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组成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及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信号调控途径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60045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3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207.植物生殖与发育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Constitutive aerenchyma is a channel for gas exchange formed in aquitic plants during their morphogenesis. The function is to enhance gas transport between shoot and root for maintaining the normal physiological metabolism of root, and to increase adaptability to hypoxia condition. In the past studies, the aerenchyma formation is mainly reported at histological levels and lack of cytological essence from developmental points. Finally, great dispute was arisen in their developmental types, and the mechanism of PCD-susceptible cells deathis still unknown from molecular biology points of view. The aim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research on the constitutive aerenchyma formed in Typha angustifolia, Trapa pseudoincisa, and Potamogeton perfoliatus. Comparative study on constitutive aerenchyma ontogenesis and their development types in 3 aquitic plants, using light microscop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Further to study the DNA fragmentation and genes regulatory pathway during PCD process of constitutive aerenchyma formation by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And combine with the role of ROS and Caspase3-like protein on constitutive aerenchyma induction and inhibition, study on signal regulations of constitutive aerenchyma formation. To discus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regulatory route of PCD process during constitutive aerenchyma formation.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new research ideas and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improving adaptation of aquatic plants to oxygen-deficient conditions.
组成型通气组织是水生植物形态发生过程中形成的气体交换通道,将氧气从地上部分运输到根内,以维持正常的生理代谢,提高其对低氧环境的适应性。以往对通气组织形成方式的研究主要在组织学水平上,缺乏对其发育过程的细胞学研究,导致不同学者对组成型通气组织类型存在很大争议,且对组成型通气组织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拟以香蒲、格菱和穿叶眼子菜等水生植物组成型通气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微镜技术和分子检测技术比较研究3种水生植物组成型通气组织的发生发育规律和形成方式;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组成型通气组织细胞程序性死亡(PCD)形成过程中核DNA断裂及基因调控通路;结合活性氧和Caspase3-like蛋白对组成型通气组织的诱导和抑制作用,研究组成型通气组织PCD过程的信号调控,探讨组成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中PCD发生分子机制及调控途径,为提高水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提新思路和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通气组织的形成是湿地植物的组织、器官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性策略,其主要功能是将氧气从地上运输到根内的通道,对植物正常生理代谢的维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通气组织的类型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观察成熟通气组织结构而得出的结论,尚缺乏对通气组织发生、发育和形成全过程的细胞学本质的研究。且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事件了解的不够清楚,对其发育调控过程的理解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本项目拟以香蒲、格菱和穿叶眼子菜等植物组成型通气组织为研究对象,从通气组织发生、发育和形成过程,乙烯等信号分子对通气组织形成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初步探讨了组成型通气组织形成过程中PCD发生分子机制及调控途径。. 首先,从植物形态发生学和细胞学的角度,从不同的层次上证实了格菱、香蒲和穿叶眼子菜等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过程中有细胞破毁和降解的发生。因此,水生植物通气组织形成过程是一个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三类植物通气组织的形成方式都是溶生型。. 其次,在植物通气组织形成过程的PCD细胞学事件中,细胞核或者液泡膜破裂最早发生;随后,细胞质中产生大量的囊泡,细胞器降解,细胞内含物的降解;质膜的降解是通气组织PCD的一个关键过程;细胞壁最后降解或者没有彻底降解,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形成溶生型通气组织。. 第三,通气组织信号调控网络中,1-MCP处理后,能明显抑制乙烯诱导通气组织的形成,但不能抑制AT诱导通气组织的形成,在通气组织PCD调控中,乙烯是活性氧的上游信号分子,经活性氧将PCD信号传递给下游信号; Caspase 3-like蛋白在乙烯、活性氧的诱导下表达水平升高,且其活性的表达与乙烯和活性氧信号调控通气组织的形成具有一致性,表明Caspase 3-like蛋白作为下游信号来调控PCD的发生。. 第四,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0篇,SCI收录期刊论文5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人,在读博士1人,梁希青年论文奖1项,宁夏青年拔尖人才自治区级学术技术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已圆满完成了计划研究任务,取得了创新性强、应用前景广阔的研究成果。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ethylene receptor regulates Typha angustifolia leaf aerenchyma morphogenesis and cell fate
乙烯受体调节香蒲叶通气组织形态发生和细胞命运
  • DOI:
    10.1007/s00425-019-03177-4
  • 发表时间:
    2019-07-01
  • 期刊:
    PLANTA
  • 影响因子:
    4.3
  • 作者:
    Liu, Huidong;Hao, Nan;Liu, Wenzhe
  • 通讯作者:
    Liu, Wenzhe
芦苇对人工盐碱湿地中Na + 的吸收与转运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晨;谭玲玲;倪细炉;李昌晓;李健
  • 通讯作者:
    李健
5 种湿 地植 物对 土壤重金属 的富集转运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莉;李龙山;倪细炉;李昌晓;李健
  • 通讯作者:
    李健
生活污水对土壤及湿地植物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龙山;倪细炉;李昌晓;李健
  • 通讯作者:
    李健
NaCl胁迫对长苞香蒲和芦苇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江苏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伍会萍;丁振杰;倪细炉
  • 通讯作者:
    倪细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CiteSpace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研究现状及趋势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龙龙;杜灵通;丹杨;王乐;乔成龙;孟晨;倪细炉
  • 通讯作者:
    倪细炉
盐池荒漠草原人工植被重建对区域生态系统蒸散的影响
  •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19.05.00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丹杨;杜灵通;王乐;马龙龙;孟晨;倪细炉
  • 通讯作者:
    倪细炉
‘宁杞8 号’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广西植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静;袁婷;倪细炉;朱强;王翠平
  • 通讯作者:
    王翠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