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模式、效应及动力机制—多城市比较和实证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37100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108.经济地理
- 结题年份:2017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7-12-31
- 项目参与者:李国平; 肖怀德; 吴爱芝; 王志宝; 赵浚竹; 原嫄; 张杰斐;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rough comparative empirical studies, this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tterns of the polycentric spatial development of extra large cities in China. We also establish the framework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on urban efficiency, mobility and environment, and empirically test the effects of the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of extra large Chinese cities, which is supposed to improve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labor productivity of cities, reduce the regional disparity, increase the job accessibility and facilitate the jobs-housing balance, as well as decrease the land consump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etc.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of extra large Chinese c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land market, public finance, government incentives, and power structure, we try to set up the theoretical models of polycentric urban evolution in China, and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the polycentric development in extra large Chinese cities. This research aims to push forward the study of polycentric cities in China, to propose the polycentric urban theory of China, and to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s and theoretical rationales for policy making to improve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and help solve the urban problems of extra large Chinese cities, as well as to support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China.
本项目以实证研究为主,结合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通过多城市比较实证,全面总结中国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结构特征和演化模式,并建立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绩效评价的分析框架,将多中心结构绩效区分为经济绩效、流动绩效和环境绩效,实证检验中国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对提高经济效率、缩小区域差距,增加就业可达、改善职住平衡,以及降低资源消耗和碳排放等方面的效果。从土地市场、地方财政、政府激励、权利转化等方面,理解中国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制度背景,尝试建立符合中国实际的多中心城市空间演化的理论模型,并实证分析中国特大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动力机制。本项目致力于推动我国的多中心城市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理论,为优化我国特大城市空间发展,解决大城市病,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经验证据和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针对目前较为缺乏对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特征、趋势和规律的全面系统研究,本课题通过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的比较研究和以北京为案例的长期演化动态研究,深入研究了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结构特征、演化模式、结构效应和驱动因素等。在广泛梳理和比较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定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更为综合全面和切合中国实际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定量分析路径,并建立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效应和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框架。本研究首次基于全国街道乡镇级就业数据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研究,总结出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特征、规律和演化趋势。同时,主要以北京为例,进行时空演化动态研究,分析中国城市分散化、再集聚和多中心空间发展趋势及其效应。本研究重点围绕经济绩效和交通发展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结构效应,包括多中心空间发展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对城市通勤模式的影响,城市交通发展对城市内就业分布的影响,以及城市就业可达性和居住-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动等。本研究从地理本性论出发,提出了分析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驱动因素的解释框架,并实证检验了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驱动因素和动力机制。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在于,有助于丰富国内外的多中心城市研究,并加深对不同背景下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的认识,为理论检验和价值判断提供更多的经验证据。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在于,为科学评价中国城市多中心空间发展的利弊,合理拟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推进诸如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解决大城市病等提供经验依据和决策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冷热点格局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浩;马琳;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京津冀区域制造业分工与转移
- DOI:10.13959/j.issn.1003-2398.2016.04.013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人文地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杰斐;席强敏;孙铁山;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创新活动空间集聚及其影响机制研究评述与展望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人文地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瑜康;李国平;袁薇薇;孙铁山
- 通讯作者:孙铁山
1990s以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失衡格局的时空演化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浩;马琳;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城镇化水平与制造业空间分布——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曦;席强敏;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局部空间统计的产业集群空间分析——以北京市制造业集群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京津冀都市圈人口集聚与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区域密度函数的实证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地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孙铁山;卢明华;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中国首都圈区域空间结构特征——基于分行业就业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丹;孙铁山;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及展望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经济地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国平;吴爱芝;孙铁山
- 通讯作者:孙铁山
近五十年来全球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与趋势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世界地理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原嫄;孙铁山;李国平
- 通讯作者:李国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孙铁山的其他基金
多重异质性下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重构的互动响应研究
- 批准号:41971156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53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中国特大城市人口-就业空间演化与互动机制研究
- 批准号:41001069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1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