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MOFs对室内VOCs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87859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05.空气污染控制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are indoor air pollutants with short- and long-term adverse health effects despite their low concentrations. Photocatalysis and adsorption are two promising technologies for the removal of indoor VOCs. Based on the ultrahigh surface area and designability of MOFs, the applicant propose strategies to develop the synergetic effects of photocatalysis and adsorption on core-shell MOFs. To solve some key scientific problems,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groups and core-shell structure of MOFs on band/electronic structure, adsorption capacity, surface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are to investigated. Light response of MOFs catalysts are expected to be extended to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of sunlight by group functionalization, doping modification and/or composite coating. The method-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ill be elucidated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photocatalysis experiments for typical indoor VOCs removal. The degradation of VOCs on core-shell MOFs and the synergetic behavior of adsorption-photocatalysis will be clarified. Addressing the crucial scientific issues will benefit the indoor air quality control with theoretical supports.
VOCs是室内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低但危害大,吸附和光催化是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物最具应用前景的两种技术。基于MOFs超高比表面积及优良可调控性,本研究提出通过构建核壳结构MOFs发挥其对室内VOCs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针对若干关键科学问题,本研究将明确官能团及核壳结构MOFs对能带结构、吸附能力、表面性质及光催化作用的影响,进一步优化合成方法及工艺条件;通过官能团修饰、掺杂改性、材料复合等手段,拓展MOFs材料的光响应范围,增加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将核壳结构MOFs应用于室内典型VOCs的降解(以苯系物为代表),建立合成工艺-微观结构-光催化性能的关系。通过分析催化剂表面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揭示核壳结构MOFs光催化降解VOCs的反应机理,结合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阐明其吸附-光催化高效去除VOCs的协同效应。本项目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将为我国室内空气VOCs的高效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在该项目研究中,首先通过水热法和后修饰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的NH2-UiO-66@TiO2光催化剂,该催化剂展现出超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可见光光吸收,并且通过异质结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产生更多的·OH和·O2−。这使得该催化剂在可见光降解甲苯展现出优良性能和稳定性。其次,通过简单水热得到F掺杂的TiO2纳米片,然后利用TiO2表面上的氟离子在氢气氛围中煅烧得到富含氧空位的样品F-TiO2-x。该样品在光催化降解四种室内典型VOCs(乙醛、乙酸乙酯、甲苯和丙烯腈)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高于商业P25。F- 和 Ti3+ 之间的强电子排斥有助于F-TiO2-x的类金属化,这有效地加速了光生电子的转移,并且F-和氧空位协同促进O2和H2O分子的吸附和活化形成自由基。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超临界水热制的0D缺陷态的TiO2量子点,并将其与2D g-C3N4构建形成异质结。空位缺陷的0D/2D S型异质结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能力、优异的界面电荷分离和转移效率以及无障碍H2O解离能力,从根本上改善了可见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析氢性能。除此之外,探索了MXene基光催化剂在光催化CO2还原的应用。TiO2和Ru纳米颗粒原位水热生长在使用路易斯酸蚀刻法合成了Ti3CN MXene上,其CO和CH4生成率是商用P25的20.5和9.3倍。光催化活性的增强归因于Ru和Ti3CN MXene的帮助下,光诱导电荷的分离和转移进一步增加电子参与CO2还原反应。再者,通过静电自组装将硼掺杂的石墨碳氮化物与少量层Ti3C2-MXene结合。优化的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产生的CO和CH4产率分别是g-C3N4的3.2倍和8.9倍,并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复合材料表现出增强的光诱导载流子分离和加速的电荷传输,导致更好的光催化活性。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La-Doped BiOI Microspheres for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Oxidation of NO under Visible Light Illumination
La 掺杂 BiOI 微球在可见光照射下高效光催化氧化 NO
  • DOI:
    10.3866/pku.whxb20200910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cta Physico 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 作者:
    Qian Li;Jing Hu;Yi Zhou;Haiqiang Wang;Zhongbiao Wu
  • 通讯作者:
    Zhongbiao Wu
Construction of Few-Layer Ti3C2 MXene and Boron-Doped g-C3N4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构建少层 Ti3C2 MXene 和掺硼 g-C3N4 以增强光催化 CO2 还原
  • DOI:
    10.1021/acssuschemeng.1c01155
  • 发表时间:
    2021-06
  • 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Wang Haiqiang;Tang Qijun;Wu Zhongbiao
  • 通讯作者:
    Wu Zhongbiao
Vacancy-defect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induced an S-scheme charge transfer pathway in 0D/2D structures under visible-light irradiation
空位缺陷半导体量子点在可见光照射下在 0D/2D 结构中诱导 S 型电荷转移途径
  • DOI:
    10.1016/j.apcatb.2022.121109
  • 发表时间:
    2022-01-28
  • 期刊:
    APPLIED CATALYSIS B-ENVIRONMENTAL
  • 影响因子:
    22.1
  • 作者:
    Bi, Feng;Su, Yuetan;Wu, Zhongbiao
  • 通讯作者:
    Wu, Zhongbiao
Core-Shell Structured NH2-UiO-66@TiO2 Photocatalyst for the Degradation of Toluene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核壳结构NH2-UiO-66@TiO2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甲苯
  • DOI:
    10.3866/pku.whxb202009045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0.9
  • 作者:
    Zhou Yi;Ouyang Weilong;Wang Yuejun;Wang Haiqiang;Wu Zhongbiao
  • 通讯作者:
    Wu Zhongbiao
Effects of Different Copper Species on the Combustion of Dichloromethane over Cu/HZSM-5 Zeolite Nanoporous Catalysts
不同铜形态对Cu/HZSM-5沸石纳米孔催化剂上二氯甲烷燃烧的影响
  • DOI:
    10.1021/acsanm.0c03156
  • 发表时间:
    2021-01
  • 期刊:
    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5.9
  • 作者:
    Liu Yue;Zhu Yanye;Huang Wenzuo;Ying Qingji;Wu Zhongbiao
  • 通讯作者:
    Wu Zhongbi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La(OH)3纳米棒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净化NO 的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艳娟;肖香;董帆;何詠基;吴忠标
  • 通讯作者:
    吴忠标
(BiO)2CO3和N掺杂(BiO)2CO3分级微球可见光催化氧化NO机理的原位红外光谱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兴安;何文杰;王红;孙艳娟;董帆;吴忠标
  • 通讯作者:
    吴忠标
纳米片自组装原位N掺杂(BiO)_2CO_3分级微球的可控合成及其优异可见光催化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帆;刘海涛;傅敏;张海东;蒋彦可;边际;吴忠标
  • 通讯作者:
    吴忠标
焙烧温度对铈改性钛纳米管脱硝活性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雄波;莫建松;王海强;吴忠标
  • 通讯作者:
    吴忠标
可见光诱导Ag/AgX等离子体光催化净化NO的性能与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鹏;刘红婧;董帆;何詠基;王海强;吴忠标
  • 通讯作者:
    吴忠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忠标的其他基金

单原子修饰催化剂构建及其在N2O低温分解中的应用与机制研究
  • 批准号:
    52370120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VOCs与NOx协同催化净化及多界面核壳结构催化体系构建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抗碱/碱土金属中毒的钛基核壳脱硝催化剂构筑及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127845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Mn-Ti系低温SCR脱硝催化剂二氧化硫中毒机理及其改性研究
  • 批准号:
    50878190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低温SCR催化剂制备及脱硝机理研究
  • 批准号:
    20577040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