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润湿性多孔结构的毛细流动-蒸发传热耦合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90614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603.传热传质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Capillary evaporation based on porous structures has been proved to achieve heat flux of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single-phase heat transfer. Therefore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heat dissipation methods. In this project, we focus on porous media with mixed wettability, and we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non-uniform wettability in the pores on the capillary evaporation heat transfer process. The studies on the coupling mechanism of the capillary flow and the evaporative heat transfer will be conducted on different length scales, i.e. interface, pore-scale and macro-scale. The effects of microstructure and wettability parameters on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evaporation interface in pores will b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orce fields, such as buoyancy force, viscous force, surface tension, thermocapillary force, and the flow and temperature patterns will be revealed. Furthermore, through the pore-scale visualization experiments, the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models will be verified and the necessary improvements on them will be made. A multi-scale numerical model of the capillary evaporation heat transfer based on the mixed wettability porous structures will also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se studies, optimization methods for strengthing the overall heat transfer will be provided, which will, therefore, provide necessary guidance for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relevant heat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 terms of thermal performance.
基于多孔结构的毛细蒸发传热可实现比单相对流传热高两个数量级以上的热流密度,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散热方式之一。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多孔结构中孔隙的非均匀润湿性对毛细蒸发传热的影响,并从微观界面、孔隙尺度和宏观尺度三个层面上对基于混合润湿性多孔结构的毛细流动与蒸发传热的相互耦合机理进行研究。明确在不同的微观结构参数和非均匀的表面润湿性条件下孔隙中液体蒸发界面的空间分布特性以及蒸发过程中界面的不稳定性;获得浮升力、粘滞力、表面张力、热毛细力等力场与蒸发界面附近流场和温度场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开展孔隙尺度微流场的可视化及定量化实验,对理论和数值模型进行验证和必要的改进。建立基于混合润湿性多孔结构毛细蒸发传热的孔隙尺度与宏观尺度耦合模拟的多尺度数值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以强化整体传热能力为目标的参数优化方法,为突破相关热管理技术的热学性能瓶颈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结项摘要

基于多孔结构的毛细蒸发传热可实现比单相对流传热高两个数量级以上的热流密度,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散热方式之一,基于多孔毛细芯结构的高效相变传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和国防军事的各个领域。本课题结合理论与实验方法,探讨多孔结构中孔隙的非均匀润湿性对毛细蒸发传热的影响,并从微观界面、孔隙尺度和宏观尺度三个层面上对基于混合润湿性多孔结构的毛细流动与蒸发传热的相互耦合机理进行研究。探究在不同的微观结构参数和非均匀的表面润湿性条件下孔隙中液体蒸发界面的空间分布特性以及蒸发过程中界面的不稳定性;获得浮升力、粘滞力、表面张力、热毛细力等力场与蒸发界面附近流场和温度场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开展基于Micro-PIV的孔隙尺度微流场的可视化及定量化实验,对理论和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和改进。建立了基于混合润湿性多孔结构毛细蒸发传热的孔隙尺度与宏观尺度耦合模拟的多尺度数值模型,开发了适用于多孔结构内部与表面耦合流动的多尺度数值模型;通过对多孔结构的润湿性进行合理改进,提高了多孔结构毛细蒸发的传热效率:临界热流密度提高205%、传热系数提高90%,并完成了基于该优化形式多孔毛细芯结构的平板蒸汽腔样机的研制。截至2022年12月,项目团队已在Advanced Materi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Physics of Fluids、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化工学报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1篇,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项目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人。项目的完成将为突破相关热管理技术的热学性能瓶颈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为满足现代工业生产和国防军事领域中日益增长的高热流控制需求而服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5)
Recent advance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evaporator wicks of vapor chambers: From mechanism to fabrication technologies
均热板蒸发器吸芯优化的最新进展:从机理到制造技术
  • DOI:
    10.1016/j.applthermaleng.2021.116611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Cheng Xin;Yang Guang;Wu Jingyi
  • 通讯作者:
    Wu Jingyi
Flow physics of wicking into woven screens with hybrid micro-/nanoporous structures
芯吸进入具有混合微/纳米孔结构的编织屏幕的流动物理学
  • DOI:
    10.1021/acs.langmuir.0c0287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Langmuir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Ye Wang;Yilin Lin;Guang Yang;Jingyi Wu
  • 通讯作者:
    Jingyi Wu
In Situ Tracking of Wetting-Front Transient Heat Release on a Surface-Mounte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表面安装金属有机框架上润湿前沿瞬态热释放的原位跟踪
  • DOI:
    10.1002/adma.20200698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29.4
  • 作者:
    Li Weijin;Yang Guang;Terzis Alex;ros;Mukherjee Soumya;He Chao;An Xingtao;Wu Jingyi;Weig;Bernhard;Fischer Rol;A.
  • 通讯作者:
    A.
Pore-scale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flow and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in a porous woven metal mesh
多孔金属编织网中流动和对流传热的孔隙尺度数值模拟
  • DOI:
    10.1016/j.ces.2022.117696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Guang Yang;Ran Xu;Ye Wang;Yutong Zhu;Feng Ren;Chunyu Li;Jingyi Wu
  • 通讯作者:
    Jingyi Wu
A Hybrid-Dimensional Coupled Pore-Network/Free-Flow Model Including Pore-Scale Slip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Micromodel Experiment
包括孔隙尺度滑移的混合维度耦合孔隙网络/自由流动模型及其在微观模型实验中的应用
  • DOI:
    10.1007/s11242-020-01477-y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Transport in Porous Media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K. Weishaupt;A. Terzis;I. Zarikos;G. Yang;B. Flemisch;D. A. M. de Winter;R. Helmig
  • 通讯作者:
    R. Helmi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家蚕冷激蛋白BmCSP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 DOI:
    10.13441/j.cnki.cykx.2020.01.00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蚕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守梁;杨光;李晓璐;王丹;陈健;吕正兵;聂作明;盛清
  • 通讯作者:
    盛清
重庆古镇人居环境保护的综合质量评价研究
  • DOI:
    10.19490/j.cnki.issn2096-0913.2019.02.0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遗产与保护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万民;杨光
  • 通讯作者:
    杨光
谷氨酰胺对斜带石斑鱼GF-1细胞中C-Myc蛋白的表达与神经坏死病毒复制的影响
  • DOI:
    10.11964/jfc.20190911969
  • 发表时间:
    2020-09
  • 期刊:
    水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海洋;卢志杰;秦真东;赵丽娟;李亚男;刘春;杨光;叶成凯;潘淦;林蠡
  • 通讯作者:
    林蠡
双渠道异质产品市场背景下的概率销售策略
  • DOI:
    10.13195/j.kzyjc.2017.151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控制与决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光;刘新旺;秦晋栋;陈晓庆
  • 通讯作者:
    陈晓庆
基于改性糯米灰浆的3种锚杆锚固性能对比研究
  • DOI:
    10.16285/j.rsm.2016.0358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凯;王东华;谌文武;任晓峰;刘建;杨光
  • 通讯作者:
    杨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光的其他基金

TMEM30A介导的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促进毛细胞-SGN突触发育成熟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7117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微纳双级多孔结构毛细力调控的低温两相流体选择性输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微纳双级多孔结构毛细力调控的低温两相流体选择性输运机理研究
  • 批准号:
    5227601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环加氧酶抑制剂在正常及病理条件下诱导耳鸣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167093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