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二次转化快速获得无筛选标记IGF-1/IGFBP-1叶绿体转基因生菜的研究

批准号:
30972012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负责人:
张应华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506.蔬菜与瓜果生长发育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仕玉、彭春秀、张杰、何雍琴、张卿哲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这两个具有重要功能的蛋白质因子转入生菜叶绿体,获得无筛选标记、高效表达的转基因生菜。.项目拟克隆生菜叶绿体rpoA基因两侧翼序列作重组片段,构建到aadA基因两端,转化生菜获得rpoA基因缺失白化体。构建新的表达载体,重组片段之间插入rpoA/IGF-1/IGFBP-1基因,片段外侧连接aphA-2(kan+)基因表达盒。转化上述白化体,瞬时表达Kan抗性,形成的愈伤组织转到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获得无筛选标记并恢复绿色的转基因生菜。.研究将建立起新的叶绿体转基因筛选体系,即表型性状结合抗性对转化体进行筛选,实现快速同质化。IGF-1/IGFBP-1同时在植物体内表达,为将其用于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无筛选标记转基因植株的获得,有助于消除人们对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的担心。
英文摘要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增殖调控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通过与IGF-1的结合与释放,对IGF-1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利用叶绿体能高效、安全表达外源蛋白的优势,在生菜叶绿体中表达IGF-1/IGFBP-1,以期为研究叶绿体表达系统并将其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IGF-1提供一种可能的途径。.项目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1、根据生菜叶绿体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PCR方法克隆了rpoA基因两侧翼片段作同源整合位点,构建了IGF-1/IGFBP-1叶绿体表达载体。对载体的有效性,进行了gfp基因原核表达验证。结果表明,gfp基因能够在质体特异性启动子Prrn及终止子TpsbA的调控下高效表达, 表达量约占总可溶性蛋白的45.6%,包涵体占菌体蛋白的47.5%。. 2、选择了22个品种的生菜,设计6-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进行芽分化诱导培养,筛选出分化率高的品种,进一步作抗生素筛选培养,建立了Kan和aadA/spe两种生菜遗传转化筛选体系。. 3、进行了生菜核转化研究。以美国生菜“大速生”为试材,叶片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IGF-1基因成功导入生菜中。抗性芽进行4次连续筛选培养,获得的阳性植株进行了PCR及RT-PCR分子检测。结果15株抗性植株PCR检测,11株有目标条带。选取以PCR检测为阳性的植株进行RT-PCR检测,表明胰岛素生长因子-1在RNA水平上得到了表达。. 4、采用基因枪法进行了叶绿体转化研究。进行二次转化,第一次转化用pBaadA载体,采用30mg/L spe进行多轮筛选,筛选抗性转化体。第二次转化用pBrpoA-IGF-1/IGFBP-1载体,在含Kan 12 mg/L筛选培养基中进行筛选培养,形成的愈伤组织转到不含抗生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对部分转化植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及表达产物检测,结果表明,生菜叶绿体中表达的IGF-1具有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活性。. 5、以本项目为研究内容,已毕业本科学生6名;毕业硕士研究生1名,另有2名在读。到台湾大学交流访问1人次。发表论文3篇,硕士论文1篇,已投稿3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杨正安;丁玉梅;吴兴恩;迟淑娟;何雍琴;张应华
通讯作者:张应华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杨正安;丁玉梅;张应华;张兴国
通讯作者:张兴国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影响因子:--
作者:何雍琴;迟淑娟;杨正安;王仕玉;邵珠华;张应华
通讯作者:张应华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甘蓝叶绿体中表达的研究
- 批准号:3057127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19.0万元
- 批准年份:2005
- 负责人:张应华
- 依托单位:
云南野生蔬菜资源调查分析研究
- 批准号:39560054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7.5万元
- 批准年份:1995
- 负责人:张应华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