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圈成分对共振态性质影响
结题报告
批准号:
10975146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负责人:
董宇兵
学科分类:
A2703.中高能核物理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明涛、王世栋、陈殿勇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人们已发现一些核子共振态的实验现象不能利用传统组分夸克模型(3q)来完全理解。近期实验上新发现的一些强子共振态,也对传统组分夸克模型的概念(3q,q\bar{q})提出挑战。这就要求发展传统组分夸克模型。在组分夸克模型中加入夸克-反夸克涨落,或等价地加入强子圈成分是一个发展方向。强子圈可以通过介子云理论引入,也可以通过夸克层次上的^3P_0模型引入。利用后一种引入强子圈的机制讨论强子性质是基于夸克模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可广泛地应用到轻重子体系中。传统组分夸克模型对解释轻重子的性质(如△(1232)和Roper等的电子跃迁、强衰变和能谱)都有不足,强子圈成分的系统引入将有助于对这些性质的理解,明显改进传统组分夸克的描述。同时,比较两种强子圈引入机制也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另外,直接考虑强子圈(分子态:介子+介子)的构成对合理解释一些新共振态,如X(3872)的性质, 也会起到重要的帮助。
英文摘要
近年来,Babar, Belle以及BEPC等国际知名的实验装置都发现了一些窄的强子共振态,及所谓的X、Y、Z粒子。 这些新的强子共振态的共同特点是:a), 它们都是一些窄的共振态; b), 它们的能级在产生两个介子,或者一个重子加一个介子的能量阈附近; c), 它们的性质不能用传统的夸克模型来解释。 因此人们通常把这些新的强子共振态解释为多夸克态,或者是介子-介子(介子-重子)的分子态。.本项目的工作是在强子-分子态的图像下研究某些XYZ粒子的性质,通过考虑强子圈的影响来计算这些新强子共振态的衰变宽度,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同时我们也在分子态的框架下,利用手征SU(3)夸克模型,计算了介子-介子的束缚态问题,对可以形成的束缚态的束缚能和均方根半径给出了理论预言。在具体计算中我们研究了X(3872), Σc(2800), Λc(2940), Zb+(10610)和Zb+‘(10650)等共振态。.同时,我们把氘核看作是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的弱束缚体系,考虑了质子-中子圈(强子圈)的贡献,可以对氘核的电、磁和四极形状因子都给出理想的描述。特别是我们开始计划研究氘核的推广的部份子分布函数,利用质子和中子的部分子分布函数和强子圈积分来表述氘核的部份子分布函数,并将对氘核的张量结构函数进行了研究。.另外,我们还考虑了pion介子的各种形状因子。把pion介子看作是q\bar{q}的束缚态,通过类似于强子圈的方法,考虑夸克圈的贡献,可以对pion介子的性质进行较好的描述。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Charmed baryon Sigmac(2800) as a ND hadronic molecule
迷惑重子 Sigmac(2800) 作为 ND 强子分子
DOI:10.1103/physrevd.81.074011
发表时间:2010-02
期刊:Physical Review D
影响因子:5
作者:
通讯作者:
Two-Photon Exchange Corrections to Single Spin Asymmetry of Neutron and 3He
中子和 3He 单自旋不对称性的双光子交换校正
DOI:10.1088/0253-6102/55/3/22
发表时间:2009-11
期刊:Commun. Theor. Phys
影响因子:--
作者:董宇兵
通讯作者:董宇兵
Effect of two-photon exchange on the charged pion form factor
双光子交换对带电π介子形状因子的影响
DOI:10.1016/j.physletb.2009.12.064
发表时间:2010-02
期刊:Physics Letters B
影响因子:4.4
作者:董宇兵
通讯作者:董宇兵
A study of pion structures in an effective Lagrangian approach
有效拉格朗日方法中π介子结构的研究
DOI:10.1088/0954-3899/39/2/025003
发表时间:2012-01
期刊:Journal of Physics G: Nuclear and Particle Physics
影响因子:--
作者:Dong, Yubing
通讯作者:Dong, Yubing
Long-distant contribution and $\chi_{c1}$ radiative decays to light vector meson
对光矢量介子的长距离贡献和$\chi_{c1}$辐射衰变
DOI:--
发表时间:--
期刊:
影响因子:--
作者:
通讯作者:
较高自旋强子体系的广义部分子分布函数的研究
强子体系类时电磁性质的研究
轻原子核体系电磁性质的研究
双光子交换效应对氘核以及核子共振态性质的影响
N*物理和夸克--强子二重性
N*物理和共振区核子自旋的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