因技术明确SFI7基因的毒性功能。结合Pull down、免疫共沉淀、等温滴定量热法等技术鉴定SFI7与AVR2竞争互作StBSL1蛋白,同时分析SFI7对磷酸酶StBSL1活性的影响,初步解析SFI7抑制马铃薯ETI免疫反应机制,最终为揭示致病疫霉的致病机理提供重要线索。

结项摘要

项目以致病疫霉菌效应蛋白SFI7(无毒蛋白PiAVR3b)为切入点,围绕其功能与分子机制等方面开展研究,旨在阐述致病疫霉菌的致病分子机制。经过三年的实施,主要取得以下3个方面成果:1)在效应蛋白SFI7无毒功能方面,我们系统研究了SFI7与抗病蛋白Rpi-R3b识别机制。通过构建不同短截载体,发现了SFI7蛋白C端1个含有61个氨基酸区域为SFI7识别核心功能域。另外Rpi-R3b识别SFI7需要SFI7的细胞核定位及细胞死亡相关基因SGT1和HSP90参与。结果为完善无毒蛋白与抗病蛋白间多样性识别机制提供证据。2)在效应蛋白SFI7毒性功能方面,我们构建了SFI7超量表达马铃薯转基因株系。接种鉴定发现转基因株系的感病性增强。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发现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共有67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08个,下调表达基因471个。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植物与病原物互作、苯丙烷生物合成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代谢途径。转录组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解析了效应蛋白SFI7的毒性分子机制。3)在效应蛋白SFI7寄主靶标鉴定方面,通过酵母双杂交和荧光素酶互补实验鉴定到5个候选靶标,分别是蔗糖非发酵1相关蛋白激酶SNF1、Myb转录因子类似物、核糖体相关蛋白p40-类似物、pre-mRNA剪切因子类似物、锌指蛋白1-类似物。同时,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初步验证了候选靶标蛋白功能。已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论文2篇,北大中文核刊论文9篇,会议论文3篇。尚有1篇SCI论文正在二审中。授权2项新型实用专利。本项目为马铃薯与致病疫霉菌识别多样性及致病疫霉菌致病机制提供有力证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2)
NLS-GFP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栾宏瑛;陈爱娥;王荟洁;刘晶;王洪洋;李灿辉
  • 通讯作者:
    李灿辉
致病疫霉菌诱导马铃薯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及无毒蛋白PiAVR3b寄主靶标筛选
  • DOI:
    10.16688/j.zwbh.202134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植物保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吉;栾宏瑛;王荟洁;刘晶;王洪洋;陈爱娥
  • 通讯作者:
    陈爱娥
利用酵母双杂交筛选与致病疫霉菌效应蛋白PITG_07586互作的寄主蛋白
  • DOI:
    10.13926/j.cnki.apps.000766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植物病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引弟;王荟洁;陈爱娥;刘晶;王洪洋;李灿辉
  • 通讯作者:
    李灿辉
基于液氮研磨法的流式细胞术检测马铃薯倍性的研究
  •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20-047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英转;吕燕;杨东旭;李国威;王洪洋;李灿辉
  • 通讯作者:
    李灿辉
致病疫霉效应蛋白 Pi16275的功能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晶;杨祝强;陈泓妃;许机分;王洪洋;李灿辉
  • 通讯作者:
    李灿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加筋无黏性土石坝漫顶溃坝试验研究
  • DOI:
    10.13244/j.cnki.jiwhr.2017.04.0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秋生;王洪洋;苏瑞林
  • 通讯作者:
    苏瑞林
农杆菌介导的pCB302-3载体在本氏烟中瞬时表达条件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春莲;王洪洋;田振东
  • 通讯作者:
    田振东
多通道成像卫星误差校正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波科学学报,Vol.20(5):614-618,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颖(;王洪洋;廖桂生
  • 通讯作者:
    廖桂生
马铃薯致病疫霉研究进展
  •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9062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菊澧;梁静思;王伟伟;王洪洋;刘晶;李灿辉;唐唯
  • 通讯作者:
    唐唯
马铃薯重要性状QTL 定位及3 个 抗病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 DOI:
    10.16035/j.issn.1001-7283.2018.06.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作物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伟伟;王洪洋;刘晶;梁静思;李灿辉;唐唯
  • 通讯作者:
    唐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洪洋的其他基金

晚疫病菌效应蛋白Pi18215靶向StMybl调控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免疫应答机制解析
  • 批准号:
    32360523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3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效应子识别和孤雌生殖诱导的四倍体马铃薯野生种Solanum hjertingii抗晚疫病基因挖掘与功能分析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