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水汽和热通量耦合及通量组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6013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8.全球变化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aking the alpine wetland ecosystem of Qinghai Lak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s a platform, this project studies the dynamic coupling of the alpine wetland system CO2, water vapor and heat fulxes and partitioning of their components by means of the eddy correlation technique and stable isotope one, and adopting the methods of the field positioning experiment and laboratory analysis. It aims to figure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pine wetland 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carbon flux in the Qinghai Lake,make clear the changing laws of the alpine wetland ecosystem CO2, water vapor and heat fluxes, clarify the intrinsic response of the alpine wetland ecosystem CO2 and water vapor fluxes to chang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reveal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coupling variations of the alpine wetland ecosystem CO2, water vapor and heat fluxes. Those results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lpine wetland ecosystem carbon, water and heat cycles in the Qing-Tibet Plateau.
以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涡度相关技术和稳定同位素技术为手段,采用野外定位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水汽和热通量的动态耦合及通量组分区分,弄清青海湖高寒湿地土壤-植被-大气碳通量特征,明确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水汽和热通量的变化规律,阐明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和水汽通量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内在响应机制,揭示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水汽和热通量耦合变化的驱动机制,为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水热循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耦合关系是全面认识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特征与过程的关键。青海湖作为世界著名的高寒湿地,属于全球变化的敏感地区和生态系统典型脆弱地区。本项目以青海湖高寒沼泽和2种高寒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借助涡度相关技术、稳定同位素技术和数学模型等手段,采用野外定位试验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水汽和热通量耦合规律及通量组分开展了研究,掌握了青海湖高寒沼泽和2种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的CO2、水汽和热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明确了它们的碳源/汇强度、蒸散耗水强度及其主要驱动因子,拆分了该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生长季生态系统CO2和水汽通量的组分,确定了各自组分的相对贡献及其变化特点,掌握了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特征和水热平衡规律;揭示了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水汽和热通量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高寒沼泽和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藏嵩草湿草甸则为碳释放。高寒沼泽和小嵩草湿草甸全年累积蒸散量低于降水量,水分有盈余,但藏嵩草湿草甸全年蒸散量高于降水量,特别是植物生长季,易导致水分的过多消耗。高寒沼泽和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全年能量分配以潜热为主,小嵩草湿草甸则以感热为主。高寒沼泽和2种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呼吸均以异养呼吸为主;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蒸散组分均以土壤蒸发为主。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和总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月水分利用效率与月均波文比分别符合对数和幂函数耦合关系。在主要生长阶段,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月水分利用效率随月均湍流热通量增大呈线性增大。在年际尺度,藏嵩草湿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月均净辐射呈指数耦合关系,与月均湍流热通量呈线性耦合关系,与月均波文比呈对数耦合关系。本项目研究成果可为探寻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和保护策略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青海湖流域近50年气温、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克龙;解家安;朱锦福;王记明
  • 通讯作者:
    王记明
青海湖流域矮嵩草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锦福;芦宝良;张涛;王记明
  • 通讯作者:
    王记明
青海湖流域小泊湖湿地植物多样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湿地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诗平;杨仕兵;苏旭;王记明
  • 通讯作者:
    王记明
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CO2通量和水汽通量间的耦合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忠勤;张静;汉光昭;林阳阳
  • 通讯作者:
    林阳阳
青海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夏季CO2通量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亮;芦宝良;刘志凌;程雷星
  • 通讯作者:
    程雷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极端干旱区胡杨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生奎;冯起;司建华;常宗强;曹广超;陈克龙
  • 通讯作者:
    陈克龙
极端干旱区天然植被耗水规律试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瑞;席海洋;司建华;常宗强;苏永红;冯起;曹生奎
  • 通讯作者:
    曹生奎
1960—2014年祁连山中、东段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干旱区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广超;付建新;李玲琴;曹生奎;唐仲霞;蒋刚;虞敏;袁杰;汉光昭;刁二龙
  • 通讯作者:
    刁二龙
荒漠河岸林胡杨养分状况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沙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生奎;张秀风;常宗强;刘蔚;冯起;司建华
  • 通讯作者:
    司建华
CO_2浓度升高对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干旱区地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秀凤;常宗强;冯起;席海洋;苏永红;曹生奎;司建华
  • 通讯作者:
    司建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曹生奎的其他基金

青海湖流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碳水收支变异特征及尺度扩展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