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疫灾时空分布及其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批准号:
4180114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4 万元
负责人:
张涛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110.人文地理
结题年份:
2021
批准年份:
2018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魏幼红、石国宁、陈云、康怀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瘟疫灾害是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致的疾病灾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顶级自然灾害之一。在“健康中国”建设及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选择处于“明清小冰期”前段的明代为研究时段,建立明代地图数据库、瘟疫灾害数据库和气候变化数据库,从地理学、历史学、流行病学、气候学等多学科视角出发,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空间分析、小波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明代疫灾的时间变化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以及明代疫灾变化与气候变化的时空对应关系。在理论上,有利于拓展历史医学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推动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在实践上,有利于增强对气候变化健康效应的认识和应对,为当前政府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完善传染病防治体系、防控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历史经验和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The epidemic disaster is a kind disaster caused by the pandemic of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it’s one of the climax natural disasters which threat the human health.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Healthy China" construction and the global climate change, the Ming Dynasty is selected as the study period which is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Little Ice Ag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establish the Ming Dynasty historical map database, epidemic disasters database and climate change database,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view of geography, history, epidemiology and climatology, using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wavelet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o analyze the scientific questions including the tempor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space distribution pattern,an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epidemic change and climate change in the Ming Dynasty. In theory, this study can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medical geography by expanding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methods. In practice, this study can help increase awareness and response to the health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also can provid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scientific base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plan, improve the infectious disease prevention system,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emergent events of public health, and maintain the social stabilization.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瘟疫灾害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顶级自然灾害之一。以明代疫灾史料及环境史料为基础,运用空间分析及数理统计方法,研究明代疫灾的时空分布规律、疫灾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归纳明代疫灾的环境机理。主要研究结论为:(1)明代疫灾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在时间分布上,崇祯朝的灾情最为严重,春季和夏季是疫灾高发季节,整体呈上升趋势,每隔十年疫灾县数约增加9.5个,存在100年和50年两种尺度的波动周期;在空间分布上,呈现自东北向西南递减的总体趋势;疫灾热点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三个区域,冷点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三个区域。(2)明代疫灾变化与气候冷暖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气候干湿变化关系不显著。明代全国气候冷暖变迁与疫灾变化符合回归方程y=-1.456x-0.577,气候冷暖变迁可以解释23%的疫灾县数变化;明代东部地区干湿变迁趋势与疫灾变化趋势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3)明代疫灾与水、旱、蝗、震等自然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明代疫灾与水灾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421x-20.961,十年水灾县数可以解释33.1%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明代疫灾与旱灾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546x-18.230,十年旱灾县数可以解释74.1%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明代疫灾与蝗灾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705x+10.724,十年蝗灾县数可以解释46.4%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明代疫灾与震灾的因果关系符合回归方程y=0.383x+6.354,十年震灾县数可以解释29%的十年疫灾县数的变化。(4)疫灾的环境机理可以理解为影响疫灾的环境要素、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气候冷暖变迁、水灾、旱灾、蝗灾、震灾等5种要素是对明代疫灾变化具有影响的主要自然环境要素,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旱灾>蝗灾>水灾>震灾>气候冷暖变迁”。环境要素影响疫灾的作用机理,从本质上是通过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施加影响而体现的。本研究在理论上,有利于拓展历史医学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推动历史医学地理学的发展,促进明代历史疫灾地理研究的深入;在实践上,有利于增强对气候变化健康效应的认识和应对,为当前政府部门制定传染病防治规划、完善传染病防治体系、防控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历史经验和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20
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影响因子:--
作者:王晓伟;龚胜生;李孜沫;张涛;石国宁
通讯作者:石国宁
DOI:--
发表时间:2021
期刊:中国性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张涛;龚胜生;汤恒;梅琳
通讯作者:梅琳
DOI:--
发表时间:2020
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影响因子:--
作者:姜玉纯;张涛
通讯作者:张涛
DOI:--
发表时间:2021
期刊:地理学报(北京)
影响因子:--
作者:龚胜生;李孜沫;谢海超;王晓伟;张涛;石国宁;陈发虎
通讯作者:陈发虎
DOI:10.16862/j.cnki.issn1674-3873.2019.03.022
发表时间:2019
期刊: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王维;张涛;陈伟
通讯作者:陈伟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