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Ce混合稀土形成的稳定相颗粒在Mg-Y-Zr合金变形及服役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040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12.有色金属冶金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use cerium-rich mischmetal (MM) as adding elements to form stable phase particles due to its low solubility in magnesium alloy in order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particle stimulated nucleation during deformation and summary the influence law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ffected by the stable phase particles in the actual course of service in Mg-Y-Zr allo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ims of this project is to achieve balanced use of our existing surplus of misch metal resources to develop a new kind of magnesium alloy with better high-low 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establish relatively complete design concept of rare earth magnesium alloys. .The main analysis equipments may be used in this project are OM, XRD, SEM, TEM, DSC, room-high temperature tensile machine and creep test instrument. Teat treatment, thermal simulation, forging and extrusion will be adopted in this study. .Various volume fractions stable phase particles will be obtained through content adjustment of MM. The effect of 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recrystallization ability will be investigated by statistical method. Different deformation processes will be done to alter the scale and distribution of stable phase for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law of stable phase particles on room-high temperature instantaneous properties and creep properties. Mechanism that stable phase particles affect the alloys properties will be revealed.
本项目拟以富Ce混合稀土(MM)为添加元素,利用其在镁中固溶度较小的特性,便于形成稳定相颗粒,揭示其对Mg-Y-Zr合金变形过程中诱导再结晶发生的作用机理,得到其在实际服役过程中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期达到平衡使用我国现有富余混合稀土资源,制备同时具有优异高低温综合力学性能的新型合金,并为稀土镁合金的研制提供相对完整的设计理念。用到的分析检测设备主要有OM、XRD、SEM、TEM、DSC、室温高温拉伸机及蠕变仪等;拟采用的工艺手段有热处理、热模拟、锻造及挤压。调整MM含量,获得不同体积分数的稳定相颗粒,通过数学统计等方法,研究其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规律,揭示其诱导再结晶发生的作用机理;利用不同的变形工艺,改变稳定相颗粒的尺度及分布状态,分析其对合金室温高温瞬时强度及高温蠕变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项摘要

稀土镁合金具有普通镁合金的固有优点,同时还具有耐蚀及耐高温的特性,因此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稀土元素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在镁中的固溶度较小,但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即Ce系稀土;另一类在镁中的固溶度很大,能在时效过程中生成沉淀析出相进而强化合金,即Y系稀土。本课题希望通过两系稀土的同时添加,利用多种研究手段,研究富铈混合稀土形成的稳定相颗粒在含Y镁合金的变形及服役过程中的作用,以期对稀土镁合金的研究及平衡利用稀土资源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数据。稳定颗粒相可以通过阻碍位错运动,引起位错塞积,起到诱导动态再结晶的作用,有效细化合金的晶粒尺寸,大塑性变形可以有效减小稳定相颗粒的尺寸,进一步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添加稳定相颗粒后,可以明显弱化合金的基面织构,形成多晶环,变形量越大,变形道次越多,合金的取向弱化效果越明显。稳定相颗粒增多后,合金的再结晶能力要显著提高,但合金开裂的可能性也增加。添加第二相颗粒后,合金的瞬时力学行提高,高温短时服役表现出同样的规律,但对于合金的高温长时服役来说,晶粒尺寸的明显减小将加速蠕变的发生。在含有Mg-MM相的晶界处很少出现沿晶断裂,而大量的沿晶裂纹一般都存在于仅含有Mg-Y相的晶界处。Mg-MM相热稳定性较高,在高温条件下不会粗化,变形非常有限,能够阻碍了晶界滑动,有效约束了空洞的长大,抑制了裂纹向垂直于受力方向扩展,提高了合金的抗蠕变性能。蠕变过程中Mg-Y相会因为应力及较高温度的作用而不断改变其结构和析出方向,是不稳定因素,首先发生失效,进而影响合金的抗蠕变性能。防止过时效引起析出相粗化,是提高合金抗蠕变性能的重要措施。综上可知,对于合金设计而言,我们认为,应该将两系稀土综合运用,提高合金室温性能的同时,对合金的高温性能也要给予考虑,特别是对合金的稳态蠕变性能,其有效性可直接影响合金服役以及构件设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Influence of solution and ag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lex deformed WE93 alloy
固溶和时效对复杂变形WE93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DOI:
    10.1016/j.matdes.2013.03.104
  • 发表时间:
    2013-10
  • 期刊:
    Materials & Design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Xinggang;Li, Yongjun;Shi, Guoliang;Yuan, Jiawei
  • 通讯作者:
    Yuan, Jiawei
Study on Mg-Y-Mishmetal-Zr Alloy Melt Reaction
Mg-Y-杂金属-Zr合金熔融反应研究
  • DOI: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m.662.33
  • 发表时间:
    2014-10
  • 期刊: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a Minglong;Zhang Kui;Yuan Jiawei;Feng Xue
  • 通讯作者:
    Feng Xue
残余应力研究现状及在镁合金中的应用前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材料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凤岗;曹忠;王强;黎朝晖
  • 通讯作者:
    黎朝晖
Mg-xGd-Zr合金均匀化处理过程中方块相的显微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鸣龙;李永军;石国梁;袁家伟
  • 通讯作者:
    袁家伟
Homogenization heat treatment of Mg-7.68Gd-4.88Y-1.32Nd-0.63Al-0.05Zr alloy
Mg-7.68Gd-4.88Y-1.32Nd-0.63Al-0.05Zr合金的均匀化热处理
  • DOI:
    10.1016/s1002-0721(14)60092-2
  • 发表时间:
    2014-05
  • 期刊:
    Journal of Rare Earth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Li Yongjun;Shi Guoliang;Yuan Jiawei;Zhang Kui
  • 通讯作者:
    Zhang Ku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Mg-7Gd-5Y-1Nd-xZn-0.5Zr(x=0,1,2)挤压态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
  • DOI:
    10.11817/j.ysxb.1004.0609.2021-3652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永刚;杜志伟;李永军;李婷;韩小磊;马鸣龙;庞铮;徐云培;李聪;袁家伟;石国梁
  • 通讯作者:
    石国梁
Mg-7Gd-5Y-1Nd-2Zn-0.5Zr合金铸态及均匀化态微观组织
  • DOI:
    10.11817/j.ysxb.1004.0609.2021-36696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庞铮;杜志伟;李婷;韩小磊;李永军;彭永刚;马鸣龙;车聪;崔巧棋;李聪;徐云培;刘淑凤;卜德豪
  • 通讯作者:
    卜德豪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