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蜥蜴运动表现和栖息地关系的生态形态适应与进化——以栉缘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60613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401.动物进化与发育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Lizard toe fringes are composed of laterally projecting elongated scales and have arisen independently at least 26 times in seven families of lizards. Variation in fringe morphology shows a strong association with substrate type. This research was based on “morphology-performance-fitness” framework of ecomorphology.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print speed, morphology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ubstrate surfaces in species of lizards with fringed toe that exploit different structural habitats. Our objects were several representative lizards with fringed toes living in the desert region of Xinjiang. It is predicted that each lizard will attain its highest sprint speeds on the substrate that is uses most often, that means fringe toed species on sand dune and no fringed species on other habitat; hence, each lizard should exhibit a “home field advantage” (The home field advantage hypothesis). We also predict that fringe toed species should avoid other habitats except sand dune in which their maximal sprinting capabilities are impaired (The habitat constraint hypothesis). By contrast, no fringed species whose sprint speed is less affected by substrate should use a greater variety of habitat in nature (The habitat breadth hypothesis). We measured locomotor performance in laboratory and field environments, and collect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abitat use data. We measured the kinematics of sprinting and characterized differences in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and surface strength of the soil in different habitats, especially the sprint speed sensitivity in different roughness habitat between fringe toed species and no fringed species. Our main goals were to assess which processes drive variability in morphology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substrate structure affects sprint speed in species with fringed toe in different habitats an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phology and performance. Our study will be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lizard with fringed toe, providing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evolutionary processes of desert lizard morphology, locomotor performance and habitat use.
趋同进化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即类似的性状特征在多个支系中独立发展,这会影响生物体的表型(形态)的许多方面。蜥蜴栉缘是由伸长的鳞片侧面突出组成,在7个蜥蜴科中独立出现至少26次。栉缘形态变化与运动基质类型表现出强烈的相关性。然而栉缘对蜥蜴在不同栖息地基质条件下运动表现的影响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依据“形态——表现——适合度”这一生态形态学的研究框架,以栖息于新疆荒漠地区不同类群具栉缘的几种代表性蜥蜴为对象, 分别在实验室和野外环境下测定其运动表现,测定有栉缘物种和无栉缘物种在不同粗糙度基质之间的冲刺速度敏感度,并和形态特征及栖息地利用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我们的研究是对栉缘影响蜥蜴运动机制研究的首次,其结果对于理解荒漠蜥蜴形态、运动表现和栖息地利用机制的适应性进化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趋同进化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基本形式之一,即类似的性状特征在多个支系中独立发展,这会影响生物体的表型(形态)的许多方面。蜥蜴栉缘是由伸长的鳞片侧面突出组成,在7个蜥蜴科中独立出现至少26次。栉缘形态变化与运动基质类型表现出强烈的相关性。然而栉缘对蜥蜴在不同生境基质条件下运动表现的影响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依据“形态-表现-适合度”这一生态形态学的研究框架,以栖息于新疆荒漠地区不同类群具栉缘的几种代表性蜥蜴为对象, 分别在实验室和野外环境下测定其运动表现,测定有栉缘物种和无栉缘物种在不同粗糙度基质之间的冲刺速度敏感度,并和形态特征及生境利用数据的相关性进行统计 分析,旨在分析蜥蜴栉缘这一特化的形态特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及其对生境利用影响等生态学意义。我们的研究是对栉缘影响蜥蜴运动机制研究的首次,其结果对于理解荒漠蜥蜴形态、运动表现和生境利用机制的适应性进化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我们共测定了鬣蜥科三种沙蜥,即栉缘双侧发达的大耳沙蜥(Phrynocephalus mystaceus)、单侧发达的变色沙蜥(P. versicolor)及两侧均不发达的旱地沙蜥(P. helioscopus)的形态和运动表现,此外还测定了蜥蜴科的栉缘双侧发达的网纹麻蜥(Eeremias grammica)、单侧发达的快步麻蜥(E. velox)和两侧均不发达的敏麻蜥(E. auguta)的运动表现。整体而言,栉缘不发达的的旱地沙蜥成体在不同基质上的速度敏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即“万金油”策略。单侧发达的变色沙蜥在不同基质上的运动表现介于“主场优势”和“万金油假说”的中间过渡类型。大耳沙蜥的外侧栉缘的存在更利于冲刺,而在埋沙方面双侧栉缘状态下表现更好,并且栉缘相对面积能促进了大耳沙蜥的埋沙表现。网纹麻蜥发达的双侧栉缘和较大的腹部面积增加运动时与基质的接触面积,利于获得更快的冲刺速度和加速度;头部形态大小与两种麻蜥的冲刺速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耐力呈负相关。麻蜥属种内及种间形态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由于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而表现出可塑性并有利于物种共存。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orphological function of toe fringe in the sand lizard Phrynocephalus mystaceus.
沙蜥蜴趾缘的形态功能
  • DOI:
    10.1038/s41598-020-79113-4
  • 发表时间:
    2020-12-16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Zheng P;Liang T;An J;Shi L
  • 通讯作者:
    Shi L
敏麻蜥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输出
  • DOI:
    10.13866/j.azr.2018.05.2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干旱区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涛;李叶;郑鹏;时磊
  • 通讯作者:
    时磊
不同基质上快步麻蜥的运动表现及其与形态特征的相关性
  • DOI:
    10.13866/j.azr.2020.03.3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干旱区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莉;郑鹏;时磊
  • 通讯作者:
    时磊
Variations in the reproductive strategies of three populations of 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 in China.
中国沙蜥三个种群繁殖策略的变异
  • DOI:
    10.7717/peerj.57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PeerJ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Liang T;Zhou L;He W;Xiao L;Shi L
  • 通讯作者:
    Shi L
Amphibian and Reptilian Chorotypes in the Arid Land of Central Asia and Their Determinants
中亚干旱地区两栖类和爬行类的形态类型及其决定因素
  • DOI:
    10.1038/s41598-019-45912-7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Scientific Report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Zhou Lu;Liang Tao;Shi Lei
  • 通讯作者:
    Shi Le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破碎巷道锚网喷支护技术研究
  • DOI:
    10.19614/j.cnki.jsks.201810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金属矿山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时磊;王满;汪龙;刘权威;黄滚
  • 通讯作者:
    黄滚
中国石龙子一新纪录属和一新纪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31(4).912~915.2006年10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时磊;周永恒;原洪
  • 通讯作者:
    原洪
宽级配粗粒土数值试验微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水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邓刚;汪小刚;时磊;王振
  • 通讯作者:
    王振
吐鲁番沙虎头、体大小的两性异形及其食性的季节性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时磊;李文蓉;刘洋;宋玉成
  • 通讯作者:
    宋玉成
中国蟾蜍一新记录-大蟾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分类学报. 30(2).444~445.2005年04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时磊;周永恒;原洪
  • 通讯作者:
    原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时磊的其他基金

吐鲁番沙虎种子扩散综合征——形态、行为和化学的整合
  • 批准号:
    3226025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4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蜥蜴种子扩散作用研究——以吐鲁番沙虎和刺山柑为例
  • 批准号:
    3126051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4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新疆北部地区爬行动物区系及生态地理分布的研究
  • 批准号:
    30360014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