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重疫区Amur汉坦病毒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项目摘要

近年来,运用基因分型技术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上世纪80年代,我国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中,Amur汉坦病毒就已经存在。但是,至今有关Amur病毒宿主动物方面的证据一直极其匮乏,且近二十多年来也很少再有来源于病例中的Amur病毒的报道。为此,本研究拟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高发区,尤其是曾有该型汉坦病毒感染病例发生地区的现患病人以及宿主动物中Amur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一次较系统的调查,以弄清目前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中Amur汉坦病毒的流行情况,明确Amur汉坦病毒的动物宿主,弄清Amur病毒疫源地的生态学特征及其分布情况,掌握Amur病毒对人们的健康威胁,进而探讨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演变情况,并为汉坦病毒疫苗的相关研究以及提出更加科学的、更具针对性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本研究严格按照项目计划书,根据我国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的分布情况、演变趋势,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选择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几个典型高发区(黑龙江、山东、内蒙古),以及宿主动物多样复杂的云南地区,重点针对曾有Amur汉坦病毒感染病例发生地区的现患病人以及宿主动物中汉坦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了一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共采集了697只鼠形动物和82份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病例血液标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了检测,获得阳性宿主动物标本21,患者PCR阳性标本9份,并进一步进行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基本明确了我国Amur汉坦病毒的疫区主要位于东北黑龙江、吉林以及内蒙古东北部地区。人群新发Amur病毒感染病例仍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并与我国30年前在该地区分离到、但近来才确定为Amur型别的H8205株同源性最高(98%),提示同一地区人群中Amur病毒变异不大。但不同地域宿主动物中的Amur病毒基因差异较大,其中内蒙古流行的Amur病毒是一个新亚型。研究也进一步明确Amur病毒的主要宿主动物为大林姬鼠, 其疫源地分布与大林姬鼠栖息地的生态学特征及其分布一致;同时明确了Amur病毒对人们的健康威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发现我国东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除了感染Amur病毒之外,仍主要由汉滩型汉坦病毒引起,同时包含首尔型汉坦病毒所致病例。此外,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大林姬鼠可携带汉滩病毒及Amur病毒等多种型别汉坦病毒。研究还发现了我国东北地区棕背鼠平、普通仓鼠等动物携带普马拉类似病毒,但与目前普马拉病毒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3%,可能为一新亚型。普马拉病毒在欧洲主要引起轻型肾炎,但在我国一直尚未见病例报道,值得进一步研究。由于大林姬鼠、黑线姬鼠、棕背鼠平等在林区生活环境交叉重叠,很可能为Amur病毒与其他汉坦病毒之间的重组提供有利微观环境,进而对病毒的进化和疫源地变迁产生重要影响。另外,本研究还发现山东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东北地区普通鼩鼱、云南滇绒鼠携带变异较大的新型汉坦病毒,正在进一步深入研究。. 上述结果进一步弄清了我国Amur病毒及其他新型/亚型汉坦病毒对人们的健康威胁,进一步探讨了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情演变情况,为提出更加科学的、更具针对性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相关结果已撰文待发表SCI文章2篇,已录用英文文章1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云南西部地区家畜动物感染巴贝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涛华;高子厚;蒋宝贵;赵文红;苏超;贾娜;张青;江佳富;杜春红
  • 通讯作者:
    杜春红
我国东北小型啮齿动物和家畜存在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veterinary microbiolot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詹琳;杨红;曹务春;江佳富;张小爱;吴晓明;张文义;刘玮;左曙青;曹智伟
  • 通讯作者:
    曹智伟
云南西北部地区家畜无形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DOI:
    10.3969/j.issn.1002-2694.2020.00.10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明国;江佳富;高子厚;贾娜;汤丽;何志海;张青;张云;王帆;杜春红
  • 通讯作者:
    杜春红
从我国野生啮齿动物和家畜首次分离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 影响因子:
    11.8
  • 作者:
    詹琳;Dumler;左曙青;刘玮;杨红;曹务春;江佳富;张小爱;刘运喜;吴晓明;张文义;张泮河;边长玲
  • 通讯作者:
    边长玲
云南省腾冲市牛、羊中无形体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DOI:
    10.3969/j.issn.1008-0589.2020010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雪鹰;蒋宝贵;何志海;孙毅;傅国璋;姚明国;张云;江佳富;杜春红
  • 通讯作者:
    杜春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江佳富的其他基金

云南省边境地区蜱媒新病原体的发现及其传播机制研究
  • 批准号:
    U2002219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224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我国人群巴贝西虫感染流行病学及其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 批准号:
    81673235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我国人群中嗜吞噬细胞无形体感染调查与分离鉴定
  • 批准号:
    8117272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宿存机制的研究
  • 批准号:
    30700682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